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告别深渊 » 第26章 对比

第26章 对比

    还有一点,周雨、周发还有周柔,别说洗车了,三人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人会独立洗摩托车的。

    就算给一辆摩托车,让三人一起合作着来洗,也洗不干净,而且使用高压水枪喷水的时候,会浪费很多水和电。

    如此看来,周灿的弟弟妹妹,在帮助家里做家务活上,相差周灿不是一点半点。

    毕竟周灿从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屁颠屁颠跟在曾萍身后,学着怎么使用高压水枪洗车和洗摩托车了。

    周灿从五六岁的时候,就牢牢记住洗车的要点,手帕在手掌中,一定要对折一次再摊开,不能捏成一团,从上到下,一寸一寸地洗,这样才不会落下任何一个细节……

    像洗摩托车的时候,碰到手帕够不着的地方,就得用蘸着洗洁精水的毛刷或者牙刷,来回用力地刷,刷完还要再用毛巾蘸着水,稍稍冲一下看看有没有洗干净……

    周灿的弟弟妹妹,最烦这种繁琐而又浪费体力的活儿,每次到了这样的环节,他们就选择无视或者跳过,导致都开洗车店几年了,他们都还不会洗车和洗摩托。

    当然,这或许也跟周灿大了大妹周雨三岁,大弟弟四岁和比小妹大五岁有很大关系。

    也跟曾萍平时不让周灿的弟弟妹妹干这类活有很大的关系。

    最重要是周灿手脚十分灵活,一个人能顶两个人手,做起来又快又好,家里洗车生意本来就不是很好,只需要周灿一个人搭把手就可以很快搞定,完全用不上周灿的弟弟妹妹。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周灿的弟弟妹妹成绩很差,每次他们三人回到家,就被曾萍大吼着上楼去写作业努力学习。

    曾萍晚上闲下来的时候,也会试着辅导三人写作业,可是三人似乎开窍没有周灿那么快,无论曾萍如何教,就是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也不懂得变通。

    特别是有一次,周柔刚上一年级那会儿,曾萍辅导周柔10以内的减法题目,花了一个小时,用了好几个例子,用完了,周柔一脸懵逼地看着题目,一头雾水,写不出一个字来。

    曾萍气得破口大骂。

    周柔急得大声哭泣,任凭曾萍如何大骂个不停,就是不肯继续写了。

    曾萍则是被周柔长时间不写,气得暴跳如雷,巴掌都用上了,到最后却也无可奈何。

    时间长了,曾萍也渐渐放弃了挣扎。

    曾萍也有试着让周灿来教他弟弟妹妹。

    但周灿的弟弟妹妹根本就不鸟周灿。

    周灿讲什么都直接不听。

    周灿自己本来又还有作业,后来也放弃了辅导的挣扎。

    如此到得最后,就变成每次周灿的弟弟妹妹回到家,都几乎是被曾萍吼着上楼去写作业的。

    这么一来,周灿弟弟妹妹接触家里洗车生意的活儿就更少了,洗车活儿几乎都是周灿帮助曾萍完成的。

    因此,从这些可以看得出来,周灿的弟弟妹妹一直没有经历真正的劳动生活,根本无法体会到曾萍和周灿两人所吃过的辛酸。

    也无法理解生活中曾萍看起来比较照顾周灿的一些小细节。

    以至于周灿的弟弟妹妹到了将来的某个时候,不仅都很怨恨曾萍,还埋怨周灿。

    说周灿抢了他们的营养,说曾萍害了他们三个……

    曾萍和周灿那个时候哪怕心碎了一地,两人都无法想象到,同样一个家庭的孩子,在理解和看待问题上,竟然还存在有那么大的误差。

    那样的误差,到底是从何而来,因何而起,曾萍和周灿都无从得知。

    直到周灿长大之后,再一次经历了一些事情,才发现,原来很多事情,都跟叔伯亲戚的暗中使坏有很大关系。

    嗯,话题扯得有些远了。

    现言归正传。

    早上,周灿下楼之后,照例留下了一个馒头,自己吃一个馒头就骑着那俩破旧的自行车上学去了。

    今天是周五,来到学校之后,周灿就已经开始犯困。

    原本的早读时间,在普通班就已经变成了早玩时间。

    重点1班和2班则是在一楼远远就传出了朗朗的书声,跟二楼开始的普通班笑着玩闹放飞自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再加上,重点班的班主任或者早读的科任老师来得很早,在教室里盯着大家读书,而普通班的班主任或者科任老师,要不就是还没到来,要不就是到了也不去教室,而是坐在办公室喝喝水啊什么的。

    反正普通班上的早读,一大早是没有老师在场的。

    不过,普通班早读有时候一大早也会有老师在教室蹲点候着的。

    那就是职业衬衫的前胸别着一枚党徽的党员教师,一定会在很早的时候,就在某个普通班的教室门口候着了。

    英语张运红老师也是个党员教师,她的每一次英语早读,都会很早就来到她任教的班级门口,盯着每一个学生是否有在读英语。

    即使那些英语成绩非常差的学生,见到英语老师如此认真严肃,又很用心费神蹲点来亲自带读时,都会开口跟着读,即使不过脑,那最起码,也是能让整个教室书声朗朗的。

    跟平时普通班里早读课的早早玩闹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没有如此明显的反差,就没有留在周灿心目中的极其深刻的烙印。

    周灿还记得,有时候初二九班不是英语早读课,但只要恰好是英语张老师十班的早读课,她也会顺便过来看看初二九班早读有没有老师在场。

    如果没有老师在场,她还会主动进教室,让大家都拿出英语书,然后亲自带读几遍英语,再重新出去十班管早读纪律。

    周灿有时候忍不住怀疑,英语张老师是不是因为他在九班,英语单科全年级名列前茅,才会在十班看早读的时间里,特意抽空过来九班也一并带读英语……

    毕竟,每次只要是在早读期间,英语张老师进来初二九班教室的,她都会第一个找周灿,拿起周灿的英语书,直接检查周灿的英语课文、单词或者重点句型的背诵情况。

    就算是周灿能背出来,那也要达到滚瓜烂熟,脱口而出的境界,张老师才会放过他。

    要不然,张老师就一句话:“周灿啊,学英语是将来要跟外国人讲话交流的,你能不能脱口而出,出口成章,首先就需要将背诵达到滚瓜烂熟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