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告别深渊 » 第8章 后续

第8章 后续

    体育课是上午第四节课,下课之后大家就直接回家了。

    周灿没想到,当天下午,林姓同学带着几个刺头主动过来跟他道歉。

    他更没想到,他上午体育课被他小舅勾肩搭背到小卖部请喝汽水的事情,让全班同学都知道了。

    周灿果真是有人罩着的。

    事实上,上午第四节体育课时的一幕,让周灿也觉得挺意外的。

    他本来呢,仅仅是想要过去打一声招呼,喊一声“阿舅”而已的。

    没想到,那小舅实在是太热情了,不顾满身的臭汗,直接将手臂搭拉在周灿的肩膀上,两人就那样在班里同学震惊的目光注视下,去了不远处的小卖部。

    大热天上体育课,班里也有部分男女同学滞留在小卖部乘凉或者买些饮料啊零食小吃啊什么的。

    当看到全校极其出名的烂仔热情地请周灿喝汽水,而后者又喊着“阿舅”的称呼时,在小卖部那部分同学都直接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地看着周灿。

    那些男女同学谁都也没想到,一个平时只顾着学习,偶尔会在班上插嘴皮子话的头部学生周灿,竟然还能跟那染了黄头发的超级刺头学生搭上关系。

    听起来还是亲戚关系。

    周灿同样也没想到,在操场散步的张老师看到之后,第二天上午,就把周灿叫到办公室去谈心了。

    周灿交代了此次情况的来龙去脉之后,张老师给他提出了“一个不能,两个温馨提示点”的要求。

    要求周灿不能跟那烂仔亲戚结伙同行。

    也提示周灿不仅可以利用他小舅的名堂来解决一些不打算惊动老师的问题,还可以趁着这样的机会,摆脱一些纠缠,全心应付学习。

    周灿是带着满满的感动离开的。

    张老师真的是善解人意啊。

    长大后的周灿,想起这一次张老师提出来的“一个不能,两个温馨提示点”之后,在心中都会感觉到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动在流淌。

    要不是张老师懂学生心理,教会他一些为人处世的技巧,让他懂得怎么跟班里的刺头学生周旋,他有可能也会因为下午被林姓同学众人的道歉,以及后来的讨好,而走上与烂仔同行的歪路。

    周灿一直以来就觉得张老师跟其他老师与众不同。

    尤其是长大后,在高中母校里偶遇张老师的那一幕,更是让周灿觉得,张老师这种与众不同,也是让她能得到上面的重视,直接从初中上调到高中任教英语的根本原因。

    一个善解人意的老师,又能遵循学校要求,始终坚持党员先锋示范作用,在周灿初中的母校——华东中学里立下了“汗马功劳”,到得最后得到重视,破格上调到高中任教英语,一切看起来像是那么地自然。

    不过有一点,长大后的周灿其实也不理解,为什么张老师没有往行政领导阶层上走?

    直到后来,再次遇到张老师的时候,周灿才了解到,她是热衷于一线教师事业,想要真正看着学生们成长,或者是真正及时帮助到像当初的周灿这种,需要关注并且帮助的学生。

    当时的周灿听了之后,心中只剩下的是一种莫名的感慨。

    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其实兢兢业业走到极致,也是能做到有不平凡的成就的。

    这种不平凡的成就,不仅能被其他人关注,还能让她无论走在哪里,都一样是能立下汗马功劳。

    就像初心一直不变的张老师那般,只要她想,她坚持,那她就愿意用她的行动和示范,去证明她存在的价值——哪里更需要她,那么,她就一定会到哪里去!

    周灿所在的城镇,虽然属于边远贫困山区,但初中学校人数,远不及镇里的高中学校人数。

    初中一个年级,顶多也就是13至15个班,而到了镇里的高中,一个年级就变成20至30个班了。

    初中汇聚的是周围各个村里边的学生,而镇里的高中,则不仅仅是整个镇里的优秀学子,还有其他镇报考过来的优秀学子。

    张老师上调到周灿高中母校任教英语,也完全是出于局里的需求。

    即镇里高中需要她,她就一定会到镇里去。

    与当初普通班需要她这种先锋示范教师一样,她就义无反顾去了,一带就是好多年的普通班。

    言归正传。

    下午上课时,周灿发现他桌子里,多了两张娟秀笔迹小纸条。

    一张是大胆署了真名的纸条,说要跟周灿做好朋友,叫周灿下午放学后,在学校花园里等她……

    当然字条里的主要内容是上面说的这一点,其实里边具体还说了一大堆周灿的优点,也说了一些因为周灿读书太厉害,她茶不思啊饭不香啊什么的话。

    总之,就是一封让周灿一看就明白对方想做什么的表白信。

    另外一张,则是说要好好跟周灿学习,有时候会多问他英语上的问题,让周灿不要拒人于千里之外云云啊什么的。

    下午第二节刚好是班主任卓老师的政治课。

    周灿将那署了真名的字条上交给卓老师了。

    嗯,那带着眼镜的小女生下课后就被卓老师叫到办公室去了。

    周灿放学后也没有去花园。

    回到家里之后,周灿顶着烈日帮曾萍洗了一辆摩托车。

    他这两天都心事重重的。

    他没敢告诉曾萍他的成绩。

    一来怕她伤心恼怒,二来也不想提成绩的事情。

    隔壁三伯家小女儿,比周灿小一岁,现在在华东中学上初一,第一次中段考排名全年级第二。

    大伯家二儿子周地星,比周灿大一岁,华东中学上初三,虽然是刺头,听说成绩也在年纪排一百五十名左右。

    周灿的排380多,都快排到400名去了。

    曾萍这两天其实也有询问周灿的中段考成绩的。

    周灿并没有说。

    询问无果,曾萍也没有追问。

    只是曾萍一个劲在说隔壁三伯女儿,也就是周灿的堂妹,是如何厉害,以及大伯的二儿子,周灿的堂兄周地星,成绩也都还可以。

    周灿心里就特别难受。

    他能将一切都归结于学习的环境吗?

    明天数学课就换一个老师了。

    他也没想好要怎么跟曾萍说。

    毕竟这涉及到了成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