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忍冬医然 » 第六十四章 若为良医

第六十四章 若为良医

    自从那日把储存卡交给凌飞后,一连几天消息都石沉大海。今早,苏甜甜忍不住打电话过去,冰冷的机械女声却提示对方已关机,这让母女两人的心又悬了起来。

    “可能是外出执行任务了吧。”季晓霜虽是这样安慰自己,心里却又像无根的浮萍摇摆了起来。

    她索性和对班的医生换了班,想着用工作转移注意力。好在一和患者交流起来,所有忧虑之事便都暂时抛在脑后了。

    等待归等待,日子还要像往常一样过下去。

    上次季晓霜劝过苏甜甜后,她和王梣碰过一次面,两人也把话聊开了,约定好高考结束后,王梣会回来继续和她一起做视频。恰好两人又聊到m站去年年终盛典时颁发了“年度百大up主”和“各分区优秀up主”的荣誉,他们又是一番展望未来,说今年要好好努力,冲击一下荣誉。

    一阵热血沸腾后,苏甜甜静下心来计划下一期视频的内容。既然上期做了内科的日常,不如这一期就“走进”中医科吧,还可以把视频里融入一些国风元素,让元岐叔叔做一些养生的科普,他肯定不会拒绝的!她心想。

    但转念想到视频的制作和剪辑,苏甜甜又犯了难。从前都是王梣承担着这项技术工作,如今暂时只有她一个人,又不会pr、ps,看来还需要找个精通美工的人,好好向他学习一下。

    她立刻想到了好友汪洋——同她一样年龄却已经是书法圈的新秀,作品曾被多位国内有名的书法大家联名推荐获奖,也是中书协最年轻的会员,最重要的是他对古籍的研究颇深,且经常用自己的视频号做一些“书法+古籍”的品评。同样是喜欢穿汉服,同样是风度翩翩的国风美少年,她觉得汪洋可是比那些空有皮囊,谈起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却一问三不知的“网红”要名副其实太多。

    由此,苏甜甜又生出一个新的脑洞。她特意从网上定制了两套古样改良后的学徒装,打算采访过元岐后,在药房处录几段他们学着按药方配药的视频素材,回头剪到这期视频里,这样又多了一些看点,也能让观众更有代入感。

    做新媒体嘛,就不能一板一眼,既要有正儿八经的实质性内容,也要有一些精彩的创意,否则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谁会去看一些枯燥无味的东西呢?

    于是,苏甜甜提前跟何翊和元岐打好了招呼,在准备好一切后,她和汪洋两人扛着摄像机,大摇大摆地走进了济德堂。

    恰好今天中医科的患者不多,两人架好摄像机,调试完设备后就开始了。

    “元叔叔,您别一直扑克脸嘛!”苏甜甜坐在摄像机后,看着画面嘟嘴道。

    元岐手握成拳遮在嘴前,有些别扭地轻咳了一声,随即缓缓地扬起嘴角,露出了一个极不自然的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噗。”苏甜甜一下子笑喷了出来。

    “哈哈哈,师父这是一本正经惯了。平时面对患者要正经,去大学讲座面对镜头也要正经,你想让他俏皮一点,反而不会了,哈哈哈……”小刘笑得直捂肚子。

    元岐淡淡地瞥了他一眼,眼神中透露着危险。

    “oh

    no,师父,我啥都没见。”小刘连忙举手作投降状。

    “哈哈,元叔叔,不用这么僵硬,嗯……您就想象面前坐着您的亲人,或者是您喜欢的人,对她笑不就好了?”苏甜甜托腮道。

    元岐一脸黑线,脑海中却突然冒出了一个身影。

    看着他越皱越深的眉头,苏甜甜长叹了一声,从兜里取出手机,点开一张图片给他看道:“喏,现在呢就是我们家季医生坐在您面前,就像平时对她笑那样自然就好啦!”

    身后的汪洋忍不住笑出了声。

    像是被戳破心事的孩子,元岐清冷的脸上难得出现了一丝红润。

    “咳,懂了。”他说道。

    经过一番波折后,元岐总算找好了合适的表情,录制继续进行。

    “您作为济德堂门诊中医科的负责人,能否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呢?”

    “作为一名基层医疗工作者,能否为我们描述一下您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一天’?”

    “在您平时的工作中,有遇到过印象比较深刻的患者吗?”

    元岐依次作答。

    按照计划,苏甜甜又继续问道:“您是锦城大学医学院毕业的,是什么原因促使您选择学习了中医?您对于这个职业有何看法呢?”

    “其实算是偶然,那时候高中放假时闲来无聊,拿了家里的一本《伤寒杂病论》看。正好是冬天,有一天和朋友们出去玩完后着了凉,第二天就发烧、咽痛,浑身无力。那几天有亲人去世,父母都去了外地奔丧,只有我自己在家,外卖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可以送药上门。于是我就按书里看来的,在家里的药房自己配了一剂小柴胡汤。”

    “当时也不懂得掌握配比和用量,只是看着差不多,就把药材都扔进药罐里熬着,熬好后自己倒了一碗,捏着鼻子就喝了下去,心里只想着死马当活马医。毕竟那个年代大家都觉得西药才是最管用的,并没有像现在一样意识到传统中医的重要性。就这样喝了一天后,我感冒的症状明显缓解了不少,等父母回家的时候,身体已经恢复如常了,而且也不像以往生病时吃西药吃多了感觉身体哪里都不舒服,精神反而比之前更好。从那之后我才明白,为什么在当时那样的医疗环境下,父母还是坚持开一家中医馆,我们的传统中医,自有它不可取代之处。”

    “原来还有这样一段故事,看来是这次误打误撞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苏甜甜感叹道。

    “是的,后来上大学时我就选择了中医。记得大二时,老师给我们讲课,恰好也是讲《伤寒杂病论》,提到了书中的一句话‘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人立于世,当志存高远,若有能力则向上走,纠正世间的污浊,若自问没有如此大的能力,便退而救民。身为医者,既为当自觉为良医,时刻站在治愈生命、维护健康的最前线,因为救民便是保国,国家有了人民才可为国。从这一点来说,为良相或良医实际上都是人所应该具备的一种责任感。”

    “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是有自己的使命的,但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无论如何追逐自己的目标,到最后都是要回归到社会中,为这个世界做些事。因为你会渐渐发现,只要你所追求的是积极的、美好的,它或多或少都是这个社会向前发展的方向,这时候个人目标也就变成了整个社会群体的目标。医生希望通过自己的技术早日医治好患者,患者希望自己身体健康,而这也是整个社会的愿望。所以,大多数职业都是在为社会向好发展而贡献力量,医生也一样。”说罢,元岐淡淡一笑。

    “是啊,其实不单单是这句话,《伤寒杂病论》这整本书的产出都是张仲景身上所具备的大丈夫的责任感的一种展现,也是历史上‘发愤著书’的典型。”苏甜甜刚要开口,却被汪洋打断了。

    原计划没有这段呀?应该是苏甜甜和元岐对话,两人一直坐在镜头视角里,如今倒多了一个画外音。苏甜甜的眼珠滴溜溜地转了转,心想也好,没准汪洋一“发挥”,反而会让观众更好奇这是何方神圣助阵,她不禁也期待汪洋接下来的话。

    他继续说道:“东汉末年,诸侯混战,天灾人祸不断,疫病如暴风般肆虐,张仲景的家族也没能幸免。‘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这是他在书中自序所说。眼看着原本两百多人的大家族只剩下寥寥几十人,张仲景悲痛之下决心一定要研究出治疗伤寒病的方法,于是便有了这本书。”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战乱和疫乱的双重打击让当时的百姓没有活路可走。”元岐念了几句诗,接上了他的话。

    “‘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如果没有张仲景的潜心著书,不知道后世还会有多少次重蹈当年的覆辙,想想也是可怕。”

    “所以道‘良医比良相,天下同忧乐’。”

    “我记得这句是白云阁藏本的《伤寒杂病论》中题辞的内容。”汪洋摩挲着下巴道。

    “不错,你有研究?”元岐眼中闪过一丝欣赏。

    “《伤寒杂病论》流传至今有不下十几种版本,这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是由民国时期著名医家黄竹斋先生搜集而得,是医圣张仲景第四十六世孙张绍祖所藏的《伤寒杂病论》的第十二稿,较之前的版本来说,能够裨补缺漏,释疑解难。”汪洋道。

    两人欲继续聊下去之际,只见一个身穿貂皮大衣、略有些秃顶的中年男人推门走了进来。他看到三脚架上的摄像机和身穿古装的苏甜甜两人愣了愣,下意识后退了几步,看了看门口的牌子。

    “中医科诊室,没错啊?”他一脸懵然道。

    苏甜甜和汪洋见状立刻起身关闭了摄像机,把三脚架挪到了角落里,随后伸手比了一个“请坐”的手势道:“欢迎光临,您没走错!”

    “啊哈哈,我还以为自己穿越到影视基地了呢!”男人哈哈一笑,坐下来又开玩笑道,“你们这是怕中医科的气氛不够,要都换成古装坐诊吗?”

    元岐扶额一笑,摇了摇头。

    苏甜甜接话道:“没有啦叔叔,我们是m站现实区的up主,是来做采访录素材的!”

    “m站?是那个……吗?”他做了一个前不久m站大火出圈的经典表情包,显得滑稽又可爱。

    “哈哈哈,对!”苏甜甜和汪洋被他逗得捧腹大笑,“叔叔,您也看m站吗?”

    “我女儿每天拉着我一边喝肥宅快乐水,一边看这上面的搞笑视频,简直要‘笑不活了’。”

    “我之前也不看,后来被朋友拉入坑看动漫,真香!”小刘插话道。

    “我看最近那个学大鹅走路的视频最火,就……”

    他起身学起了大白鹅走路,脖子一伸一缩,苏甜甜也跟着他学了起来,惹得所有人再次大笑。

    “哈哈,就喜欢和你们这些小孩说话,朝气蓬勃的!”他坐回到座位上,喘气声有些粗重。

    “那叔叔您先看病,等会咱们再聊!”苏甜甜眨了眨眼道。

    “好……哎,我也有点累了。”他往桌子边一靠,将手腕伸到元岐面前。

    元岐搭上他的脉,垂眸细细感受。

    没过一会,他便听见面前“咚”的一声,男人的头倒在了桌面上,一动不动。

    “叔叔,叔叔?”苏甜甜使劲摇着他。

    诊室内除了元岐,其余三人均是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