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妇复何求 » 98、水至清则无鱼

98、水至清则无鱼

    皇上每日接到奏报,另有江南密报送来。

    对于康王在江南的一举一动,皇上看的清清楚楚。

    “做的太好了,朕没想到,竟能用商贾的法子。”皇上面色凝重。

    康王是皇位继承人,能做到这一步,超出预想的好。

    经此一时,康王继承大位,民心所向。

    “皇上,是做的太好,却留下无穷隐患啊!”顾太师直言不讳。

    水至清则无鱼,王爷做到这一步,接手的官员,稍有不慎便会出错。

    何况江南官员,习惯了贪婪,王爷留下这盆旺碳,只怕会引起民变。

    “皇儿还是稚嫩了些!”皇上含笑摇头,老三不懂官场规则,下这样的重手,朝中不少官员会感到害怕。

    宋相爷忧心道:“王爷身子骨......臣担心王爷身子受不住啊!”

    宋老狐狸,舍出家底,保住了官位,又把心思放在政务上了。

    这是告诉朕,老三回来该病一场了。

    投诚?皇上眯着眼睛点头,嗯,打算效忠是好事。

    “天下何来净土,臣担心江南民变啊!”顾太师不担心王爷,有皇上护着,王爷迟早成为太子。

    江南百姓,谁家没捐过钱粮。

    王爷把募捐钱粮,全部留给灾民,并张贴告示,用掉哪怕一粒米,一文钱,百姓都能知道用在何处。

    钦差队伍撤回,留下的物资,有一点说不清楚,百姓都会认为,当地官员有问题。

    王爷留下了新科翰林,告诉百姓,可以向朝廷检举揭发。

    百姓只要认为不公,检举揭发,一时得不到回应,民变就在眼前啊!

    “你是说,老三做错了?”皇上冷了脸。

    康王没有做错,而是做到了极致。

    这是皇上要的结果,一次把腐败的根子铲除,留给儿子一个清明盛世。

    一直沉默的范相爷,慢慢的说道:“皇上,朝廷该选出巡察御史了。”

    皇上满意了,只要御史去的及时,江南不会引起民变。

    京城早知道钦差队伍要回来了。

    码头上全是迎接的马车,宋二小姐扶着李太太,站在码头上遥望。

    “听说,宋二把婆母收拾的服服帖帖。”周琦玉冷笑了一声。

    贺欢妍挑眉,得意道:“怎么样,我的眼光准吧!”

    宋小姐这样的贵女,礼仪规矩无可挑剔,李太太在她面前,只有自叹形愧的份儿。

    万众瞩目下,护卫抬着躺椅上的康王,缓步走下官船。

    “身子怎么样?”顾太师第一时间冲上来关心。

    “让父皇忧心了吧,太师不必担心,本王还好。”康王黝黑的脸,很难展现出虚弱。

    小半年的辛苦,田间地头的跑,王爷的身子骨,锻炼的不要太结实。

    如今装病都装不出效果了。

    “守正!我的儿!”要论苦情戏,还得名士唐瀚最拿手!

    “父亲,儿子不孝,让您忧心了。”唐文正长揖到底。

    宋相爷冲出来抢戏,“王爷可还好,王爷为国为民辛苦啦!”

    沉默的范相爷,实在不好落下,上前劝道:“王爷辛苦,还请王爷回府好好休养啊!”

    唐瀚作为礼部郎中,这时候站出来说话了。

    “太师,相爷,王爷不能回府,当先回宫交旨。”

    切!你不说,当谁不知道啊!

    “把软轿抬过来!”唐瀚指挥仪仗摆开,准备迎接王爷回宫交旨。

    唐文正后退到学生中间,奏乐,摆仪仗,把他们挤在最边缘。

    “我去接儿子!”贺欢妍等着仪仗走远,下船跟唐文正打了声招呼,跳上马车就走。

    “唐翰林留步,您夫人带了不少土产回来,还请府上派人来交接。”

    唐文正与学生们对视一眼,得了,自家东西,亲自守着交接吧!

    所谓的土产搬下来,唐文正和学生们都傻眼了。

    原来,师母眼中,这些东西算土产啊!

    早知道,让师母帮着办点土产,亏了!

    翰林院学士,难得与国子监祭酒豁出去一回,派了绿泥大轿来接唐文正。

    码头上,孤零零的四人抬绿泥大轿,可怜兮兮的等着。

    乘坐轿子的主人,忙着搬箱子,指挥府上小厮,千万小心,不能磕碰。

    “木料怎么办?”唐文正汗如雨下,这么多,搬不动啊!

    郑骞笑着请老爷先回府,这里的事情,他来安排。

    唐文正坐府里大车走了。

    学生有人骑马,有人坐进车里,与迎接的母亲说,江南之行的收获。

    “这是谁的轿子?”袁业骑马路过,以为哪位官员,为了拍王爷马屁,跟着仪仗走回去了呢!

    “袁二爷,唐翰林呢?这是大学士派来,接唐翰林的轿子!”轿夫苦哈哈的问。

    袁业摆摆手,“回去吧!抬着他挺累的,他已经坐车回府了。”

    马车进了京城,直奔贺宅。

    贺欢妍看到儿子,激动的抱着亲个没完。

    她的安哥儿走的真稳,真好。

    安哥儿实在想不通,老娘究竟是什么脑回路,他都一岁快八个月了。

    魏太太想留女儿住两日,可女儿刚回来,得回府向长辈报个平安。

    女儿嫁出去了,上有公婆,孝道必须要守。

    安哥儿的东西还没收拾好,唐文正就到了。

    他也没先回府,他一直认为,贺欢妍是慈母,太疼爱儿子了,没有他跟着,安哥儿一定接不回去。

    唐文正同魏太太,简单说了江南的事,安哥儿的东西收拾好了,三口人告辞回去。

    贺欢妍回到府里,顿时感觉舒心无比。

    在外面虽然处处妥帖,这场事儿,做的够畅快,回来才发现,还是家里好啊!

    看到当家主母回来,整个府里都很激动。

    文瑶和文瑶更是开心,主心骨回来了,终于不用她们担着家事了。

    陈夫人看着儿子媳妇,眼中含泪,儿子瘦多了,媳妇也瘦了黑了。

    儿子好好的就不管了,孙儿能接回来,真是太好了。

    平常有媳妇,孙子陪着,说说笑笑,不觉日子无聊。

    这小半年,她的日子可真是太难熬了。

    万嬷嬷纯是看着贺欢妍高兴。

    桂云也是因为大奶奶回来,心里落定,开心雀跃。

    大奶奶终于回来了,再不用她时常因面对夫人和老爷,这两块煤灰堆了的老豆腐,难为到不知怎么办好了。

    唐瀚下衙回府,在园中水阁摆了接风酒。

    席上多少欢乐,偏偏唐瀚总是不合时宜。

    “守正做的很好,学生游历回来,该收收心啦!明日你便带学生住进国子监吧!”

    陈夫人立时翻脸了,“儿子才回来,你把他往外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