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轻拂黄沙之封神 » 第二十一章 大捷

第二十一章 大捷

    看到秋涛在大好局面下失误造成了无谓的伤亡,尚天恒的心情自然好不起来。

    他觉得落叶谷推出的新科技固然是成功的,但是自己组织的学堂教育显然还达不到要求。

    今天这样的局面下,秋涛是完全不适合大军出动猛攻的。

    虽然看起来会大大加快战斗结束的进程,但是那些赤发犬戎顽固分子的杀伤力不容小视,他们顽强的最后拼死一搏杀伤力不容小视。

    他们用生命阻碍了秋涛拦截赤发犬戎军团指挥官出逃的努力,虽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他们不光阻碍了秋涛的追击,还杀伤了远远超过自己人数的混成大队战士。

    赤发犬戎军团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这一方的败亡都已经注定,眼下只是能支撑多久一个时间问题,除了战死,他们唯一的活路就是放下武器投降。

    杀红了眼的人渐渐的力竭,胜负已分毫无悬念,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放弃,丢下武器停止抵抗,抵抗的声音越来越微弱。

    如果秋涛不急着下令发起突击,估计最多半个时辰,整个战场也会没有任何抵抗。

    尚天恒明白秋涛的心思,他是不愿眼睁睁看着赤发犬戎军团指挥官们逃跑,有些心浮气躁。

    秋涛可能觉得在这片茫茫草原上如果让他们逃走了,再想把他们找出来,实在是太难了,他希望能在自己的第一次指挥中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这就是欲速则不达,看着渐渐平静下来的战场,尚天恒摇了摇头。

    大捷!

    胜利的消息如同插了翅膀,传遍了整个漠北草原。

    石子河滩平北大军的营地很热闹,如同过节一样,周围部落的人按捺不住激动涌向这里,一时间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消息传播的速度让人惊叹,似乎一夜之间草原所有人都知道气势汹汹的赤发犬戎军团被平北大军打得落花流水,主将仓惶逃窜,留下不少的俘虏。

    刚刚部落联军两连败,连镇北关都丢了,大家都觉得这一下需要南下逃命了,毕竟来的是赤发犬戎的军团啊!

    一个军团的赤发犬戎居然被平北大军全歼了。

    对赤发犬戎的大捷,这是漠北草原过去从来没有见过的事。

    任何部落都不想让赤发犬戎在草原耀武扬威肆意践踏,不过大家也知道自己没有打得过赤发犬戎的能力,于是就尽可能的避免和赤发犬戎对上。

    这次就在大家想着法子如何让赤发犬戎停止南下肆虐的时候,一切突然变了。

    原本打算出钱舍财求和的打算一下子没有必要了,大家由衷的松了口气,要知道在过去,要想满足赤发犬戎大家不说伤筋动骨至少要脱层皮。

    有人欢喜有人忧,这场大捷在草原部落的首领们心中就未必都是那么高兴,比起部落的民众,他们想的更多一点。

    不到两万人的平北大军居然打败了赤发犬戎的狩猎军团,居然还是全歼,这让大败而归的部落联军怎么在草原立足?

    这回赤发犬戎的失败也彻底打破了草原上原有的和平与格局,至少对于特悍部一言九鼎的地位来说,是根本性的颠覆。

    在特悍部没有打败赤发犬戎或是重新树立起自己在草原的霸主地位之前,草原上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了。

    那种把草原上所有好处好东西统统扒拉到自己怀里的做法,特悍部和这些大部落再也不能轻松如愿了。

    得出这个结论并不难,但是面对这个结论,部落首领们采取的对策却各不相同。

    在一些人看来,这个时候,和尚天恒拉上关系就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了。

    于是不少的草原部落涌向了石子河滩,他们的目的自然是祝贺草原的胜利和犒赏大胜的豹卫军。

    和营地人来人往的热闹不同,秋涛十分沮丧。

    在他看来,人命算什么,只要是有钱,只要把粮食拍出去,拿出落叶谷的武器装备,多少军士都能招的回来。

    就算是百战的精兵,也没有什么,反正按照尚天恒那个训练方略练下去,只是需要的时间多一点而已。

    赤发犬戎的军团指挥官,抓再多的俘虏,也不如这些家伙有价值啊!

    有了这些指挥官,赤发犬戎的情况就可以了解的更多,对于今后也更有帮助。

    只要抓住了这些家伙,秋涛根本不怕会造成多大的伤亡,到时候最多被先生呵斥一顿,受点批评责难,也算不了多点事。

    就算出点小问题,自己还有先生可以遮风挡雨,到时候请先生或是乌云姑娘出面说上几句,谁会不给面子一直揪着不放?

    现在问题大了,冲击赤发犬戎的残阵未果,多伤亡了上千名将士不说,还让敌人的指挥官团队全部安然无恙的撤走了。

    后果十分严重,首先自己的指挥能力受到诟病,原本让自己负责这样重要的大规模战斗就有些私下质疑的声音现在也摆在面前了。

    先生一直一言不发,原本金正阳将军和赵梦虎将军为了战斗的指挥权就有些争执,先生出于平衡的考虑让自己站出来,不料现在的矛盾焦点都集中到自己的身上。

    眼下自己被免去了军职,暂时负责后勤和驻地一些民事,这对于踌躇满志的秋涛而言,无疑是泼了一盆冷水。

    和秋涛一样心情不好的大有人在。

    常光卫的眼光有些阴冷,随着一天天的北行,马车外的景色越来越荒凉。

    帝国的北方是一片片的高山峻岭,贫瘠寒冷民风强悍,北漠一直被帝国官员视为畏途,更不要说遥远的草原地区。

    常光卫的心情是阴郁的,这一趟差使的目的地实在不是什么好地方。

    在他看来,北漠草原不过是朝堂上大家在那里争夺利益时的一个地名的存在。

    帝国对于这里的统治更多时候也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存在,实际上统治那里的还是当地的部族首领。

    自己这一趟有些多余,不过常光卫不敢有丝毫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