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轻拂黄沙之封神 » 第101章 履约

第101章 履约

    斗介看着火炉上冒着热气的铜壶,若有所思。

    对面沅水上游就是楚方联盟的发起地,他领兵前来是为了履行鬻熊和尚天恒达成的协议,这一战是协议至关重要的部分。

    作为荆方朱雀军的统帅,此番和尚天恒的自卫军联手履约,图谋的就是老冤家楚方。

    想必鬻熊和荆方贵族们此时也在为自己和朱雀军担心,虽说尚天恒对友军表现出了极其的大方和友善,各种赏赐和馈赠一直没有间断,在对方近似恐怖的战力下,这种行为显得极其珍贵。

    可惜尚天恒在南疆呆不久,后续的局势扑朔迷离,自己能做的就是尽力在楚方咬下一块肉,为将来的竞争积蓄优势。

    在侯雄伟的安排下,那些放下了武器与自卫军合作的部落成为众人眼中最大的受益者。

    只要放弃桀骜不驯,从望江镇源源不断地配送过来的物资堆积如山,这些是大家跟在楚方旗帜下从未享有过的生活。

    尚天恒用实际给南疆部落讲述了一个道理:光靠刀戈和弓箭不能实现的愿望,和自卫军合作可以更容易达到目标。

    对于南疆部落而言,也许刀箭之力可以带来一时的兴起,但是长期的战争必然折损部落里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人口。

    这个时候,南疆部落的首领们都在深思,不论现在和自卫军是敌是友的部落,都被自卫军慷慨的豪情和生活震惊。

    也许有人会更坚定追随楚方的意愿,也许有人正在拼命磨刀拭箭谋划着来日的战斗,自卫军表示出的是毫不在意。

    尚天恒正在这片土地上宣扬他的理念:自卫军不可战胜,朋友来了有美酒佳肴,敌人来了有刀枪利剑!

    哪怕相隔数百里,哪怕躲在深山老林,只要自卫军想打你,你肯定无处藏身!

    强行推进许多政策让尚天恒并不太放心,不过部落百姓内心的激情似乎已经被点燃,越来越多的部落青年们开始狂热的投身自卫军的新政。

    除了少数年长者还保持着理性的犹豫之外,青壮们几乎都是第一时间就报名要求加入了。

    自卫军开始强行推动免租免税运动,同时出动武装保护辖下的部落实行地方自治,摆脱楚方的控制。

    朱雀军推进的速度远比想象的要快,接连消灭了楚方几支劲旅,斗介的心情却变得沉重起来。

    联合作战以来,一万自卫军和一万朱雀军几乎横扫四万,不过三天,歼敌超过三万,战果辉煌。

    哪怕联军双方都是精锐,可是和楚方交战多年的斗介知道,被消灭的敌人也不是菜鸟肉鸡,那也是和朱雀军旗鼓相当的对手。

    对手没变,自己没变,改变战争进程只有友军。

    这个时候,斗介对自卫军的战斗力有了全新的认识,他觉得一定要让鬻熊和荆方的贵族知道这件事。

    此番自卫军毫不留情的武力全开,秋风扫落叶般镇压了南疆南部部落中的一大批反对者,这些都是楚方旗帜下的既得利益者。

    其他部落人民对自卫军的地方自治非常感兴趣,表达愿意加入的部落首领纷纷慕名而来。

    只要有了充足的人口,尚天恒觉得下一步可以利用这个优势扩大和巩固望江卫戍区,并且进一步完善强化这个新根据地。

    对于尚天恒的做法,很多地方斗介并不理解。

    因为减免赋税和地租,鼓励垦荒和贸易,使得自卫军的占领区地方收入跌到了可怜的水准,虽然百姓的生活和市场的活力得到了飞跃式提高,可是这些地方连一支军队都无法供养。。

    不过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斗介发现占领区百姓由于免除了赋税地租,第一次过上了富庶的日子,在强大贸易交易下,周边部落也对尚天恒的政令采取了积极配合得态度。

    占领区的民众,虽然还保有各自部落的习惯,但在自卫军的旗帜下,团结协作和捍卫自己利益的意识上,已经初见成效。

    随着所见所闻的增多,让斗介的忧心又多了几分。

    好在这些对于荆方和朱雀军并没有太大影响,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自卫军只保留竟陵、望江两个要塞和周边大片的山区。

    这些区域过去都属于南蛮洞寨和支持楚方的部落,而楚方大大片土地都将成为荆方的新领地,斗介则是开疆裂土的头号功臣。

    至于自卫军在西南那些偏远的地方做些什么,斗介觉得自己和荆方的贵族并不在意。

    只是他所见到的自卫军战力太过恐怖,哪怕是荆方的王牌部队朱雀军也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最迟后天,雷合就会赶到竟陵镇,尚天恒知道留给自己和自卫军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冷静下来想想,他的内心其实还是十分满意的,这半年以来自卫军在南疆的势力从无到有,高速发展。

    如今的竟陵要塞和望江要塞已经成为自卫军在南疆的桥头堡,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经济发展,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财富聚集,在整个南疆都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后劲。

    自从落叶谷的四大吸金利器面世,就为尚天恒的发展大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如今为了安全和交易方便,四大作坊在望江要塞都建立了分部,这些源自南疆兵团后勤基地的制造作坊经过这几天的紧急搬迁,目前整体已经迁移完毕。

    就算雷合切断了自卫军南北的运输线,这种后勤自给的模式也能支撑起望江和竟陵两个要塞。

    为了保证兵员质量和可能突发的意外,尚天恒决定在南疆延续了眼下漠北卫戍区的新兵役制。

    这是在占领区由童子军、民兵和预备役三位一体预备募兵制,预备役是由所有适龄成年人每年必须参加规定时间和科目的军事训练,这些人随时可以补充进正规部队。

    民兵则是以退伍老兵和超过四十岁的预备役军人组成的成建制常设民团武装,负责协防和临时突发任务。

    童子军则是体现了从娃娃抓起的思路,在少年男女中选择优秀的孩子组成准军事组织。

    用尚天恒的话来说,就是十万百姓十万军,保家卫亲捍和平。

    这种方式在漠北卫戍区实施起来效果不错,尚天恒决定在南疆两个要塞附近开始实行。

    经过不断的战术改进,自卫军的作战方阵基本上定型了几种模式。

    随着自卫军在战场上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这些作战模式在参谋部的指导下,通过不断的磨合中也渐渐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

    新的募兵制度,配合新的训练体系,为自卫军积蓄起高素质的后备力量。

    长矛和弩箭的训练是最基础的科目,按照自卫军操典,要求参训人员都必须能够熟练掌握。

    长矛作战技巧更是普及到每个人,所有孩子(不局限于童子军)从少儿之初就开始训练。

    尚天恒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让每个人认识到团队方阵的整体性,杜绝擅自行动培养遵纪守法意识,更是让所有参训人员熟悉指挥官的口令和军鼓号的含义。

    尚天恒决定在南疆引用了落叶谷卫戍区的模式,实行南疆兵团+要塞的体系。

    南疆兵团司令员仍由金正阳担任,下辖三个纵队共计三万人的正规作战部队,作为主打军事力量驻守在望江以南。

    由寿雄为司令的竟陵要塞,下辖共计五千人的防守部队,打着民间武装的旗号,控制竟陵镇西南到云梦泽的大片山区林地。

    由侯雄伟司令领导的望江要塞,下辖包括机弩营、特战营、火器营和一个飞艇大队在内的上万防守部队,如同猛虎一般盘踞在望江一带虎视整个南疆。

    算了算时间,尚天恒决定选择今天视察竟陵要塞。

    竟陵要塞在竟陵镇五十里外,依山而建,可以俯视整个竟陵镇到云梦泽一带的河谷地区。

    尚天恒最喜欢站在竟陵要塞的城头,看着要塞如同君临天下般俯视着河谷大地,以一种睥睨四方的气势震慑着这片土地。

    尚天恒远眺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那是靠近云梦泽的灰雾山谷,视线中灰蒙蒙地看不清楚。

    此刻正在不时发出巨响和团团火光,这是寿雄布置新划拨的远程攻击部队实施的演练。

    今天整个灰雾山谷被设置为禁地,演练着各种世人觉得神秘的武器,猛火油、火罐和初级掷火弹这些不为南疆人所知的新式武器正在操演中。

    如今竟陵要塞的物资运输队畅通无阻,可是等雷合到任以后,他不可能忽略这点。

    看起来也许无足轻重,但到了关键时刻,却能决定了竟陵要塞的生与死。

    尚天恒绝不希望自己的队伍陷入后勤物资缺乏的恶劣环境,自给自足以及和望江守望相助是他留下的应变之策。

    他不是没有想过阻击雷合,可这样做的后果太严重,除非自己立刻起兵作乱,否则总不能真的把天下人当作傻子吧?

    凭借自卫军在南疆的所作所为,尚天恒相信雷合想要和公然自己作对前一定会仔细想想。

    在鄂氏、南蛮这些叛逆没有被清缴干净之前,雷合一定不会有大动作。

    至于对方有心为难两个要塞,也要看看他具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至少和自卫军一起战斗过的斗介,应该不会这样想。

    站在寨墙上,尚天恒下意识的总在扭头看着外面的官道,似乎有所期待。

    按照推算,他盘算这应该来了,忍不住再次扭头看了看。

    “总司令?您这是。。。”

    面对寿雄的问话,尚天恒耐人寻味的笑了笑,没有回答。

    作为最高指挥官,他不能说自己在等远方的消息,这未免有些折损形象。

    最后要给南疆人留点深刻印象,这份震慑少说能管两三年。

    “来了,来了!”

    顾期凑到尚天恒身边,小声禀报。

    官道上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在空谷里回荡,应该是他期待已久的消息。

    “沅水大捷!敌酋归伯李童毙命。”

    看到这则消息,尚天恒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

    这是和荆方罴熊达成协议的一部分,也是尚天恒希望的结果。

    这次行动势必会给包括荆方在内的南疆各方势力巨大的压力,正是尚天恒希望在自己离开后为两个要塞争取的空间。

    接下来的事情顺理成章,历经长途跋涉的雷合就任平南大将军,尚天恒奉旨返回太阳城。

    原本暗潮汹涌的南疆局势,在突发的一则惊悚的消息影响下,变得风平浪静。

    楚方归伯在偏僻的西南沅水遭到自卫军猛袭,楚方权贵几乎全军覆没。

    荆方大将斗介率领一万朱雀军横扫了楚方的领地,随即鬻熊代表荆方请雷合代呈递表,请封荆楚郡侯。

    虽有诸多的不愿,最终尚天恒带着自己的亲卫营,在南疆部落民众的不(仇)舍(恨)中北上了。

    北上路漫漫,兵车马萧萧。

    自卫军离开竟陵镇的时候,天空正飘着细雨,穿过有关方面组织的欢送夹道,尚天恒心中感慨不已。

    他不由得想起那句经典: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一番南下,多少自卫军将士会血染南疆,终于留下了竟陵和望江两座要塞。

    经过一阵人声马嘶和依依惜别的混乱,假名以尚天恒亲卫营的自卫军直奔三山关。

    这支以骑兵和马车为主的新编直属纵队三千人,将在三山关和平江镇赶来的自卫军三千精锐合兵一处。

    自卫军的行军速度是惊人的,尚天恒把这次行军作为对自卫军作训的检验项目。

    历经北漠草原生活的磨练,如今的自卫军已经完全实现了骑乘化,一天疾驰两百多里大家都感觉轻轻松松的。

    三山关外。

    自卫军直属纵队的营地。

    “信使到了?”

    独自在大帐里的尚天恒头也不抬,一面发问,一面继续埋头看着地图,让顾期愣了一下。

    “到了,有几个消息比较急。。。”顾期手里递上信报,他觉得自己的主将有些神奇,嘴里忍不住小声嘀咕了一句。

    “您头都没有抬就看到我了?”

    “除了你,谁进我的大帐卫士们会不通禀?”

    “哦,是这样啊。”

    面对顾期一脸的懵懂,尚天恒嫌弃的翻了个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