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万谍我为王 » 第5章 急智巧化危

第5章 急智巧化危

    第二日一早。

    南市,联合督察处。

    督察处内部架构较为简单,只有治安队、侦缉队、消防队以及总务室四个部门。

    其中,治安队有三个小队,共计90余人;侦缉队有两个队,共计80余人。

    至于消防队以及总务室,则分别只有不到20人。

    四个部门中,最重要的自然是侦缉队无疑。

    在1931年年底的匪徒暴乱中,首当其冲最先遭殃的就是南市。

    因为南市距离日租界最近,而且相当繁华,从日租界中冲出的各路匪徒有许多是直奔这里的。

    此外,南市本就是好几路清帮势力的汇聚地,其中有的是直接暗中派了人参与了暴乱的,有的是想趁着混乱打击对手的,还有被迫保护自身势力范围而与来袭者大打出手者。

    乱局中,南市受创不轻,直到一年后才完全恢复过来。

    当时还没有联合督察处,在这里负责维持日常治安的是一分局的一个警察所。

    警察所总共也只有几十人,长短枪加起来还不到三十把,因此暴乱当夜直接被日本人武装起来的暴徒攻占。

    或许也是这个教训和耻辱,才让天津当局坚定了组建督察处的决心,并且对成立后的督察处给予了大力支持与优待。

    比如,督察处成员的待遇及级别直接向分局看齐;比如,督察处由市警察局直接领导。

    再比如,治安队、侦缉队警员尽数配枪,并且还给侦缉队调拨了五挺花机关枪(冲锋枪)。

    这些花机关枪是由青岛铁工厂仿照MP-18伯格曼冲锋枪仿制的产物,虽然比不上MP-28及其仿制品,但给督察处作为压轴火力用来威慑却是绰绰有余了。

    郭白像往常一样穿着制服走入主大楼,一边与相熟的警员打招呼,一边走上二楼。

    二楼是侦缉队的地盘,其中东侧属于一队,西侧则属于郭白所在的二队。

    等到郭白出现在二楼楼梯口,一名瘦高个警员便跑了过来。

    “班长,你可算来了!”

    “怎么了猴子?”

    郭白眨了眨眼,疑惑问道。

    “班长,刘一波刘班长,死了!”

    外号猴子的警员压低声音快速说道。

    “什么?刘老哥死了?”

    郭白大吃一惊,看起来有些难以置信。

    “怎么回事?什么人干的?”

    猴子正要回答,不远处忽然传来喊叫声。

    “郭班长,快过来,队长要开会。”

    郭白转头看去,只见喊他的是一位麻子脸青年。

    根据记忆,此人名叫张义,是四班班长。

    侦缉队两个小队各自都有四个班,二班班长刘一波已死,他是三班班长,剩下的一班班长是一位名叫马云根的西北汉子。

    “好,来了。”

    郭白应了一声,顾不得再与猴子搭话,朝着队长的办公室走去。

    ……

    等郭白走入办公室,发现除了张义外,还有两个人。

    其中站着的是一位二十六七岁的壮实男子,大冬天的还挽着袖子,显露出强劲有力的肌肉以及青筋。

    这人便是马云根。

    至于坐在书桌后面的,则是一位长脸中年,看起来应该有三十七八岁,缺了半只左耳。

    不用说,此人就是侦缉二队的队长陈子恒。

    眼见三个手下到齐,一直阴着脸的陈子恒猛地重重一拍书桌,站了起来。

    “猖狂!简直猖狂至极!竟然连我侦缉队的班长都敢杀!”

    张义吓了一跳,赶忙出声附和道:“就是!敢杀我们督察处侦缉队的人,简直是吊着头打秋千,不要命!”

    说着,张义弓着腰上前一步,端起桌上的搪瓷缸小心翼翼递向陈子恒。

    “队长您消消火,先喝口茶。”

    陈子恒一把接过搪瓷缸作势就要摔,不过最后还是忍住了,改摔为放,重重地敲在了桌上。

    马云根斜睨了眼张义,面无表情的撇了撇嘴。

    郭白轻咳一声,出声道:“队长,到底是怎么回事?昨儿一早我还见到了刘班长,这怎么好好的说没就没了?是什么人干的?”

    陈子恒瞪了眼郭白,一屁股坐倒没好气道:“要知道是谁干的,我至于这么生气吗?”

    其后,陈子恒又摆摆手,道:“先不说这些,我问你们,你们昨日都在干什么?可曾在其他地方见到过刘一波,又或者知道他去了哪里?跟谁去的?”

    听闻此言,郭白面上虽没有什么变化,但心头却是一紧,有些惊疑不定起来。

    陈子恒这话听起来好像重点是在后面,但他怎么觉着,第一个问题才是重点呢?后边的话好像是在为第一个问题刻意打掩护啊……

    按照常理而言,这种时候陈子恒根本不应该关心他们三人昨日的动向才是。

    难道说,陈子恒已经有了某种怀疑?

    可对方,是因为什么而有的怀疑?

    刘一波心怀鬼胎,约前身出去就是为了要前身的命,自然不希望被其他人知道,因此避开了所有相熟的人,而且是直接约在茶楼门口碰面的。

    所以,不应该有人知道或看到才是。

    心中念头飞速转动的同时,郭白抢先一步,装作回忆的样子开了口。

    “昨天中午我去福生巷买烤鸭,出巷口的时候好像看到了刘班长的背影,不过距离有些远,加上人太多,我不敢确定。”

    郭白以进为退,用巧妙的话术解决了眼前相当棘手的难题。

    因为他不确定陈子恒之后会不会派人去查证自己的行踪,而他当时前往竹叶茶楼时,就是绕小道从福生巷经过的……

    陈子恒眼睛一亮,立马追问道:“那你可还记得刘一波身边有没有其他人?”

    “这个……”

    郭白皱了皱眉,思考好一阵后才迟疑道:“好像是有一个人,我看那人同疑似是刘班长的那个背影并排行走,而且有过交谈。不过也有可能是礼貌性的问候、问路之类的,我无法确定。”

    陈子恒眯了眯眼,继续追问道:“那人可有什么特征?穿着什么衣服?你对那人可有印象?有没有可能是熟人?”

    陈子恒一连抛出了好几个问题,听的马云根及张义有些发愣,但郭白却心中一沉。

    陈子恒这样问,再加上最开始的问题,只能说明一件事:对方已经锁定了一个特征——熟人!

    “特征之类的,我倒没什么印象,毕竟人很多,间隔又远。”

    “不过,那人穿着一袭黑色长衫。”

    听到这里,陈子恒又是高兴又是失望。

    高兴的是,终于有了线索。

    失望的是,这线索似乎也没什么用。

    正在此时,敲门声响起。

    “进来!”

    陈子恒语气郁闷的喊了一声。

    很快,房门推开,一名矮个警员走了进来。

    “队长,一分局侦缉科的孙科长来了,说是为了调查刘班长之死来请我们提供配合的,处长让您过去一趟。”

    “孙华泽?”

    陈子恒呢喃一声,眼底闪过一抹不喜之色。

    “我知道了,你出去吧。”

    “是!”

    房门关上,陈子恒却没有立马赶去,而是看向马云根及张义。

    “你们说,简练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