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妇复何求 » 110、清流的用处

110、清流的用处

    护国公世子站出来,朝着大理寺卿拱手,“学生学习观摩事务,很期待此事后续结果。”

    一个都得罪不起,都是祖宗啊!

    大理寺卿呵呵的笑,卷了状纸,匆匆进宫去了。

    唐三叔见上官走了,来到唐文正面前,“你要闹什么?”

    “三叔!”唐文正无奈叹气,“不能让我窝囊死吧!”

    “就是,太欺负人了,老师哪里得罪他们了?”苏默站出来抱不平。

    顾晔听祖父分析过,这次的事,有江南官员的报复,也有皇上的意思。

    他们在江南闹了一场事儿,江南官场血流成河。

    人家家里死了人,甘心情愿拿银子出来,针对唐文正是小,剑指康王才是真。

    唐文正最大的志向,做个无权的大学士,要的是名声。

    他们把唐文正的名声往烂泥里踩,那位难缠的贺大奶奶,能轻易放过才怪。

    通过江南的事,顾太师很看好这位,才能智谋都不缺的贺大奶奶。

    顾晔与宋健对视一眼,垂手等着宫里的消息。

    宋相爷听孙子说过,贺大奶奶劝他,至少在相位上多等几年。

    老老实实混到新皇继位,得新皇再三挽留,做足了体面后,再退下来养老最好。

    此时的宋相爷,低眉顺眼,一言不发。

    皇上看完大理寺卿呈上的状纸,冷着脸把状纸拿给顾太师看。

    “国子监学子太胡闹了,这么大的事儿,该先报给中枢,由内阁呈给皇上决议。”

    顾太师眉头紧皱,把状纸给了宋相爷。

    宋相爷一直关注着此事,从贺大奶奶找学子谈话,孙儿已经报给他知道了。

    他现在不能多说,先看看皇上的意思。

    装作仔细看了状纸,宋相爷又把状纸传给了范相爷。

    范相爷叹息一声,呵呵笑了起来。

    皇上冷声问:“范相爷为何发笑?”

    在皇上心里,顾太师忠心不二,范相爷不涉及党争,处事中正。

    宋相爷明显比两位油滑,却补充了两人的不足,经济财货还需他来调理。

    “老夫欣慰,这些纨绔子弟,眼看着能独挡一面了。”范相爷捻须微笑。

    “这是朝廷之福,也是唐守正教导之功。”范相爷一脸的欣慰。

    皇上郁闷了,这帮学子身后站着的是权贵,一个个都要荫恩入仕。

    能教出来最好,至少将来儿子继位,有忠臣可用。

    可唐文正实在......算啦!他破釜沉舟闹一场,使得朝中重臣畏惧,便是绝了上进之路。

    一个只能老实做学问,教书的先生,朕就给他一世清名吧!

    “皇上,国子监的监生,还在大理寺堂上等着呢!”大理寺卿硬着头皮提醒。

    皇上沉声道:“三司会审此案,御史大夫牵涉刑案,停职以待问询。”

    范相爷又笑了,皇上只是让御史大夫停职,等待三司问询,可没说三司可法办御史大夫。

    “皇上英明!”大理寺卿得了这句话,暗暗松了口气。

    只要不是他一个担这个案子,监生爱怎么折腾都行。

    宋相爷站了出来,“皇上,都察院有监督百官之责,臣请陛下准许,都察院主理此案。”

    顾太师道:“得罪人的事儿,不好让大理寺无辜受累。”

    “是,清流不好得罪啊!”宋相爷摇头苦笑。

    皇上最讨厌清流,这些年,朝中清流一直抬不起头。

    清流不好得罪,这句话说的好!

    皇儿是个能听进人言的,清流这帮人,不求官位显赫,不图利益丰厚,只要一个清名。

    有此一事,清流又站了起来,对朝廷,对社稷都有好处。

    范相爷思索片刻,“臣附议!”

    大理寺卿跟着道:“皇上,三司会审,都察院主理最好!”

    宋相爷人不错,大理寺卿低头撇着宋相爷笑,帮他拉出都察院顶雷,这恩情他记下了。

    以后谁再说宋相不好,在他这儿就过不去!

    皇上眯着眼睛笑,“都察院监察百官,该当主理此案。”

    到此,皇上的目的达到了。

    攘外必先安内,江南收拾清爽,朝中再清明一片,文官体系就差不多了。

    大理寺卿屁颠颠的回到大理寺。

    三司会审此案,原告不能走了,民告官,若不是国子监学子跟着,这些人都要先打三十大板。

    三司要先开个碰头会商议,择日再开堂审理。

    唐文正带着学生们回去了。

    晚饭的时候,唐文正看到,妻子头上带着桃花步摇,笑眯了眼。

    妍儿什么都好,就是脾气太差了。

    怎么上一世没觉得,她脾气不好呢?

    是我不对,年轻是忙着仕途,总想往上爬,忽略了很多事啊!

    妍儿这脾气,细想想甚是可爱。

    不过,妍儿插手太多朝廷的事,终究不太好。

    安哥儿坐在特制的椅子上,围着大手帕,仔细认真的吃饭。

    一晃眼儿子都长大了......

    再看看由奶娘喂饭的两个女儿,一旁忙着照顾女儿,顾不上吃饭的秋菊。

    儿女双全,这日子有的过。

    饭后的亲子时间,唐安知道老爹心情不好,彩衣娱亲了一回。

    坐在老爹怀里,奶声奶气的背了一段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直背到,教不严,师之惰才停下来。

    “安哥儿何时学了三字经?”唐文正震惊了。

    “舅舅教,祖父教,姥姥也教,千字文。”唐安三个字的往外蹦着说话。

    贺欢妍笑着解释,“你看看他说话,全被三字经带偏了,只会三个字的往外蹦!”

    唐文正哈哈大笑,“安哥儿聪慧无比,是读书的好苗子啊!”

    这话贺欢妍不反驳,她的儿子,自然是天下最好的儿子。

    又让安哥儿背了千字文。

    唐安已经逗老爹笑了,不想再娱亲,千字文就不好好背了。

    “天地黄黄,宇宙红红,日月盈盈,嗯宿也张,还难暑,秋冬藏。”

    唐文正听的皱起了眉头,想想儿子的年龄,笑着道:“是我太急切了,安哥儿已经很好了。”

    “都说他只能三个字说话,你让他背四个字的千字文,能给你背好了才怪!”

    贺欢妍对儿子要求不高,会不会背千字文,三字经都没事。

    只要吃好喝好,养的胖胖的,长的壮壮的就行。

    万嬷嬷站在门外,轻声道:“大爷,大奶奶,该给安哥儿洗澡了。”

    “啊!我不要,不要洗,嬷嬷,洗澡,像扒皮!”安哥儿吓的一骨碌钻进老娘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