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起陆 » 第十七章 打井(一)

第十七章 打井(一)

    二月二,龙抬头。

    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龙抬头标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这也朱诚扩大再生产的好时节。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身处南山上虽然好像避开了山下的喧嚣,但是,挑水真的是个大难题,每天从山下挑水上来,费的力气和功夫用来干其他事,能多赚不少钱。

    口袋渐丰,又有钟二钟五朱案三个看上去不弱的保镖,朱诚稍微胆壮,决定打开山门融入世界,先请人打口井再说。

    经过打听,起陆附近,有一块区域的人石匠比较多,打井的技术也不错。话说甘山乡有一座猪婆大山,山高林密,野兽横行,山下有一岗地,叫做山斗,因为地势较高,地表土质稀疏,留不住有机物,所以田土特别贫瘠,粮食产量特别少,山斗人因此特别穷,不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斗这地方,别的没有,就是脚下的石头特别多,被生活逼着没办法,就只能吃石头了,经常和石头打交道,慢慢的这边的男人都混成了石匠,各种开山采石,打磨石器石雕的功夫玩得贼溜;山斗缺乏地表水,只能在石缝里找水,慢慢的,挖井找水也被他们玩熟了,成了远近闻名的挖井一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靠着这两门手艺,地处贫瘠的山斗人并不比别处的农民过得差,农业种植靠天吃饭,山斗人靠石头吃饭,尤其是后世,靠着玩石头的本事,很多山斗人转型又去混建筑和装修了。

    在起陆村,种着朱诚五分田的朱松就是山斗人的女婿,朱松就是朱诚在起陆村想挖过来的最佳劳力人选。在这世上,有些人一有机会,就想千方百计的抓住它,如郑超,朱友这类人,敢拼去身家,放下脸面去赚钱;有些人,胆子不大,但也乐意尝试去赚其他钱,如萧大娘,如起陆村其他零散卖陶器的小户;还有一类人,如朱青石,各种羁绊和苦处,根本不敢也不能去外面赚钱;还有一种人,像朱松一样,只想着安安稳稳的干活,踏踏实实的种田,根本就不想自己主动去做生意,捞偏门,有活,就老老实实的干,生儿育女,养家糊口,以求安稳。

    朱诚就喜欢朱松这类老实人,以前还有点顾虑辈分的问题,怕他不肯过来帮忙,现在朱诚实力强了一点,钱壮人胆,带着钟二钟五和朱案三人,敲开了朱松家的门。

    经过朱诚的苦苦哀求,朱松答应了朱诚的请求,先帮朱诚干一段时间,打口井再说。

    刚开始见朱诚带着三人闯进家里,并口口声声要他帮忙干活,打井,朱松的内心是十分抗拒的。

    虽然我和你爹生前关系好,但你也不能这么埋汰我,我可是长辈来着。

    特别是一个前年还要到处讨食要饭的小孩,突然豪气的说要打口水井,独自,在家里,打井,你叫朱松这类在外面挑水吃的人脸往哪里搁。

    人之忧虑就是在于和人比较,特别是与身边的人比较。

    看到萧大娘,朱友,郑超这些人突然阔气起来,村里人谁不嫉妒;看到另外几个邻居也出去卖陶器,家里粮食也多了,朱松这个不善言辞,自认也不会做生意的老实人,心里窝着一团火,蠢蠢欲动;而今这个稚子竟然也发达了,还带着三个帮手,朱松的内心跑过一万头羊驼。

    正如阿拉伯人看不惯欧美基督教国家的风光无限,我们可是欺负了你们上千年,你们之前是什么成色,我们又不是不知道;也正如中国人也不适应日本人的崛起,被我们天朝上国压了几千年,竟然爬到主人的头上来了,真是岂有此理?

    所以朱松的心情,朱诚可以理解,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朱诚的条件相当具有吸引力。朱松过来帮忙,每天两斤粮食的工资,在山上工作期间是包吃的,干活一天两斤粮食,干活半天一斤粮食,可以日结,也可以十天一结,平时有事可以请假不来,不误农事,对于朱松这种只能在地里刨食的纯农民来说,能有这种挣粮食的门路也不错了,力气一大把,用完了还有,就是没地方用。另外,他还有三个小孩,也可以晚上在朱诚这边学识字算数,反正一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赶,至于学得怎么样,就看个人的际遇了,听到儿女还能免费识字,朱松内心的冰山也松动了。

    在妻子的推搡和子女的期盼下,朱松终于答应了过来帮忙,顺便叫他岳父过来打井。

    没过几天,朱松的老丈人王老石就带着工具过来了,王老石,王是姓,老是年纪,石是职业,在这边很多人多是这么乱叫,老话说得好,有起错的名字,没有起错的外号,石匠王老石,具体名字朱诚也懒得问,多麻烦啊。起陆村的铁匠,叫什么名字,也没人在意,出口叫铁匠总是没错,以后的朱诚,”陶匠”,“陶三”,“陶朱”也成了他的代号。王老石不是一个人来的,身后还跟着朱松的小舅子小石匠,一个十三岁的小子,小小年纪一双麒麟臂,鼓鼓囊囊,果然是经常敲石头的。虽然看上去挺壮实,可脸上还是稚气未脱,小石匠是来混饭吃的,朱诚可没有邀请他。

    朱诚本来打算叫朱松和他岳父打井,既然多出了一个小石匠,那么工资就要降低,人员安排也要改变。

    本来打算给四斤粮食一天给王老石,现在降到三斤,小石匠也不能算半个工,就算一斤粮食一天,两人主要负责打井,每天都要有工程进度,毕竟朱诚这边是包伙食的,以挖井这种重活,两人每天供应四斤粮食的饭食,朱松则是安排一边帮着打井,一边干点其他的活,比如挑水。

    王老石对这边的要求也没反对,毕竟找到一份打井的业务也不容易,这年头有财力打井的客户不多,能打井的人却不少,女婿推荐的这份活也不容易,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了。小石匠也确实是他带过来混饭吃的,打磨石头还行,挖井的次数还不到一只手多。

    听女婿的说法,可能以后还要在这里长期打零工,努力混一张长期饭票的意思,所以,王老石对朱诚这个人小鬼大的家伙一一应是,一副慈祥老农的模样。

    朱诚也是打蛇随棍上,指定他们在屋前的某处开挖,朱诚家前世可是在南山这边挖过三口井,运气不佳,没挖到水,废了两口,到第三次才挖出水来,浪费了大把钞票,对于家境不富裕的朱诚来说,记忆特别深刻,至今耿耿于怀,因为连最后那口井也没有喝几年,可能是环境污染,也可能是心理作用,总觉得家里的水比较苦,看到邻居家都在喝猪婆山下龙王大井里面的自来水,朱诚家也随大流装了自来水,自己井里的水就用来做生活,生产用水,而不再喝。而今故地重生,以前的遗憾可要弥补过来,就在原地继续挖吧,而且最好是一次出水,一气呵成。

    对于朱诚这种外行指导内行的行径,除了朱诚,其他人都是深恶痛绝的,不仅老小石匠和朱松,其他南山上受够了朱诚独裁的众人也在乐呵呵的看热闹,王老石还想耐心的给朱诚讲解找水的要点,王老石打井的经验是有的,可是也没有形成理论,说话不清不楚的,只会指着这地方说这里可以挖到水,那地方那边没水,就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可能也是不想说,心中的秘密宝贝似的。

    背斜储油,向斜储水,虽然朱诚不会打井,理论知识也不能与实际相结合,但是穿越者的巨大优势,使他依然固执己见,又不是要你们出钱出粮,担心那么多干什么呢?

    王老石一想,也是,大不了先混几顿饭吃再说,反正每天都有粮食拿,我为什么要瞎操心?等下挖不倒水也不能怪别人,只怪朱诚自己太自信。

    在朱诚换人不换地的逼迫下,王老石开始挖井。

    在这边平地一般挖五到十米左右可以见水,因为地下水的水位不一,地势不一样,暗河的分布也随机,很多人挖了十几米也可能挖不倒水,再往下挖成本也太高了,挖井的时间,深度因地而异。具体到朱诚所在的南山,以前的水井都是挖到了二十多米,后世有雷管炸石,而今就只能徒手挖石头。

    在王老石的带领下,先在朱诚指定的挖井处把地表的杂物清除掉,然后画上一个大圆圈。接着,用工具围着画的圆圈,挖掉浅浅的一层土,把圆修成标准的圆槽。然后,就正式开挖了,边挖,边清理出挖出的土,挖到一定深度,要在井口搭上架子,用滑轮和箩筐清理土。没想到这时候这么偏僻的地方也开始用滑轮了。

    一连挖了十几米深,都没有挖到水,朱诚依然不急不躁,气定神闲。其他人也是不急不躁,有时间就过来看一下挖井的进度,这些王八蛋,都在等着看笑话呢,朱诚真是养了一群白眼狼,在朱诚的佯怒声中,该去挖煤的去挖煤,该去挖铁的去挖铁矿,该去和泥的去和泥,该挑水的去挑水,不要在这里碍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