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太子爷 » 002李洛入世

002李洛入世

    桃花源中溪流岸处

    静坐一对男女,少年仰枕于女子柔嫩大腿处,芳香扑鼻,心神俱静,一念不生。

    吕祖有云:

    玉清留下逍遥诀,四字凝神入旡穴。

    六月俄看白雪飞,三更又见日轮赫。

    水中吹起藉巽风,天上游归食坤德。

    更有一句玄中玄,无何有乡是真宅。

    此逍遥诀之修养之道实乃世间精髓。

    《道德经》有言:“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此长生诀可谓仙人抚顶亦乃人间精华。

    少年娓娓诉说着道家之言,亦有所感与所惑。

    女子此时一身白衣,肤如凝脂,端庄娇媚,犹如仙子入世,美艳不可方物,清丽可涤尘世。

    静静聆听着少年话语,美眸远望,柔荑轻抚小手:“天道轮回,勿忘极乐,道法自然,谓之永恒,且勿贪勿念”。

    少年看着眼前浑身散发着庄严气象之人,有些许恍惚,犹如梦魔一般,痴痴迷醉。须臾间:“师父可是仙女下人间”,丝有期待之色。

    女人收回眸子,略微低头,眸中含着丝笑:“整日间就知神游太虚,勿要异想天开”。

    “如有那天,师父不可抛下弟子”,少年急切之言随出。

    看着眼前人儿的哀求模样,心中暖意更胜,已知是不舍分离:“有才可去补苍天,不枉尘世若许年”。

    少年已知有分离之时,顿感不舍,不知还能相处多久,心思低落,不再言语。

    女子亦有感染,心思更浓,不知多时,只看朱唇微张:“勿念为师,脱尘入世,理政治俗,兼济苍生,是谓天道,不可擅专”。

    不知许久,只听少年言:“外面是个怎样的尘世”,心中亦有所感:“可是换了人间”,未知其言何意,似亦有所指。

    女子思索片刻,神情略微黯然,沉思其中:“末世即将降临人间,无外乎枯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顿了顿:“辟陈就新而兴,天道在这里亦或是别处,亦无定数,看其个人造化”。

    少年看到女子的凄色,顺时忘了所思,翻身抱住女子柔身芊腰,低声言语:“一切听师父的,莫伤感,徒儿定要抓住天道,换换人间”。

    女子感受着少年的温热与依恋,眉梢微翘,思索到分离之痛,亦是浑不自在。

    要不……,不能……,岂可为了私欲而枉顾尘世,非道之所为。心中默念,渐平思绪。

    ……

    此时此景,美轮美奂,犹如人间仙境。

    不知多时,女子似有所感,轻拍少年肩头:“不许作怪”,少了温热之气:“不可再胡闹”,

    感受着少年痴痴的眸光,亦有不忍,顿了下:“缘道自然”。

    心中亦有所惑,这小东西怎会这个,生而知之,书中所悟,不知其所以然,亦不再思索。

    忽听一声吼声,亦带温和之气,寻声望去,两个亦带笑容。

    原来是只威风凛凛的大虎,此刻亦是低顺温和,不似有王者之气,来之近前,反似讨好般卧于地上。

    “你这小二又来蹭饭”,少年好笑着。

    大虎居然低吼两下,似是理由当然的肯定一样。

    女子很是无奈,这小东西吃着大虎母亲的奶,反倒是大虎成了蹭吃的,被这小东西训得要有多乖就有多听话,神似兄弟一样,甚是稀奇。

    ……

    东南姑苏

    阊门

    红尘中富贵风流之地。外十里街内仁清巷古庙,人呼葫芦庙。

    庙旁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乃本地望族。膝下只一女,乳名英莲。

    光阴易过,元宵佳节。家人霍启抱英莲看社火花灯被拐,夫妻思念成疾。

    ……

    维扬

    巡盐御史林如海,祖袭四世列侯,科第出身,前科探花。系钟鼎书香之家。嫡妻生一女,乳名黛玉,爱如珍宝。

    一日对妻言:“东山之畔,有猎者看到仙人,寻日去走访一下”。

    丽人应下,以安夫心,并无抱有希望。

    原是丽人生女落下病根,无从好转。

    ……

    神京

    宁荣街

    此时一派喜气洋洋,周遭府门处,人来人往,原来是这荣府娶亲。有贾琏者娶王家女熙凤。

    吹吹打打甚是热闹,那周遭低门小户人家无不羡慕,直道是郎俊女貌,天生一对冤家。原道是这王家女从小就是这里常客,一来二去两人对上了。真真是命中注定的姻缘。

    再有贾家女进宫服侍贵人,偌得幸进,又一泼天富贵。

    傧相赞礼,拜了天地与长辈,送入洞房,坐床撒帐。

    只见丽人盛妆艳服,身量苗条,体格风骚,鬟低鬓,眼息微,真是荷粉露垂,杏花烟润了,低头不语。真真是个神仙妃子。

    ……

    桃花源

    此刻只余一人,少年望着生活了多年的地方,种种不舍袭扰心头。

    这里有回忆,有过往,还有心里的秘密,经次一去不知何时再来。

    回想着晚上师父的话语:为师此去不再回来,往后要靠己身。

    这里不便为人知道,信物记得带着,到了城里会有人接你,出去要慎重。

    娓娓道来言说许多,净是一些家长里短的牵挂与担忧。

    少年摸了下怀中物事,感慨良多,不知从何开始,万事开头难!

    想到那晚的情形,真真让人难以忘却,仙子不外乎如是。

    凝肌玉肤,玉体横陈,终是看到了仙子的本质。让人欲罢不能。

    想着还有些许疑惑,既已身心相许,为何却不让进一步。

    虽只抚摸已让人陷落,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但事后终是感觉不甘与失落,总觉得缺少点东西。

    思绪乱飞,沉默许久,才静静望天。有句俗语:是狼是狗拉出去溜溜。

    天永远是那个天,是否能换个人间,心有期待。

    整理了家具屋舍,巡视着周围一些,眼前是短暂的,记忆方是永恒的。

    告别了过往,往日的小伙伴们也来送行,动物天生敏感,感知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

    此刻感知到这个以往经常欺负小伙伴们的家伙要走了,都是不舍。

    大虎的低吼,小猴的吉吉,连山鹰也来盘旋。

    看来以往太寂寞了,才与这些飞禽走兽交了感情,看到这些也不枉在此一遭了。

    挥了挥手,大步进去桃花阵中,须臾便消失无影。

    ……

    官道上

    此地人烟稀少,道上许久不见人迹,只有一少年步行于路旁。

    眼见晌午已大半,从远处来了一队车马,缓缓而行,随从衣着鲜丽,一看就知是富贵之家出行。

    马车之中一对夫妻并携一女童坐于车中,应是这队伍的主人。

    马车中那女童年貌虽小,看着聪慧清秀,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有不足之症。

    女童略显无趣,便轻挑车帘,望着绿意盎然之风景,别有一番滋味。

    没多时便看到前方少年,美眸思索,深感疑惑:这里这么荒凉,那少年哥哥怎会一人独行。

    想想都害怕。心里更是替少年着急。

    队伍终是赶上少年,女童爬窗看着,那人似有所感,抬头望着,直觉这丫头真是让人怜爱,示意笑容。

    女童看似柔弱,胆子甚大,朝那少年直言:“那个哥哥,你怎一人赶路,往何处去,可有同伴”?

    少年随言:“哥哥往城里寻亲,别探头了,小心晃下来,”。

    女童听后便看了一眼回身。那父母并未在意,女童拉着母亲手直言:“外面那个哥哥好可怜,咱们捎带上可好?”。

    说完又看着父亲,眼中已有恳求之色。

    那母亲握着女童小手:“傻孩子,那也得见了人再说,放心好了”。

    那女童父亲也点头示意赞许。

    女童顿露出开心之色,忙示意停马车。

    女童与父母下马车,看着那少年,便开心地朝那人快步走去:“那个哥哥,父母已同意带上哥哥行路了”。

    说完眉开眼笑,让少年很是惊讶,这小姑娘太可爱了。

    女童父母也已近前,少年拱手施礼。

    那婉约丽人轻声细语:“小哥儿怎地独自外出,你可有亲眷,往哪里去”。

    男子亦是点头相询。

    少年迟疑着,未想好应对,清楚记得要在外慎重。

    那男子见对方有迟疑,略微讶异。

    随自报家门:“吾乃姓林,为官府中人,姑苏人士,现住淮扬,如有难处,可相助之”。

    少年听罢,看着眼前之人,男子温和儒雅,女子柔和端庄,最是小女童惹人疼爱。

    渐去疑虑,再施以礼:“小子李洛,山野中人,师父养大,今家师已去,这才出山寻一生活之处,亦是前往城中”。

    听闻此言,女子直言:“是个命苦的孩子”,眼已湿润,忙拿手帕擦拭。

    男子看着眼前气宇轩昂之少年,毫无矫作之态,甚是平静,直赞好一个少年郎,业已深感喜爱。点头示好。

    那小女童最是敏感,早已抓着少年大手,直唤哥哥,好似这样才能共情,以抚平少年心情。

    少年看着女童喜爱越盛,反手抓住小手,含笑着:“反倒让妹妹关心,哥哥无碍的”,

    说着看向夫妇:“让二位大人伤神,小子过错”,又施了一礼。

    二位大人看着少年彬彬有礼,都是赞赏,又看到女儿牵着手,喜不自胜。对视了一眼。

    那男子详询着:“小哥可愿到府中居住”。

    少年愣住,这家人真是福泽良善之家,但又不知作何回答。

    小女童听后,高兴的只摇手,哥哥的叫着,要少年答应。

    女子已知少年所惑:“家中只此一女,虽有父母疼爱,然无兄弟相亲,对此深感亏欠良多,今既亦有缘,愿收继为养子,不知能否了却心愿”。

    男子听后,亦是应声同意,甚为期待。

    女童虽小,然已懂事,赶紧摇着小手:“哥哥,玉儿听话的,不惹哥哥生气的”。

    二位大人听到深感心疼,少年亦是心疼至深。

    既然这家如此盛情,自己暂去无妨,这一路也算有个照应,省的迷路。

    便无需矫情,望了二位之后,便施礼道:“生育之恩不敢忘,今次就是要去寻亲的,望两位大人见谅”。

    那二人也是一愣,不过很快释然。

    世间之恩,无外乎忠孝二字。

    丽人温柔道:“虽说不能认养,可收为义子,不知可行”。

    男子亦是点头应允。

    李洛见这丽人这么喜欢自己,亦是无奈,也只好答应了。

    大家都很是开心,那玉儿更是抱着不放了。义父母也甚是无奈,又是开怀。

    ……

    马车中,此时大家才知详细情况。原来他们是来碰碰运气,寻找仙人里。

    那唤林黛玉的小姑娘此刻坐在李洛的怀中抱着胳膊不再下来。

    让二老很是无奈,直言往后不可再娇惯了。大家都是含笑看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