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沉月 » 第二十八章 西行记(六 )大漠飞仙千神窟2

第二十八章 西行记(六 )大漠飞仙千神窟2

    到了酉时,乐涫君去厨房为太子烤制黄金羊腿。太子已经许久没有和师父说话了,来到了师父的房间,看看他们是否需要什么,也好帮着收拾一下。

    师父对太子说:“我与你源净师兄到城中各庙拜访了一趟,皆无问题,你可放心了,今天就陪你小皇叔去吧,我和源净吃完晚饭要打座内练,你不必管我们了,去吧。”太子嗯道:“师父有什么事情或需要什么,就告诉我。”说完便独自在小院里逛,院子中间有一个水池,池中有清澈浅水,放着一些鹅卵石,石头上爬着四只中华草龟。一大一中一小一最小,四小只,十分可爱,见有人来,仰头小脑袋看着太子。太子殿下拿起那只最小只,赏玩了起来。

    中华草龟乃是道教圣宝,龟背为阳,龟肚为阴,背壳中间花纹有三格,代表“天人地”三才,有三才便有四象,四脚各为一方,东方青龙墓、南方朱雀火、西方白虎金、北方玄武水,龟背中间五块花纹表五行“木火土金水”,有五行亦可有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有了八卦还可按花纹数量找到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龟背找到十天干,龟肚有花纹刚好十二块,为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龟背最外一圈花纹有二十四块,正好为风水二十四山。太子把玩了一会,突然想给四小只起个名字,想了一会,最大的一只赐名:青伏,再稍大点的赐名:荧乐,老三赐名:角玄,最小只赐名:三烛。太子对这四个名字甚为满意,把小龟放回池中,小龟伸出脑袋逃走了。

    这时,乐涫郡主和仆人端来了烤好的黄金羊腿,他招呼太子道:“走,进屋吃烤羊腿,尝尝我的手艺如何,这可是在关外戈壁滩上练的好厨艺。”太子微微一笑,跟着进了屋。仆人们把菜上了桌,纷纷退下,关上了门。乐涫君拿来一坛红尘笑、两只墨玉樽放在桌子上,坐下来,拿起酒坛先斟了一樽,起身端了酒樽走到门口,把这杯酒横洒在了门口,太子看着,知道那是什么意思。郡主回到桌前坐下,重新为空樽斟了一杯,双手举樽邀请太子,说道:“来,喝!”太子也双手举起玉樽,举过鼻子以示敬意,然后一饮而尽。

    红尘笑老字号在文曲城中,此酒度数高,性烈,入口有种甘甜绵柔的味道,下肚后腹中如同着火,火烧火燎。喜酒之人都喜欢这种劲道,尤其适合西北寒冬边塞饮用,驱寒保暖实属上品。酒量差的人不要说喝一口,只是坐着倒酒,都能“闻酒倒。”

    乐涫君为太子亲自分烤羊腿的肉,用的是一把西域弯刀,刀柄镶嵌着一颗绿松石,很是小敲精致。乐涫君直接把第一块切下的肉喂进了太子嘴里,太子嚼着,卡兹卡兹外焦里嫩,火候恰到好处,腌制入味,十分好吃。

    太子和乐涫君边喝边说着曾经在一起的岁月静好,感慨万千。一起打猎、一起爬山、一起驭马奔腾在戈壁上赏那混沌无界的夕阳、一起抚琴、一起练剑谈剑法。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千幡过尽仍少年。喝到洒脱之处,他拎起两坛酒扔给太子一坛,拉起太子的手出门去了。二人来到武曲城楼下,城楼之上垛口每隔几米就有一支火把,士兵们见郡主和太子驾到,拜见行礼。上了城楼,爬到最高层的屋顶飞檐上,潇洒的一甩长袍,侧卧在了房顶上,静静地听风,静静地仰望满空繁星,静静地喝酒。

    太子殿下知道小皇叔心中思念去世的王妃,不多言,自己静静地喝酒,思念着不远处的玉门关外的她。他心知牧云白不喜欢他,但不知道她喜欢的是谁,更不知道久别重逢后,她会不会开心。无论她喜欢谁,都不重要,既然她谁都没有选择,那我便这样独自的喜欢她,至少她还是我的。“不在乎怎样的你,只要是你。”然后拿起坛子高高地举起,悬空倒入口中,这个动作,是他在心痛和孤独的时候才会做的。

    如果不是这次魔教入侵,他还在云游为苍生治病,不会回来。必定,心死道生,再死灰复燃动了凡心情结,那是挖心剔骨般难以承受的痛苦。

    次日早晨,乐涫君端了一碗醒酒汤,叫醒还在醉意中的太子,说道:“起来,用过早饭我带你去个地方。”“什么地方”“你起来,一会就知道了”。太子起身,接过碗喝了醒酒汤,感觉舒服多了。洗漱完吃过早饭,二人来到马厩,牵了自己的宝马,上马出了巷子,走出街市后,二人才驭马飞奔起来,向着东北方向飞奔去。

    出了城,两匹骏马飞奔在浩瀚黄金沙漠上,一个时辰后,远远的看见荒漠中,卧着一块“大石头”,骑近了再一看,简直令人震惊无比。这片浩瀚沙漠中竟然沉睡着一座巨大的母子雕像。

    二人下马来到这座雕像面前,此雕像是以红砂岩为材,长7丈、高3丈、宽4丈,胖乎乎的“婴儿”甚是可爱,穿着开裆裤,爬在沙漠中安详地沉睡在母亲的怀中,好像是睡在娘亲的怀抱里。

    不知为何,太子看着这座雕像,难过得想要流泪,想要抱起小婴儿,可它只是一座雕像。离雕像不远的地方,有一块洁白的汉白玉石碑,太子走过去看墓志铭,恍然大悟,说道:“这是?”“正是。”乐涫郡主说道:“夫人和儿子的墓地。”太子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乐涫君走上前跪在墓前拜了拜,然后从马背的袋子里取出贡品,摆上碑前的石桌上。

    乐涫君对太子说:“夫人给我留的那封信中,其实还有一封遗书,她希望把自己和儿子移葬在去玉门关的必经之路上,这样,无论何时我出征,必然经过此处,就可以相见了。和儿子目送我出征,再和儿子迎接我凯旋。”说完,流下泪转过了身去。

    太子上前扶着小皇叔的肩安慰他。等他情绪平复了些,对太子说道:“带你来,是想请你给命苦的弟弟起个名字,你是道士,我想由你来起名子比较好。”太子说好,然后问了孩子怀孕的时辰和去世的时辰,掐指算了好一会,说了个名字:孝仁,乐涫君听之:“此名甚好,忠孝仁爱慈悲。他与他母亲皆是因拯救苍生而亡,功德无量,配得起此名此字。择日我请太极观的道长来为他们母子做超度。”

    二人祭扫完,上马后再回头望一眼,飞奔回了武曲城。身后寂静的荒漠中,自此留下了一对母子像,后来老百姓把这座雕像称为“兰心孝仁像”,寄托着百姓对兰妃娘娘和孝仁王子的感恩和怀念,以此提醒世人要慈悲大义,忠孝仁爱、明心正身。

    风霜雨雪中,这座“母子”无声地陪伴着她们深爱的夫君、或父亲,让他在守疆护国的路上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