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当皇帝的那些事儿 » 第四十九章 怒摔圣旨

第四十九章 怒摔圣旨

    南京城,吏部尚书张慎言府上,几位朝廷重臣汇聚一堂。

    有东阁大学士高弘图,大学士尚书王铎,礼部左侍郎姜曰广,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宗周。

    身无官职的黄宗羲老老实实立在一旁,为几位大佬斟茶倒水。

    “阮大铖胆敢派兵抓捕我东林复社的士子?”

    吏部尚书张慎言吹胡子瞪眼,将手中拐杖重重杵在地上。

    明玉阁一事一经曝光,整个官场都炸了锅,东林复社群起汹汹。

    “好一个《蝗蝻录》,阮大铖好胆!”

    清流领袖刘宗周怒气冲冲地把一份名单往桌上狠狠地一甩,径自坐了下来。

    黄宗羲是他的得意弟子,险些被抓走,老人家如何不气?

    一旁的礼部左侍郎姜曰广满脸凝重:“东林为蝗,复社为蝻,阮大铖这是要把我东林、复社反对他的人一网打尽啊!”

    内阁大学士高弘图一直端坐着纹丝不动,几十年的阅历让他变得深沉稳重。

    他瞥了一眼这份《蝗蝻录》,便放下了:“事已至此,我们绝不能听之任之!”

    “那我们应该立即发动御史、翰林群起响应啊!”

    高弘图点点头,嘴里轻轻吐出几个字:“务必群起攻之!”

    礼部侍郎姜曰广担忧道:“现在内阁首辅是马士英,他想让阮大铖升任兵部尚书,他们又与勋臣联手,只怕光上疏抗议,无法动其根本。”

    想想也是,人家马士英执掌朝政,有皇帝当靠山,还有掌兵的勋贵相助,真要干起来,东林一帮嘴炮,如何敌得过?

    光凭骂人,就能胜利?

    “新朝初始,怎能言败?”

    大学士高弘图言辞凿凿道:“首辅要津之位落入奸臣之手,我等东林正人,绝不能束手就擒,眼下正是我们的最佳时机,望诸公勠力同心,使新朝修就一番新气象!”

    礼部尚书张慎言道:“明日老夫就上奏陛下,推荐几位资历高的老臣入阁。”

    几位重臣纷纷点头,表示到时会尽量相助,只要东林占据内阁大多席位,也能对抗马士英。

    众人这才心满意足,皆云东林不能输在自家地盘上,定要同心协力,清正朝堂!

    史可法倒下了,东林党不能倒,斗争更不能停!

    唯有黄宗羲一直沉默不语,眉头紧锁。

    “太冲,你有话说?”刘宗周道。

    黄宗羲施礼道:“老师,当时四位藩王当时也在,是鲁王殿下出手相救我等,还打伤了京营的人,学生担心他会有麻烦......”

    接着黄宗羲将明玉阁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交代,不敢有丝毫隐瞒。

    于公于私,他都要提出帮助朱以海。

    之前黄宗羲在明玉阁时,与夏允彝对喷,说东林都是君子。

    朱以海救了黄宗羲,如果黄宗羲不报恩,岂不是小人?只怕会身败名裂,在江南士林很难混下去。

    “什么?鲁王与吴梅村斗诗?还大胜?”

    正在饮茶的大学士王铎直接喷出一口茶。

    几人齐齐僵住,满脸不可置信。

    吴梅村的才气他们都是知道的,饶是文化水平极高的大学士王铎、礼部侍郎姜曰广,也是自叹不如。

    张慎言忽然道:“这个鲁王殿下,倒是不错。”

    “连作十首诗,堂堂正正斗败吴梅村,实在难以想象。”

    大学士王铎怎么也想不明白,吴伟业居然会输给一个藩王?诗文可是他的强项啊!

    刘宗周悠悠叹道:“须知天下读书人中,不乏藏龙卧虎之辈!”

    大学士高弘图缓缓点头,忽然冒出一句话:“若是他当皇帝......局面应该会好很多。”

    闻言,几人皆是大惊,带着几分迷惑地看着他。

    黄宗羲目光一闪,似乎有了思路。

    他小声说道:“相比潞王,鲁王殿下更有帝王魄力......”

    “不可胡说!”

    刘宗周瞪了他一眼,道:“我等东林复社皆是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务必要保鲁王!”

    官场上,互助互保是基操,更是心照不宣的人情世故。

    而且官场是讲规则的,今天你掀桌子,明天我掀桌子,那大家还玩个屁啊!

    这次,显然是阮大铖不讲武德,率先掀桌子。

    ......

    清晨,龙泉山庄。

    昨夜秦淮河一事,搞得潞王他们提心吊胆,夜不能寐,一大早三位藩王就联袂来访。

    “昨夜之事,只怕现在已经闹得满城风雨,陛下会不会严惩我等?”

    潞王朱常淓十分焦虑,感觉自己被鲁王坑了。

    “应该不会吧......”周王心虚地道。

    朱以海哈哈一笑:“放心吧,不会有事的,而且孤可以明确告诉你们,就藩就在这几日!”

    “咱们这么闹腾,皇帝会放咱们出去就藩?”崇王明显不信。

    朱以海解释道:“我等是藩王,闹出这么大动静,皇帝的面子也不好放,他除了把我们打发出去,还能囚禁咱们不成?”

    通过这些天的数次试探,朱以海已经将弘光帝的脾气给摸清了,他就是个窝囊废!只顾享乐,什么事都不想管。

    若不是身边有马士英在,朱以海完全可以入宫和他交朋友,把他这个皇帝忽悠瘸了。

    “原来鲁王你在打这如意算盘!”

    想想也是,周王稍稍放心,忽然打趣道:“对了,昨夜可是上了卞玉京的绣床?”

    朱以海含笑不语。

    正此时,护卫来报,宫里来人,携带皇帝圣旨。

    众人一惊,暗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闻鲁王胡作非为,以亲王尊身浪迹教坊,又蓄奴对抗京营,猖狂如此,目无法度!念及初犯,罚俸半年,闭门思过,如有下次,绝不姑息,钦哉!”

    前厅,四位藩王伏在地上,面前一名太监扯着嗓子念着弘光帝的申饬旨意。

    “完了,鲁王这回惹麻烦了。”

    崇王朱慈爚不敢抬头,心中焦虑。

    “还好,朝廷没有严惩......”潞王朱常淓心中庆幸。

    朱以海跪在地上,听完圣旨,立即起身。

    传旨太监双手捧着圣旨交给朱以海:“鲁王殿下,一定要将圣旨供在正厅......”

    “贡你妈个头!”

    朱以海一把抄起圣旨,当场摔飞,砸在太监身后一个锦衣卫脸上。

    王府上下顿时鸦雀无声,三位藩王更是瞪大眼睛,瑟瑟发抖。

    传旨太监整个人都傻了,鲁王府长史董守谕更是吓得浑身发颤。

    “申饬个屁!”

    朱以海恶狠狠地抓着传旨太监的衣领,咆哮道:“为了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小参将,就下旨申饬孤,怎么想的?”

    “老子只想在封地里混吃等死,这么简单的要求你他娘又不让!”

    “殿下.......不可.......”董守谕迈着沉重的步伐上前,如同脚上缠着几十斤的大铁链。

    “鲁王稍安勿躁!”

    几个藩王爬起来劝阻,硬是拉开了朱以海。

    指桑骂槐后,朱以海指着那太监喝道:“回去告诉皇帝,祖制如此,藩王就得去封地就藩,让他不要做违背祖宗的决定!”

    传旨太监连滚带爬,带着几个锦衣卫匆匆出了龙泉山庄。

    潞王等人脸色刷白,指着朱以海吃吃道:“鲁王......你......你不要命了!”

    他们今日算是开了眼界,鲁王这是疯了呀!

    朱以海却满不在意,哼哼两声回到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