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科技与生活:从太阳能汽车开始 » 第二章 玻璃

第二章 玻璃

    汉国福光玻璃厂。

    刘云在秀了秀几个亿的小目标后被保安放行。

    “曹爷爷你好,我是华夏云凡科技的刘云,这次来是想找你做一批玻璃。”刘云说完拿出自己的名片放在曹青云的面前。

    曹青云表示根本没有听过这个公司,好奇的拿起来一看。

    好家伙,名片上写的业务范围竟然是汽车销售。一个科技公司卖汽车,怎么想怎么觉得奇怪,这不就是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

    他好奇的问刘云:“你打算造什么样的玻璃?”

    “是这样的,我们公司打算研发太阳能汽车,所以派我过来。主要是想制造一批玻璃,用于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刘云说话脸不红心不跳。他所谓的公司目前只有他一个人,可以说不是一般的惨,至于派他来更是无稽之谈。

    来之前本着系统的钱不用白不用的想法,他直接把公司的实缴资金提高到了1万个亿,这样合作伙伴会更安心一些。

    尤其是与大公司的合作,实力还是要稍稍表现出来一点的。

    “好,小伙子有志气,目前国内还没有造太阳能汽车的呢,不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思路?”

    “我目前确实有一个思路,想采集太阳能作为能源,实现对汽车的快速充电。与需要耗费石油的汽油车、充电麻烦的新能源汽车相比更有优势一些。”

    曹青云点了点头,打电话把设计师王宣叫了过来。

    很快,一名穿着蓝色工厂衣服,戴着豹纹老花镜的人走入办公室。

    王宣站在曹青云面前问:“老板找我有什么事?”

    曹青云没有说话,指了指旁边的刘云。

    刘云笑了笑说:“设计师你好,我是刘云,我想来制造点玻璃,所以麻烦曹老板把你叫过来。”

    王宣点了点头,把用夹子夹着的a4纸放在桌子上,又拿出一根铅笔,头也不抬地问:“说一下你的要求,然后我根据你的要求设计一下,你看看满不满意。”

    “我想制作一块长1米4、宽1米5的玻璃,其中宽的10厘米在两边各留5厘米与车体连接用。在1米4×1米4的表面尽可能多的雕刻出凸透镜,要求所有的凸透镜的曲率半径一样,但是焦距尽可能的保持在30厘米以内。”

    透镜的曲率半径:透镜是前后两个表面都是弯曲形状的,前后两个完全的表面就相当于一个球面的一部分,那么这个球面一定有一个半径,这个半径就是透镜的曲率半径,通常分为前后表面各自的曲率半径。

    刘云要求设计的是平凸透镜,就是只有一面凸的透镜。

    焦距:光透过透镜的时候在平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点,这个最小的点与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

    对于玻璃的尺寸,刘云也有着自己的考虑。就拿某款品牌轿车来说,品牌官方标的尺寸是4688*1786*1472mm。

    宽度按1米8算,留出20厘米的活动空间,剩下1米6来放置太阳能板足够用了。考虑到光在不同的时间有可能不直射,制造宽1米4的聚光玻璃即可。

    长也不能太长了,只能是在后备箱和前挡风玻璃之间的区域。而且为了更好的吸收太阳能,车顶必须平整,毫无疑问一旦车顶太平整了,车在行驶的时候阻力就大了,说明这种太阳能汽车不适合玩跑车的有钱人。

    王宣有点懵,第一次见来汽车玻璃厂家制造凸面镜的。话说这种简单的凸面镜随便找一个小厂子都能制造,完全没必要来华夏第一大玻璃厂制造。

    面对皱纹的王宣,刘云补充道:“我来找福光玻璃厂是有两个原因。其一是福光玻璃厂规模大,完全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因为我们日后说不定会扩大需求量这点很重要。其二呢,我们对玻璃的工艺要求高,每块玻璃的大小、曲率半径、凸透镜各种参数必须保持一致,其他小厂容易把参数搞的参差不齐。”

    王宣点了点头,接着低着头沉浸在设计的海洋中。他拿着铅笔在纸上一边画一边擦,纸上是一个又一个刘云不懂的符号,什么R、L之类的专业术语。

    过了几分钟就画好了,他攥着设计好的图纸直奔玻璃生产车间。

    王宣走后,办公室陷入了沉默。主要是刘云和曹青云两个人不认识,再加上年龄跨度大没有什么共同话题,除了工作上的事真没有什么私事可以聊。

    曹青云无聊的刷着手机,顺便查看了一下汉国云凡科技的资料。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不说别的,只实缴资金1万亿这一项就惊呆他了。

    所谓实缴注册资金就是实际已经缴纳的资金,类似担保金的性质,与认缴注册资金相反。认缴注册资金则是打算以后缴纳,目前还没有缴纳的资金,具体的缴纳时间都写在公司的章程里。

    1万亿的实缴注册资金赶上国内的很多寡头了,属实多的吓人。

    再看看公司的注册时间,居然在几天前。

    ......难道这是联国实际控制的公司不成?随后曹青云否定了这个想法。如果真是联国控制的科技公司,以联国的技术完全没有必要来这里做玻璃。

    时间在钟表的“滴滴滴”中一秒又一秒度过。

    也就半个小时,设计师王宣拿着设计好的玻璃板急匆匆的回来,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种比较急的性格算是设计师的通病吧,不喜欢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他把制作好的玻璃板放在桌子上,“你看看这个样板满足你的要求吗。它上面共28×28个凸透镜,它的曲率半径是1000,焦距是......”

    说了一堆刘云听不懂的专业术语,刘云害怕丢人,只能不时的点点头应和。

    把视线转到玻璃板上。玻璃板一面是平的一面是凸的,表面已经进行了抛光打磨锃亮锃亮的,每个凸透镜之间的玻璃已经被去除掉。

    可以透过玻璃清晰的看到下面的桌子,而且玻璃的中间没有颗粒物、气泡这种明显的缺点,说明玻璃的质量非常好。

    刘云满意的拿着玻璃面板来到太阳底下,此时正是下午2点太阳最毒的时候。

    太阳光通过透镜照射在刘云事先准备的报纸上,报纸上呈现出密密麻麻的一堆光点。这些光点1秒钟灼烧的报纸出现炙烤的焦点,又过了2秒报纸被点燃。

    真是恐怖如斯。

    刘云对效果非常满意,对着王宣道:“照着这个玻璃板的参数再制造1万件吧。”

    王宣好心提醒说:“这个玻璃板可不便宜,一块要”

    刘云直接插嘴道:

    “打住,不要和我提钱,我对钱不感兴趣。”

    “不过我对你有兴趣,不知道你愿不愿意跳槽来我公司干啊,一个月给你100w,包吃住。”

    曹青云脸色有点黑。当着他的面挖他的人真的好吗,要不是看在刘云一心发展科技的份上非得把刘云赶出去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