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家孝子,请父王登基 » 第326章:汉中投降

第326章:汉中投降

    颜良摸着自己的良心讲,他觉得自己是无辜的。

    没有拦住张卫,杨任得负主要责任。

    不对!

    颜良灵光一闪,顿悟了。

    “主公,末将被这群汉中军给坑了!”

    曹子悠笑问道:

    “怎么了?人家怎么坑你了?”

    “主公,您想想。

    我为什么没有拦住张卫,是因为我被营寨给耽搁了。

    我为什么会被营寨耽搁,是因为这群王八蛋示敌以弱,极力邀请我进去看看。

    主公,末将承认自己有那么一丢丢的责任,也就十军棍的分量,不能再多了。

    等我把杨任抓回来,让他负主要责任!”

    曹子悠蚌埠住了。

    “颜良,你确定杨任负主要责任,你只有一点点责任吗?”

    “确定,当然确定了!”

    站在一旁的庞统忍不住叹了口气。

    “丞相,这件事难办了啊。”

    曹子悠也随之附和道:

    “是啊,杨任又不是我军中人,这可怎么办。

    如果此事就此略过,岂不是显得我赏罚不明吗?”

    颜良当即保证道:

    “主公、军师,你们两个不要急,一切交给我。

    没了阳平关,汉中拿什么来守我们?

    给我一万骑兵,我就把杨任抓来!”

    曹子悠点点头。

    “有道理,不过颜良,你可得把杨将军给请过来,万万不可怠慢人家!”

    颜良:???

    “主公,这是为何?”

    “因为杨将军是此次阳平关之战的功臣,功劳仅次于士元。

    士元,你说等颜良把杨任带来后,我们该如何封赏他呢?”

    庞统想了想,又看了看颜良,最后说道:

    “不如将颜将军的部曲都交给他,让他当颜将军的顶头上司。”

    颜良:???

    “主公,军师,啥意思?怎么他杨任成功臣了?”

    曹子悠白了这个憨批一眼,懒得跟他理会,大肆封赏了一番其他将领。

    看着众人似笑非笑的样子,颜良忍不住了。

    先是拉了拉文丑的衣袖。

    “兄弟,啥意思啊?”

    文丑一脸高深莫测的说道:

    “我也不知道,反正跟着其他人学就行了。”

    “呸!”

    颜良恶狠狠的瞪了文丑一眼。

    要不是曹子悠还没离场,他高低得找文丑较量一下武艺。

    又问了问其他人,皆是不知道。

    颜良不敢询问曹子悠,只好找到了此次的头号功臣庞统。

    “军师,我是大老粗,您是个实在人。

    今天一整天我晕晕乎乎的,没搞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主公说杨任是功臣啊?

    不是因为他的阻拦,所以我才没有杀了张卫吗?”

    庞统哈哈一笑。

    “颜将军,不战而屈人之兵,你可曾听过?

    实话跟你说吧,张鲁根本就不想打这场仗。

    只不过是张卫私自做主,跑来阳平关打了一仗。

    你如果今天杀了张卫,那张鲁不得不率军前来为他的弟弟报仇。

    本来能兵不血刃的拿下汉中其他地区,反而都得经过血战。

    你说杨任的功劳大不大?”

    见颜良一脸深思,庞统继续说道:

    “除此之外,按照原定计划,我们也得花费不少精力才能拔出阳平关下的十余座营寨。

    可是你的一把火,直接把汉中军的军心给烧没了。

    没等我们的步兵赶到,汉中军就慌不择路的往回跑。

    前面的营寨带动后面的营寨,一大半的营寨变成了空的。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能迅速拿下十余座营寨的原因。

    因此算下来,你的功劳真不小。

    可惜了,颜将军只愿意承担十军棍的责任,错失了大功劳啊!”

    颜良:???

    卧槽!

    嗖嘎啊!

    “军师,我突然觉得,我貌似能承担一百军棍的责任了。”

    “别跟我说,有本事你找丞相去。

    我就一个出谋划策的,评定不了你的功劳。”

    在战功的诱惑下,颜良咬咬牙,转身就去了曹子悠的营帐中。

    曹子悠正在低头翻阅阳平关的公文,听见脚步声后,头也不抬的就问道:

    “什么事?”

    颜良拍拍胸脯,骄傲的说道:

    “请主公锻炼我,我觉得自己可以承担更多的军棍了!”

    曹子悠抬起头,发现是颜良后,笑着问道:

    “颜良,你确定?”

    “当然了。”

    “好,那我满足你。来人,把颜良拖下去,先来五十军棍试试水!”

    颜良:???

    ………

    一番打趣后,曹子悠最终给颜良官升一级。

    汉中。

    张卫羞愧的逃了回去,跪在张鲁府前请罪。

    兄弟终究是兄弟,张鲁略施惩戒,要求下不为例。

    这件事也就轻飘飘的掀过去了。

    见汉中内部再无其他意见,张鲁终于能安心投降了。

    按照阎圃的计策,张鲁前往朴胡假装抵抗。

    曹子悠则派去使者前去慰问,汉中众人顺理成章的接受了。

    东汉末年,群雄蜂起,汉中作为安稳地区,接纳了不少民众。

    光关西民从子午谷逃奔汉中的就有数万家。

    汉中投降后,曹子悠得到了数十万的人口以及张鲁近二十年来积攒的粮草等物资。

    当然,曹子悠也没有亏待张鲁。

    上表朝廷,封张鲁为镇南将军、阆中侯,全家迁入徐州养老。

    封张鲁的五个儿子及阎圃等人为列侯。

    得知汉中投降后,天下震动。

    尤其是益州,上上下下都升起惊恐之心。

    交州也派使者上朝,愿意重新接受朝廷的调令。

    至此,大汉十三州,只余益州!

    失去了汉中的屏障,益州直面曹子悠的大军。

    刘备连忙召集文武大臣,商量对策。

    诸葛亮等人研究半天,最终都是觉得寡不敌众。

    不管再怎么施展计策,终究是难以抵抗数量众多的徐州军。

    除非………

    “明公,益州多山路,曹贼的军队难以施展开。

    我建议联合南蛮,共同出兵!

    单凭我们一州之力,绝无战胜的可能!”

    “不错,我赞同孔明的计划。

    而且江东地区,还有不少山越。

    我们可以携重礼前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当我们与徐州军交战时,可令山越起义策应。

    到时候振臂一呼,说不定整个南方都会反曹!”

    见自己的左膀右臂都这么说,刘备只好点头答应。

    一方面派人携重礼潜入江东,另一方面派使者前往南蛮各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