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妇复何求 » 33、半个尚书府千金

33、半个尚书府千金

    唐文珊这才回过味来,上前一步问:“秋菊,你身子不适,可有禀过大嫂?”

    “回大小姐,婢妾略有不适,年三十吃了碗冷鸡汤,油腻犯恶心。

    奴婢只当冷鸡汤吃坏了,并未多想,可这几日总也不好。

    今日越发吃不下东西,孙妈妈仔细算了,奴婢才想起......大约是......”

    秋菊说的含糊,心思却让薛嬷嬷看明白了。

    “秋姨娘!”薛嬷嬷缓声问:“大奶奶抬你做了姨娘,可曾吩咐过避子汤?”

    秋菊神色一凛,缓缓摇头,“不曾。”

    薛嬷嬷无奈道:“大奶奶贤惠大度,盼着大爷多子多福。

    你不该小人之心,反倒害了自己身子啊!

    如今府里大小姐管事,你只管安心养胎,大夫要请,你也要放宽心。”

    唐文珊没有二话,让人取了对牌,请城里有名的大夫来诊脉。

    这两日,唐翰林府上真够热闹。

    府里有许多下人,是从族里调拨了来,言语传递根本拦不住。

    唐翰林让人报信,二老爷府上添丁大喜,顺便知道了二老爷府上的热闹。

    二叔公听说后,痛心疾首,打发儿子请唐瀚来了府里。

    又派了宗妇唐大老爷的夫人,亲自来府里,当面训斥陈氏。

    唐大老爷在外任辗转多年,去年秋闱后,才得了吏部准话,年后能升任正五品。

    这一步跨上去,唐大老爷便是中级官员。

    下一道三品的关卡,若是迈过去,便能成为朝中举足轻重的大员。

    在这个上升的节骨眼,唐家万万不能出一点事。

    唐瀚一家子糊涂蛋,闹到莫老夫人亲自出面,万一御史弹劾。

    同一个唐姓,哪怕分家了,唐大老爷与二老爷是亲兄弟,怎能撇得清。

    大夫人怒火上头,恨不能把陈氏送去家庙,从此关在里头,不准她出来丢人才好。

    “这又是谁病了?大正月的,你们府里一日请三次大夫,不觉晦气!”

    大夫人王氏看什么都不顺眼。

    薛嬷嬷扶着唐文珊出来,施礼拜见。

    解释府里秋姨娘身子不适,不知是不是有了身孕。

    王夫人冷笑一声,“一个婢妾,瞧把她精贵的,怎么,怀了个金蛋啊!

    这是怀上要不好了,还是没福气,坐不住胎,小产要没命了?

    大正月里,知道有孕了,静养即可,请大夫来做什么?

    一个婢妾,瞧她招摇成什么样!你们府里的规矩呢!

    呵!是我错了,你们府里一向没规矩,不识字的下人,要对着四书背呢!

    传我的话,不准婢妾张狂,别管她多得爷们喜欢。

    敢在唐家张狂起来,肚里揣了什么,我都能一顿板子把她打死!

    安排管事,多给大夫诊金,送些年礼,不可怠慢了大夫。”

    被大伯母一顿排揎,唐文珊早乱了心神,只好把大嫂抬了出来。

    “是,大嫂刚知道此事,已经嘱咐管事,给大夫上等封。

    吉利讨喜的金锞子,给大夫带几个回去,权当给孩子压岁讨吉利了。”

    王夫人猜不准贺欢妍与魏家关系,认为魏太太与魏尚书,大概是族亲。

    魏太太能请动莫老夫人,大约魏家不可对外人道的经营,交在魏太太手里打理。

    毕竟官不可与民争利。

    若是这样,魏太太在尚书面前的地位,必定很有分量。

    憨老二能给儿子寻这么个好媳妇,可见憨人有傻福。

    贺氏以后在唐氏族里的地位,也要往前排一排,至少要在陈氏之上。

    “你嫂子是明白人,有你嫂子管家,你们二房府里才算有了气象。”

    王夫人认真赞了一句,板着脸往内宅走。

    先进了春晖院,把安哥儿夸的天花乱坠,又夸贺欢妍是唐家大功臣。

    足足不重样的夸了半个时辰,这才起身去常青院。

    与春晖院喜气洋洋不同,常青院的婆子丫鬟,像是府里办丧事一样。

    “一个个拉着脸子给谁看?”王夫人进院子便训上话了。

    “你们府里刚添了金孙,大喜的事儿,又在正月里,多少喜气热闹!

    你们伺候不好主子,让主子病成这样,有理了不成!”

    冷哼一声,王夫人甩袖进了正厅。

    与内室隔着一道珠帘,王夫人用帕子捂住口鼻,鄙夷的盯着缩成一团的陈夫人。

    “你好歹是书香门第,大户人家出身,瞧你做的这些事儿!

    啧啧,我都没法说你,如今陈家被你搅的一团乱。

    陈家的小姐,求爷爷告奶奶无处说亲,陈家子弟娶媳妇艰难。

    你倒好,往被子里一缩,大正月里闹起病来!”

    陈夫人流着眼泪,委屈至极,“大嫂,我都是为了这个家啊!

    贺氏毒妇,嫁进门就不得安生,挑唆老爷查抄家院。

    挑唆哥儿,姐儿不与我一心,我都是为了谁!”

    王夫人冷笑一声,说道:“你为了谁?我是没看出来。

    你握着老二分家的祖产,把祖业倒手转卖,败家至此,你还有理了?

    这家业是父亲、母亲留给老二的,他要败坏,要挥霍也是他的东西。

    你全拢在怀里,不顾老二体面,不管子女将来,你是为了谁呢?”

    陈夫人呜呜的哭,“天地良心,我全是为了他们啊!

    当初给正哥儿说亲,选贺氏,大嫂该知道,当初母亲提过。

    魏尚书那个原配的事,大嫂该记得吧!我想着,贺氏算半个尚书府千金。

    娶贺氏过门,对老爷,对大哥儿,仕途上都有好处。”

    王夫人愣住了,当初婆母提过?她怎么不记得!

    贺氏是半个尚书府千金?!

    哎呦呦,这事儿得跟老爷说说。若真是这样,二房这头要多走动。

    “既然是为孩子,以后便消停些,让正哥儿媳妇去料理,你只管享清福,多好!”

    王夫人转着心思,不能给贺氏添乱。

    要让贺氏知道,她这个大伯母,比婆母更疼她。

    “弟妹,咱们都这把年纪了,你又添了金孙。

    哦,你那孙子可不简单,观音庵的慧安大师,亲自接生。

    你说说,这是不是大造化!慧安大师赐名安。

    这份福泽,真真让人欢喜!说句实在话,弟妹这般闹腾,只会耽搁正哥儿前程。

    大姐儿亲事寻的好,眼瞅着要出阁了。

    咱们做长辈的,该端庄持重,不能让小辈笑话。”

    陈夫人咬牙道:“我最恨大姐儿这门亲事!我是大姐亲娘。

    贺氏不跟我商量,越过我,定了这么一门亲。”

    王夫人捂嘴后退半步,斜着翻了个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