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妇复何求 » 57、唐家的底蕴

57、唐家的底蕴

    花厅顿时安静下来,贺连俢盯着画看了一会儿,说的十分笃定。

    “我看别的不行,这幅画十拿九稳!你看这线条流畅,笔法飘逸,颜色明快。

    再看这块印章,这是左道子年轻时的画作啊!”

    另一边,莫明辉指着仕女图说:“这定是胡氏笔法。

    你看这女子的眉眼,还有她的手,这要不是胡大儒真迹,我把脑袋拧下来给你当球踢。”

    莫明韬嫌弃道:“要你脑袋作甚,踢着砸脚!你说是就是呗!”

    唐文正被谢泰拉过来,问他这些字画的来历。

    “这幅仕女图,是祖上传下来。这幅左道子的山水图。

    祖父当年收进来。父亲看了实在喜欢,讨来挂在花厅,日日观赏。”

    谢泰指着座屏装裱的残片,“这也是你祖上传下来?”

    “这个不是!”唐文正呵呵一笑,“这是逛夜市时,遇见卖旧书的摊子。

    我好奇翻了几下,看到书中夹着这张残片,仔细辨认,竟像是王公的手笔。”

    谢泰羡慕的眼中喷火,“哪里的夜市,哪个摊位?”

    贺连俢围过来看座屏,仔细辨认后,惊呼:“你这份运气,真让人嫉妒。”

    座屏裱着一张残片,前朝书法大家王相公的真迹。

    写的不是诗词歌赋,而是随手做的看书笔记。

    一张纸记录了,几本书里的某句话,做了简单注解。

    唐文正说夜市的时候,贺连俢指着旁边的座屏,“这个呢?还是夜市淘来?”

    “哦,这是内子幼年时,偶然从鬼市得来。”唐文正说的平淡,听到的人却不平静了。

    好事儿全让你们两口子遇上了,是吧!

    “这是书法圣手的字,绝对不会错!”说话的是陶郎中,他是被惊呼声引来的。

    唐文正呵呵的笑,“我也觉得没错,只是......书写内容太平常了。”

    座屏里裱的是一张纸条,记录的是家用几何,需要购买多少菜蔬。

    只看这张纸,若非字体难得,很像是府里管事采买的单子。

    此时的内宅一片和谐。

    有莫老夫人在,身边还陪着一位侯爷夫人,没人敢不恭敬着。

    陈夫人内心无比感谢莫老夫人,有她在,自己不知轻松了多少。

    只苦了王夫人,要替陈夫人周旋,还要让每位来客不觉被轻忽怠慢。

    贺欢妍如蝴蝶一般,来回穿梭。

    这里停一下倒水,那里站一站,与人说笑几句。

    这样的宴会,上一世贺欢妍办过很多次,得心应手,周到无比。

    来了几位与莫老夫人,有交情的老夫人,贺欢妍引着进来坐下,老年人坐在一起说古话儿。

    康舅母一脸笑,快步进了花厅,目不斜视走到陈夫人身边坐下。

    “老夫人,我是武泉县陈县令的媳妇,是大姐的弟妹!”

    陈夫人赶忙解释:“这是我弟媳妇。”

    “哦,好,好!来京一趟不易,好好玩几日!”莫老夫人敷衍了一句。

    康舅母咯咯的笑,“是,老夫人说的对,我难得来京城一趟,带着闺女来开开眼界。”

    说着,冲厅外招手,陈芳茹拿捏着走了进来。

    “给老夫人,夫人们请安!”

    贺欢妍一口气闷在胸口,眼睛瞟向外面,万嬷嬷哪去了,怎么没拦住这俩。

    莫老夫人并不在意,谁家没有上门打秋风的穷亲戚,既然来了,要好好招待人家。

    “近前来,让我瞧瞧!”莫老夫人招手,陈芳茹往前走了两步。

    莫老夫人冲身边嬷嬷点头,嬷嬷送上一个荷包。

    “拿着玩去罢!”莫老夫人给了见面礼,顺口夸了一句,“这孩子真好,水灵灵的多喜人啊!”

    康舅母立刻道:“老夫人瞧着好啊!芳茹还没相看人家,听说莫家哥儿......”

    王夫人听话音不对,插话道:“还没给老夫人道喜,娘家侄孙这趟出息了,真好,真好啊!”

    贺欢妍上前拉住陈芳茹,“茹儿妹妹,小姐妹们都在园子里玩呢!你快去,快去吧!”

    “对,对,戏楼那边开场了,弟妹不如带着夫人们去听戏啊!”王夫人使劲儿拉着陈夫人。

    莫老夫人见侄媳妇脸色变了,笑着道:“我们年纪大了,喜欢说古话儿。

    你们年轻,不用在我们跟前守着,听戏热闹都去玩!”

    贺欢妍凑近二姨母,小声道:“姨母帮帮忙,可别让舅母把事情搅合黄了。”

    “哎呦呦!”二姨母站起身,“我年轻时,最喜欢听小曲儿、折子戏。

    走,弟妹咱们一起,今儿请的是连喜班,唱腔才好呢!”

    陈夫人想去听戏,身子往上起了一半,被王夫人按住,“你坐着,与老夫人好好说说话。”

    陈夫人郁闷的不行,嫂子让她去听戏,又按着她不让走,究竟要她怎样!

    厅里呼啦啦走了大半,顾夫人不放心,让丫鬟带她去园子里,要去看着儿子。

    到了园中,顾夫人不好往小姑娘圈里去,寻了个高处的亭子,径直走进去坐下。

    眼睛扫了一圈,看见长子明辉与一位公子说话,却不见次子明韬。

    往姑娘堆里仔细看了,见明华正与张小姐说笑。

    明韬去哪了?这里视线最好,怎会看不到?

    莫明韬见识了唐家底蕴,对着字帖说的唾沫横飞,被拉着到园中散心,觉得口渴了。

    各家园中都有供应茶水点心的亭子,莫明韬找了过去,抓起茶壶就要喝。

    “呀!”陶雨嫣靠在亭子柱上歇脚。

    她帮文瑶看着各处茶水点心,走了一圈刚坐下,怎么来了位公子?

    莫明韬也被惊了一下,“姑,姑,姑娘!”

    “公子安!”陶雨嫣规矩很好,立刻起身行了个平辈礼。

    莫明韬拱手作揖还了一礼,“姑娘安,我来吃杯茶!”

    “公子请便,我在此歇脚,不妨碍公子吧!”陶雨嫣侧身坐下。

    她走了大半圈,实在腿酸脚疼,一步不想走了。

    “姑娘请便!”莫明韬口干舌燥,给自己倒了杯茶,咕嘟嘟喝了,总算嗓子舒服了些。

    “公子这般牛饮,岂不是辜负了好茶!”陶雨嫣侧身坐着,抬手用帕子遮住半张脸偷笑。

    莫明韬笑了笑,又倒了杯水,坐在石墩上慢慢品了起来。

    “公子是新科进士?”陶雨嫣随口问了一句。

    莫明韬随口回话,“是,不才二甲最末!”

    “呀!是你啊!”陶雨嫣转了一点身子,余光打量莫明韬,“莫二公子的策论,写的是民生经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