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颠覆红楼梦 » 第九节 “显极”, “虎兕相逢大梦归”

第九节 “显极”, “虎兕相逢大梦归”

    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是某皇帝的某个妃子,但我们不知道她是哪个皇帝的妃子。不知道她姓什么?她几时出生?几岁死去?她的父亲林如海的原型是谁?

    从本节起,笔者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

    秦可卿死去的那个晚上,曾经托梦给王熙凤,并预言了贾元春晋封这件事。秦可卿说“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

    从后文的脂砚斋的评语“秦氏生魂先告凤姐矣”来看,贾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就是秦可卿所说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这件“非常喜事”。

    因此,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说的话,其实是告诉王熙凤,贾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这件“非常喜事”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持续的时间很短。

    《红楼梦》第十三回,

    凤姐便问何事。秦氏道:“……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脂砚斋评石头记》(上海三联书店)第十六回,

    赖大禀道:“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后还是夏太监出来说道,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老爷出来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贾母等听了方心神安定,不免又都洋洋喜气盈腮。于是都按品级大妆起来。贾母带领邢夫人、王夫人、尤氏一共四乘大轿入朝。贾赦、贾珍亦换了朝服,带领贾蓉、贾蔷奉侍贾母大轿前往。于是宁、荣两处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踊跃,[觉双]秦氏生魂先告凤姐矣。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

    ———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是好上加好的意思。

    “盛筵必散”:美好的事物,终会消散。

    贾宝玉家就是曹霑家。“盛筵必散”这句成语,根据曹霑家的情况来看,指的是曹霑家的败落。

    曹霑家的败落,对曹家来说,是一件很重大很重大的事。很多很多学者,都研究过曹家的衰败。从周汝昌先生的研究来看,雍正五年后,几乎就没有找到曹雪芹家的消息了。而按冯其庸先生的研究,曹霑家因曹頫被抄家败落是在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冯其庸,《红楼梦》《前言》第2页。

    直至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曹頫被抄家败落

    ———

    按照曹霑家的情况,笔者再一次分析了秦可卿的话。

    秦氏道:“……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秦可卿的意思是曹霑家的繁华,持续了很长时间。从曹玺、曹寅、曹顒到曹頫,曹霑家三代人祖孙四个做了六十年左右的江宁织造,曹霑家的繁华确实是持续了很长时间。

    而“贾贵妃”的“晋封”对曹霑家来说只是瞬息的繁华。意为在“贾贵妃”“晋封”后的短短时间内,曹霑家就败落了。

    因此,笔者认为,“贾贵妃”“晋封”的时间在曹霑因曹頫被罢官抄家败落前,而且离雍正五年很近。

    所以,笔者首先判断出“薛宝钗(林黛玉、贾元春)”是雍正的嫔妃。

    ———

    笔者首先判断出“薛宝钗(林黛玉、贾元春)”所嫁的皇帝,就是雍正。除此之外,对于“薛宝钗(林黛玉、贾元春)”原型的研究,我们还有哪些可供利用的资料呢?

    因为那个原型是《红楼梦》里的薛宝钗、林黛玉、贾元春这三个人物的共同原型,很快,笔者就在贾元春这个人物身上发现了一些极重要的线索。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五回,

    遂又往后看时,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甲夹评:显极。]虎兕相逢大梦归。

    ———

    脂砚斋对贾元春的判词“三春争及初春景”,写下的评语是“显极”。这就足以说明贾元春的判词里的“三春”和“初春”,不是指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四姐妹。

    那么“三春”和“初春”,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都知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三秋”,指三个秋天,即三年;泛指时间长。

    “三春”和“初春”会不会和“三秋”一样,代指时间?

    如果“三春”和“初春”代指时间;“三春”就是三个春天,即三年;“初春”是第一个春天,代指第一年。“三春”和“初春”,合共四年。

    “三春”和“初春”代表时间,比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四姐妹,更符合脂砚斋“显极”这个评语。

    ———

    贾元春判词中,“三春争及初春景”和“虎兕相逢大梦归”合起来是一句。

    “三春”就是三个春天,即三年;“初春”是第一个春天,代指第一年。“三春”和“初春”,合共四年。

    “虎兕相逢”难解。

    我们倒是一见“大梦归”,就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就是死了的意思。“虎兕相逢大梦归”意为,“贾元春(林黛玉—薛宝钗)”死了。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意为:经过了第一个春天(初春)和又三个春天(三春)——即经过了四年(四个春天),“贾元春(林黛玉、薛宝钗)”就死了。

    ———

    目前,笔者知道的“贾元春(林黛玉、薛宝钗)”的原型的线索有三条:

    1,“贾元春(林黛玉、薛宝钗)”的原型是雍正的嫔妃;

    2,“贾元春(林黛玉、薛宝钗)”的原型“晋封”的时间,在雍正五年之前,离雍正五年很近;

    3,经过了四年(四个春天),“贾元春(林黛玉、薛宝钗)”的原型就死了。

    然后,我就在网上搜索雍正皇帝的嫔妃,看看雍正皇帝的嫔妃中有哪个是符合这三条的。

    雍正皇帝共有30个后妃。皇后和高位的嫔妃的资料很齐全。一部分低位嫔妃入宫、晋封、死亡的时间,也能找到。

    第一步,因为“贾元春(林黛玉、薛宝钗)”的原型“晋封”的时间在雍正五年之前,笔者先把雍正五年后进宫的嫔妃排除掉;

    第二步,再排除晋封时间在雍正五年后的;

    第三步,接着排除晋封时间在雍正五年前,但和雍正五年距离较远的;

    这么一排除,就只剩下一半多,这剩下的几乎都是低位妃嫔。这些低位妃嫔,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的资料,都已经不齐全。不知道她们几时入宫,不知道几时晋升等级。怎么办呢?

    我留心细看,发现其中一个低位妃嫔,她的两个时间,都和雍正五年很接近,这个雍正的低位妃嫔是苏答应。

    后来,我看了徐广源先生的《清西陵史话》,才知道雍正皇帝嫔妃的资料,出自徐广源先生的《清西陵史话》。

    徐广源《清西陵史话》

    苏答应,雍正四年(1726年)七月已进宫,可能卒于雍正七年(1729年)八月以后。苏答应有可能是泰陵妃园寝中的苏格格。

    ———

    首先,雍正四年(1726年)七月和雍正五年非常非常的相近;

    其次,“卒”就是死的意思。从雍正四年(1726年)七月的入宫,到雍正七年(1729年)八月的死亡,刚好就是四年(四个春天)多一点——这点尤其符合“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而且“苏答应有可能是泰陵妃园寝中的苏格格”这一句显示,苏答应可能是由格格晋封为答应的。

    那么苏答应(苏格格),极有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贾元春(林黛玉、薛宝钗)”的原型。

    ———

    可惜徐广源先生的这条资料,只有第一个时间“苏答应,雍正四年(1726年)七月已进宫”是准确的。

    因此我们既不能确定“雍正四年(1726年)七月”就是苏答应进宫的时间,也不能确定“雍正七年(1729年)八月”就是苏答应死亡的时间。

    这条资料又没有苏答应晋封的时间。

    我们甚至不能确定苏答应就是由苏格格晋封的。

    ———

    因此,笔者又在网络上继续进行搜索。然后,非常好运的,笔者居然又找到了三条和“雍正皇帝、苏格格、苏答应”有关的资料。

    雍正四年,賜封苏氏为苏答应。

    雍正七年,晋封郭常在为郭贵人,賜封李氏为李贵人,管领刘满之女刘氏为刘答应,苏答应苏氏卒。

    苏答应—苏氏,雍正四年封苏答应,雍正七年亡。

    ———

    这三条资料,不知谁人首发,也不知出处。

    不过这三条资料的内容是一致的:雍正皇帝在雍正四年晋封苏格格为苏答应,而这个由格格晋封答应的苏答应死于雍正七年。

    到此,笔者确信,这个雍正皇帝的低位嫔妃苏答应就是“贾元春(林黛玉、薛宝钗)”的原型。

    ———

    雍正皇帝的低位嫔妃苏答应就是“贾元春(林黛玉、薛宝钗)”的原型。也就是说,苏答应是林黛玉的原型,也是薛宝钗的原型,又是贾元春的原型(之一)。

    雍正四年,苏格格就进了宫做了雍正的格格。也是在雍正四年,苏格格被晋封为“答应”。但苏答应在雍正后宫的好时光就仅仅只有雍正四年这一年。苏答应在雍正后宫的后三年(雍正五年、雍正六年、雍正七年)都不及雍正四年这一年,所以脂砚斋在“三春争及初春景”后批注曰“显极”。

    到了雍正七年这一年,苏答应就死了。因此作者“曹雪芹”给苏答应的化身贾元春的判词“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大梦归”就是“死亡”的隐语。苏答应在雍正后宫中仅仅只活了四年:雍正四年、雍正五年、雍正六年、雍正七年。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五回,

    遂又往后看时,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甲夹评:显极。]虎兕相逢大梦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