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燕歌行之凌波词 » 第一百零七章 为什么造反

第一百零七章 为什么造反

    楚南安和萧越的大军一起进城,留在江陵城的众人审时度势,立即前拥后拥的去迎接。

    楚正因病休养两个多月,儿子也已失踪一年多。在楚南安踏入楚府大门的时候,楚正一巴掌打在他脸上,怒斥道,“你为什么造反!”

    为什么造反?

    楚南安伸出大拇指,轻轻地抹掉嘴角流下来的鲜血,看了会儿,冷笑了声,“我不造反,像你一样装病吗?”

    楚正气的直打哆嗦,半晌,他闭眼一脸颓然,“我管不住你了,管不住你了……楚氏命运,现在,终于由你操控了。”

    他咬着牙往前走,没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往前走,只知道他一步一步高升,一步步让楚氏跻身新贵。

    他只有往前走,往上走,才能知道阿宁消息啊。

    所有好的不好的消息,他都要知道。

    从遥远的北朝传来消息,阿宁再嫁,又传来消息,她的儿子被诛杀,又传来消息,她被没入平凉王府,成了平凉王侧妃。

    之后好多年,他再没收到北朝消息。

    直到北朝来信说平凉公主和亲。

    平凉公主是她的女儿,她只有这样一个女儿傍身。平凉王有十几个女儿,为什么偏偏是阿宁的孩子?她已经承受太多分离,上天为什么还要让她承受。

    上天太不公平。

    她的痛苦他不能替她承受,她的悲欢他只能从零星的只字片语反复琢磨。

    让他惊讶的是,即使过去这样多年,他听到她的消息依然会有波动。

    许多年前在通化寺,她的眼泪深深的砸在他的心里,她的话烙在他的心上,他还记着她带着哭腔说,世上哪有能抛七情六欲的灵丹妙药?若有,那也只能是时间。

    可为什么那么多年过去,他仍觉得痛苦?

    倘若阿宁在他面前,她定要说,那是因为时间不够久。

    她却不知道,有些痛苦连时间也无法治愈。

    他望穿秋水,望眼欲穿,可是隔着一重重山,又是一重重山。

    许多年前,他甚至想孤注一掷,一咬牙一狠心去北朝算了。新朝建立,总会重新站队,谁又会在乎一个小小的他的去向?

    他去北朝,总能找见她,总能陪在她身边。可是他怕到了她身边,看她在泥沼里痛苦,他若无能为力,岂不是更痛恨自己。

    许多年后,终于站在大殿上,终于也能决定别人的去留,他有些恍惚。许多年前,在这里,阿宁的命运也是这样被决定的吗。

    他不认识江夏郡主,可也忍不住悲悯她。听说她和太子情投意合,那又能怎样。太子频频触怒圣意,江夏王更是坐地自大,谁都保不住江夏郡主。

    太子想螳臂当车,只会被反噬。

    当圣上问他江夏郡主去和亲怎么样的时候,楚南安拱手认真的道,“江夏郡主十分合适。”

    他同情江夏郡主,却不会为她说话。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自己不努力,不拼命,只有被人按在地上摩擦的份儿。

    世界上那样多的不平事,伤心事,他不是圣人,做不到普度众生。

    众生要么自救,要么忍受。

    就像他当年一样。

    耳边嘈嘈杂杂,他忍不住失神,阿宁的女儿生的如何模样?是不是很像她?阿宁是很好看的,尤其是两道弯弯的眉毛,不浓不淡,弯度适宜,让她一张脸显得格外灵气。他从前想等成亲之后,他一定要亲自为她画眉,等她梳妆时候,他可以看会儿书,为她倒杯茶,可以为她整理下衣衫。

    这满怀柔情蜜意,满心温存体贴,除了阿宁,他竟不知道该给谁了。

    昭宁殿下已经有喜,再过数月就能产下楚府的新一代血脉,不管是男是女,他都要为这个孩子取个宁字。

    他希望这孩子一生安宁,也希望她在远方安宁。

    这个天下总会盛世太平,总会四海安宁,可是和他有什么关系?他只要她余生安宁就好了。

    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

    此刻,他竟有些急切的期待那平凉公主早些到京城了。

    在通化寺分别的那天,他将腰畔的芙蓉玉璧拆开,亲手挽好红线系在她身上。传说这双壁一体,若一半出事,另一半也会无因自碎。

    他既盼望着传说是真的,又盼望这传说是假的。倘若是真的,玉璧碎了,他岂不是魂碎神伤,倘若是假的,他又怎么能确切的知道她过的好不好?

    只愿这个世界上,可能发生的,永远都不会发生。

    世间本无大事,全是庸人自扰。他即是庸人,又是杞人,日日要摩挲玉璧几遍,生怕它出现一丝裂痕。

    他已经是礼部部长,和北朝对外交流的信息,他都能第一时间知道,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他救不了她,就像他救不了自己。

    这人生已经走了一大半,他还是放不下,说来实在可笑。

    他也曾一次次回想,倘若当年没有趁夜策马南下去凌州,而是北上过了定江,他的人生又是什么样子?

    儿女情长,偏偏会英雄气短。

    想到这儿,他不禁瞥眼望了望静站的太子殿下。

    说实话,他一直不看好太子殿下。太子柔仁,不适合执掌大权。比起北朝的元恪,我朝的太子缺乏了勇气和杀伐果断。

    作为东宫储君,他的心并不在国家大事上。

    太子殿下的心在哪里?楚南安轻笑了下。

    以太子的个性,这一两年来频频被中伤,心中惴惴在所难免。他又不屑于解释,可是又无法释怀,这很不利于事情的澄清与解决,怨不得圣上和太子日渐离心。

    日渐离心导致的后果是,圣上开始怀疑东宫太子的能力。

    大殿上此时正因为江夏郡主的事儿,众人吵的不可开交。

    李真直言不讳,“江夏王仅此一个爱女,本来每年送京城都多有不情愿,更何况送去北朝和亲?臣怕此事成为导火线,逼得江夏王造反。臣不同意和亲,更不同意江夏郡主和亲。”

    楚南安心想李真也够意思了,这个节骨眼出来反对。李真是江夏王发掘的,听说江夏王还有恩于他。

    崔少群恨不得拿出来算盘珠子甩李真脸上,今年决堤赈灾,打仗,银子花的流水一样,元恪现在主动示好,当然要和亲,为什么不和亲?和亲至少能保证三五年太平,有这三五年,南昭肯定能缓一口气,因着国库日渐空虚,户部财政紧张,崔少群这几个月都睡不着。

    郭守光慢悠悠开了口,“李大人,江夏郡主不适合和亲,那你说说,哪个郡主公主合适?”

    李真听郭守光问,忍不住心里暗骂了句。

    谁合适?只要圣上开了口,谁都合适!

    最合适的莫过于敏行郡主,无依无靠,在南朝又碍眼,还是个正儿八经的郡主,和亲再合适不过,可惜……敏行郡主红颜早逝。

    众人争论了半天,好像还就江夏郡主合适。

    萧越沉思了一会儿,忽然换了个话题,“平凉公主来和亲,哪家愿意娶?”

    啥?

    萧越这话一说出来,大家目瞪口呆,面面相觑,平凉公主不应该被纳入后宫?

    历来和亲的公主都是送到天子身边,就像江夏郡主去北朝,肯定会到了元恪后宫。圣上这话什么意思?难道圣上不想让平凉公主进后宫?

    怎么说也是个美人儿,圣上竟然不收,太不给元恪面子。

    连陆修毅都忍不住开口道,“平凉公主虽来和亲,但身份尊贵,恐不适合送到朝臣府上。”

    楚南安镇定了下,开口道,“恐怕元恪心生怨愤。”

    他并没有说出自己的担心。宫中接二连三出事,从谢昭容到容贵妃,陈婕妤,哪个不是重量级妃子,没想到不是病就是死。大家私下里都议论纷纷,恐怕宫中有什么邪气。

    让阿宁的女儿进后宫,太危险。

    虽然这危险可能来自他的想象。

    萧越也觉得有点不妥,只得道,“那你们说,平凉公主怎么处理合适?”

    当然是进圣上您的后宫合适啊!殿上站的众人内心忍不住咆哮,可大家不敢说。圣上摆明了不想要,谁要硬塞,估计会惹得龙颜大怒,没人愿意触霉头。

    楚南安想了想,开口道,“陛下,将平凉公主赐太子殿下为妃如何。”

    楚南安这话一说,大殿瞬间安静了下,只一下,众人脸上乐开了花,喜笑颜开。

    甚妙甚妙!

    将平凉公主赐给太子殿下,元恪还有什么话说?太子可是我朝储君,未来的皇帝,相比给圣上做妃子,平凉公主简直是大赚。

    更难得的是还暗搓搓的压了元恪一头。

    听说太子殿下和江夏郡主情投意合,虽然江夏郡主去和亲了,但国家补偿了太子殿下一个公主啊!

    将平凉公主赐太子,还能解决圣上不想纳平凉郡主进后宫的难题。

    崔少群忍不住指着楚南安摇头笑,“你这人啊。”

    楚南安向来擅长解决不好解决的问题,每次提出来的建议都让众人拍手称秒。

    萧越微笑,“准。”

    众人忍不住恭维,楚南安面上一片谦虚,心里忍不住苦笑。

    那会情况紧急,他也是忍不住急中生智,急的一偏头看见太子,忽然福至心灵,平凉郡主嫁给太子,恐怕是他能争取的最好结果。太子性格平稳,难得的文武双全,也不算辱没了阿宁的女儿。就算太子登不上帝位,不论是没入二世子还是三世子那里,结局都不算太坏。

    至少比随便哪个朝臣府上好多了。

    他此刻倒期望太子能平安登上帝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