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踏秦川 » 第三部 天下三分 第三十一章 剑指‘函谷’关

第三部 天下三分 第三十一章 剑指‘函谷’关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项羽都很焦虑,显然是十分关心李信的安危。这种焦虑就如同是在得知自己的亲兄弟犯险后,不顾一切赶来相救时的那种焦虑,不是靠装就能装得出来的。因为那双有神的大眼睛里透露出的是让人无法怀疑的真诚。

    李信的愤怒被这种真诚融化掉三成。想明白咒骂无济无事只会把事情搞得更糟,又消去了三成的愤怒。剩余的四成愤怒被他生生的压了下去,笑道:“大哥,我没事。真的,一点事情也没有。你看,好胳膊好腿的,全身上下连一个伤处也没有。”

    “他妈……!”项羽破口大骂,其中脏字连带简直是不堪入耳,道:“好他个浦仁,李兄弟孤身犯险入‘棘原’劝降,我是下了谁也不准在这等危机时刻与鄣邯军发生战斗的严令,害怕危害到兄弟的安全。他可好,竟然不听我将令擅自攻打‘棘原’,反了他了,这不是要害死兄弟陷我于不义吗?兄弟你放心,我这就上阵拿下浦仁,亲自交到兄弟手中任凭处置。”

    这是李信第二次见项羽骂人。头一次是在‘柏人’县大殿,那次似乎也没怎么骂,只是道了几个‘滚’字,说了些要打要杀威胁援兵将领的话,这一次却是实实在在的破口大骂。李信知道,项羽虽说看上去粗犷豪迈,但终究是破落贵族出身,自小家教极好,不是随便开口骂人的大老粗。这一次没忍住破口大骂,也证实了蒲仁攻打‘棘原’他根本不知。

    至于说浦人不听号令擅自攻打‘棘原’,李信压根就不信这里边没有人指使。浦仁这人他清楚,是员勇将,而且是个只听从项羽的将令,对其他人的命令一概不听的那种死忠将领,哪怕下令的人是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他也不会听从。今天,在项羽没有下令的情况下,浦仁一反常态的攻打‘棘原’,一定是有人拿项羽的安危说服了他。而他为了救项羽于危难之中,才不顾自己这样作的后果,在没有得到项羽命令的情况下攻打‘棘原’。能使此借刀杀人伎俩的只有范增,事实上也只有范增那条巧舌可以说动浦仁,让其相信李信将来对项羽是个极大的威胁,只能尽早除之以绝后患。

    李信不由的抬头看去。好像这事根本与范增没有一点关系,他眯着眼,脸上没有一点表情,身体四肢也没有任何的动作,如同与胯下的马融为一体。

    “都是你搞出来的鬼,你倒装作跟没事人一样。浦仁这人是员猛将,不能就这样给你背了黑锅,被不了解真像的项羽给杀了,须救他一救。”李信心中暗想,笑道:“大哥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把浦仁交给我是想让我奖赏他吗?我那‘九原’贫瘠,哪有东西奖赏他,还是留在大哥这里,由大哥奖赏他吧。”

    浦仁的忠心与勇敢,项羽自也知道,如何舍杀了他。可为了给李信一个交待,他不得不这样做。听到李信说浦仁有功,虽不解其中真相,但还是心中一喜,道:“老弟这话何意?浦仁急攻‘棘原’差点害了你的命,你怎会替他说话?他又有什么功!”

    “我替浦仁说话了吗?没有啊!浦仁想害我吗?更是没有的事!天幸浦仁攻打‘棘原’,他似乎是知道我有危险,这一打不仅救了我的命,还逼得鄣邯自此降了。将军你看,‘棘原’城头上已挂起了白旗。”

    “鄣邯降了!”项羽抬头看去,‘棘原’城头上悬挂着道道白旗,大喜道:“兄弟这次的攻劳可不小啊!凭此大功,等秦灭之后,兄弟要把哪几个郡划归唐国治理,我一定支持。走,我们这就一起同往‘棘原’召见鄣邯,路上你再给我好好讲讲,当时遇到了什么危险,浦仁又是如何歪打正着的救了你的。”

    “是!”李信拉着项羽伸出的大手与项羽共骑一骑,道:“我所以敢应了大哥的命令入‘棘原’招降,是以为鄣邯已沦落到这种地步肯定把我当初叛离秦军的事情给忘的一干二净,谁知他竟怨恨我到如此地步,情愿送死也非要杀了我不可。说什么凭借大哥那点兵马破了他坚守的城池,简直就是妄想。”

    “哼,他倒自信的很!”项羽冷冷道。

    “是啊,我当初也是奇怪他为何如此自信。现在回想起来,他也并非是认为自己可以固守‘棘原’,想必是咽不下我私带他十万兵马这件事情,想着把我杀了之后再降不迟。”

    “嘿嘿,他要是敢杀兄弟我还会接受他降吗?我誓破‘棘原’,以他那二十多万兵马以及‘棘原’的所有百姓为兄弟陪葬。后来呢?”

    “多谢大哥如此看重小弟。”李信道:“后来,几个亲兵把我拖出殿外,磨刀霍霍的就要杀了我,可把我吓得浑身冒出一身冷汗,差一点便跪地求饶。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一名将领赶到殿前,嘴中狂呼:‘将军,大事不好,项羽大军急攻‘棘原’,连破我军三处营垒,马上便要破城而入了。’鄣邯听报,顿时吓得面色苍白,亲自给我松了绑,与我商量起投降的条件。大哥,小弟当时为了活命,也为了能让大哥尽快赶往‘咸阳’,他提出的条件一古脑的都答应了,还忘大哥不要见怪。”

    “如此说来浦仁还真的歪打正着救了你一命!”项羽呵呵笑道:“鄣邯有什么条件?说来听听。”

    “第一个条件是他们投降之后大哥不能秋后算账,编排出一些理由杀了他们。并且投降的二十万兵马仍由他带领,大哥不能打乱他的建制。”当时,鄣邯只是提出仍由他率领这二十多万兵马,并没说过其他的什么。不过李信清楚历史上鄣邯率军投降之后,没过多久项羽便找了个理由将这二十多万秦兵全部坑杀,所以转述鄣邯的要求时,他特意的加上不能杀俘这个条件。

    “嗯,接着往下说。”项羽不置可否的道。

    “第二个条件是秦灭之后要封他为王,最好是连司马欣与董翳一块封王。”李信道。

    “他的胃口还真不小,还有呢?”项羽道。

    “没有了!”李信道。

    “就这两个条件?兄弟既答应他们了,就由着兄弟吧!”项羽笑了笑,见‘棘原’城外的战场已经归于平静,对迎面赶来的一队人马道:“去把浦仁给我叫过来!”……

    经过一夜的时间,棘原县内的秦军精锐终于全部出城,点算人马之后,除了饿死、战死、受伤的,得降兵二十二万六千余人。第二日晨,为了能够尽快的赶到‘咸阳’,不到寅时六刻,大军便披星带月的向西开拔,朝‘函谷关’的方向而去。

    也就在这日,眼看离朝见太庙,接受玉玺的时间越来越近,赢婴终于下了除掉赵高的决心。趁着天还没亮,赵高还未派人叫他前去太庙受玺,嬴婴轻咳一声,两名在屋内伺候的宦官,立马警醒的来到榻前,低声而又恭敬的道:“大王,何事?”

    “呜……”未曾开口,嬴婴先是哭了起来。哭的很悲伤,很绝望,把两个宦官哭的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大王……”一名宦官张口道:“您是不是生病了?”

    嬴婴摇了摇头。

    “大王……”另一名宦官道:“您是不是做噩梦了?”

    赢婴摇了摇头,道:“我能相信你们两个吗?”

    “大王何出此言,我们两个从小就服伺大王至今,从未违过大王的命令行事。大王有何事敬请吩咐,我们两个肝脑涂地,万死以报大王之恩。”

    “我要死了!”嬴婴叹了口气道:“能救我的只有你们两个,我也只能依托你们两个。你们要想明白,是救我于危难之中,还是陷杀我于此地,自己拿个主意,我不为难你们。”

    “大王!”两个宦官同时跪了下来,叩首于地,道:“愿听大王吩咐调遣。”

    “我所以会被立为秦王,是因为赵高弑杀了二世皇帝之后怕大臣武将们兴兵讨伐,才推我坐上王座。一旦他这个伎俩成功,骗过了天下所有忠于秦国的大臣,就会故计重施,杀我于此。”嬴婴顿了顿,见两个宦官脸上都露出愤怒之色,是值得相信的人。接着道:

    “昨日,有人密报:赵高已与楚怀王商量好了计策,今日在朝见太庙之时杀我于太庙,然后命峣关的守将打开关门,放刘邦大军入关直奔‘咸阳’。而他,因为灭秦有功,会被封为关中王。”

    “好毒辣的奸人!”一名宦官恨恨道。

    “大王,我们应该想个办法先除去他。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另一名宦官关切的道。

    “计策我已想好,到时还得两位义士相助!”嬴婴长舒了一口气,道:“今日我不妨就在宫里装病,声言不能前往太庙。这事赵高筹划了这么久,必不会轻易放弃,将亲自来叫我前去太庙,那时便可行事,除赵高于宫内。具体的计划是这样的,你们两个到时……”

    今天,是嬴婴正式为王的日子,是个大日子。天还未亮,赵高已经起身,梳洗一番,换上新做的丞相服,站在大铜镜跟前仔细看了起来。

    这样的日子他一共经历了三次。第一次是赢政登基称帝,那时他还是一个小小的宦官,只能站在很不显眼的地方静静看着威风八面的嬴政称了帝。第二次是嬴胡亥登基称帝,那时他已为宫廷禁卫朗中令,并亲手策划了整个事件,可谓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可那次李斯的光芒完全盖过了他,使他显得还是有些默默无闻。第三次便是这一次,这一次他占了李斯的丞相位,朝廷中的大臣对他又惧又怕,他将会成为绝对的主角。

    赵高站在铜镜前想着自己会何等的风光,不由的嘴角挂笑,对着铜镜里的自己道:“第四次,当第四次来临的时候,你就会身着龙袍,前往太庙登基为王!”

    “大人,丞相大人!”门外有人轻轻唤道,赵高回身一看见是去请嬴婴的亲信,道:“你怎么又回来了?”

    “唉,秦王病了,这可如此是好?”那名亲信叹道。

    “病了?哪天病不好偏偏在今天这个重要时刻病,看来嬴婴确是个孽种。你再去请他去太庙,让他一定要坚持,称王是大事,万不可误了吉日!不,还是我亲自去请吧!”赵高将前襟的一处折皱捋平,踱出寝室上了马车朝王宫赶去。

    “大王得的是何病?”马车直到宫内寝院方停,赵高下了车,对在门处候着的一名宦官问道。

    “太医说是什么冷热病,也没什么大碍,休息个三五天也就好了。”那名宦官说着,把赵高领入寝宫,顺手关上了大门。赵高疑虑的回头一望,他解释道:“太医说这病最怕受风,若受了风,两三个月也好不了,还有性命之忧。”

    “我冷……快盖被。我热……快去被!”里屋传来嬴婴的喊叫声,赵高笑道:“这病倒古怪的很,领我前去看看。”

    龙榻之前一个宦官忙来忙去累得满头大汗,榻上赢婴脸色苍白如同正忍受着极大的痛苦。“大王……”赵高十分关切的喊了一声,伸出手去拂嬴婴的额头。突然,绣着龙凤的大被被嬴婴掀开,里边闪出一首寒光。赵高定睛一看,嬴婴手持尺长短剑,朝他胸前猛刺了过来。

    他向后退,正忙碍的那名宦官按住了他的手,使他无法后退。他含胸收腹想躲过这一刺,那个领他前来的宦官从背后推着他往前走,短剑直入他的前胸。

    “快……拿着赵高的印信去解了朗中令的兵权,扫除赵高余孽!”嬴婴松了手,剑入赵高身体直没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