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妇复何求 » 101、康王要平叛

101、康王要平叛

    江南乱了,谢泰抱着洗刷祖辈耻辱过去,用力过猛。

    “你觉得会到哪一步?”

    还是莲花园子的观景楼,周琦玉约贺欢妍出来说话。

    贺欢妍看着远处的腊梅树,懒懒的道:“栾总督好像挺傻!”

    “怎么说?”周琦玉喊丫鬟去折一枝腊梅来。

    贺欢妍忙出声拦住,“别,这园子没几棵梅树,还是留着,让文人念酸诗用吧!”

    “事态可能控制不住了,我劝王爷出面问问,他......”周琦玉无奈耸肩,康王依旧装病中。

    贺欢妍嗤笑一声,“栾总督总是在好时机下,做出糊涂事。

    胡布政使是他弄死的吧!之后这几个月,皇上留给他足够的时间。

    他为什么不隐退?学着宋相爷,摔断腿不难吧!”

    “没你想的这样简单!”周琦玉明白,官位越高,牵扯越多,越是摆脱不清。

    退出来可能比朝廷惩罚更严重。

    “其实也简单,王爷留下了大好局面,他只要小心维持,朝廷至少会给他个体面。”

    贺欢妍帮唐文正打理过通政司,对下面的官员了解很深。

    大部分科举上来的官员,初为县令时,一腔热血,打算为国为民。

    被地方势力裹挟,威逼,各种无奈之下,学会了妥协。

    为了升官,为了政绩,慢慢忘记了初心。从百姓的子女,成了百姓要供奉孝敬的父母官。

    出身贫寒的官员,比世家子弟更狠!

    他们受苦受穷,一朝得势,想要为子孙留下更多财富,盘剥起百姓更不留余地。

    “内阁担心江南民变。”周琦玉十分担心江南百姓。

    在江南几个月,她看过尖酸刻薄的大婶儿,拎着家里的粮食捐给灾民。

    看到乞丐得到几个铜板,够买肉包子的钱,却只买了素馒头,把多余铜板捐给灾民。

    这么好的百姓,若是因为官员治理不当,无辜受难,太可怜了。

    “你快别忧国忧民了,年后便是你大婚,准备的怎么样了?”贺欢妍换了话题。

    这一年注定不能太平,宫里已经在准备年庆了,江南八百里急递,把新年的喜庆打了个粉碎。

    谢泰果然刚猛,绑了两江总督,请百姓护送他们进京请罪。

    栾总督又做了个错误的决定,对巡查御史行使总督权力。

    官员此时出来武力压制,是逼着百姓造反。

    谢泰死了,死得惨,死得冤,江南百姓齐齐为谢御史喊冤。

    民乱就是在这堆烈火中,浇了一锅热油。

    过年没几天了,可京城却没了往日的热闹。

    江南的奏报,日日递往京城,暴乱的百姓一路往京城来了。

    今天攻下了哪个县,明日暴乱军又到了哪里。

    不用刻意打听,京城到处都在议论,乱军会不会一路高歌打进京城。

    新年就在这样的氛围下到来了。

    年三十的鞭炮声稀稀落落,有气无力的从天黑,断断续续到了天明。

    唐府按照年礼习惯,天黑关门落锁时,放了一挂关门炮。

    宴席开始,放了三响炮,年夜宴每年都一样,一条鱼只看不吃,整只鸡摆出振翅姿态,好看不好吃。

    子时饺子下锅,鞭炮声骤然炸响,这阵鞭炮声,起到了提神的作用。

    唐安被鞭炮声惊走了困意,吃了几个饺子,还要叮嘱哈气连天的妹妹,不能多吃,小心克化不动。

    过年守夜最无聊,贺欢妍听着唐文正没话找话,有气无力的应和着。

    唐安担心妹妹,半夜吃了饺子胃里难受,带着两个妹妹去园子里转了半圈。

    三个孩子转到桂香院,直扑秋姨娘屋里,爬到炕上,盖上被子呼呼大睡。

    唐安觉得刚合上眼,就被老爹从被窝里挖了出来。

    脸都没顾上洗,被老爹抱着往祠堂去,冷风一吹,唐安总算能睁眼看看了。

    “冷?”唐文正心疼的看着儿子。

    唐安蔫蔫的,往老爹怀里钻了钻。唐文正赶紧用斗篷把儿子裹紧。

    过年宗家最忙,最累,王夫人带着儿媳,一点点擦洗祠堂,累的腰都直不起。

    新年祭拜时,宗子念祭文,化了纸钱,领祭叩拜祖先。

    唐瀚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孙子,相比大房,三房,跪在其中很不显眼。

    祭祖后,唐瀚回家,唐文正带着儿子,从大房开始,一家家拜年磕头,领压岁钱。

    唐安已经麻木了,去年他年近小,不用跟着老爹磕头,今年就混不过去了。

    压岁钱不多,但好歹攒点是点。

    族里走完一圈,唐文正抱着蔫头耷脑的儿子回家,吃了午饭,一家子关门闷头睡觉。

    初二一早,京城突然躁动起来。

    不是因为女儿要回娘家。

    康王竟然带着平叛大军,亲自出征了。

    这个大新闻,随着回娘家的媳妇们,成了这天议论的重点。

    这回康王出京,周震泽和周震南都跟在王爷身边。

    一路急行军过了徐州,行军速度慢了下来,斥候来回打探消息。

    乱军停在梧桐小县,这是一个千户左右的小县。

    起初这里是个小镇,百十户居民,镇上有棵巨大的梧桐树。

    有传说是梧桐树成仙,保佑附近居民,灵验的不得了。

    还有个传说,梧桐树上落了一只火凤凰,把附近烧成焦土,只有梧桐树一点事儿没有。

    因为这棵梧桐树,迷信的百姓逐渐迁居于此,慢慢形成了一个小县城的规模。

    康王却笑着说:“梧桐县不是出了火凤凰,是出了位贵妃娘娘,生出了前朝的厉宗皇帝。”

    前朝从厉宗开始大乱,是前朝覆灭的根源。

    康王觉得叛军停在梧桐县,预示着叛军即将覆灭。

    周震泽不管梧桐树是有神通,还是关系前朝八卦。

    “王爷,已经探明,叛军首领是胡布政使的幕僚,另有五位头领各领万余名叛军。”

    康王眯着眼睛笑,“让我的小厮跟去,远远瞧瞧,可以熟悉的人。”

    “是!”周震泽低头领命。

    “领头的几个,杀了就是!”康王叹息一声,“不要吓到,被裹挟至此的百姓。”

    周震泽抬眼看看康王,依旧应诺。

    “杀了头领后,让人稳住叛军,我们过去看看,听听百姓怎么说。”康王眯着眼睛,冷笑了一声。

    周震泽沉默一瞬,劝道:“王爷千金贵体......”

    “我不会以身犯险,先看看有没有熟人,派人暗中保护我便是。”康王的话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