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我在王府考编制 » 第29章 买到了合适的房子

第29章 买到了合适的房子

    买房置业这个事情,说来说去也是一个,关乎全家人的大事。

    曾阿福虽然在心里头说,如果钱不够的话,就随便买一个。

    但是真让他买那种,破破烂烂的房子,他心里头总是有些不甘心的。

    于是,他在省城转悠了七八天,省城的17条大长街,126条小巷道,他全部都转悠完了。

    脚下的草鞋,都踩烂了七双。

    他最后才在一个,叫马豆腐街的小巷子里,找到那么一家合适的。

    这家主人姓刘,光看那两扇涂了黑漆的门,还以为他家属于典型的小门小户。

    可那个见多识广的中人,就悄悄的跟曾阿福说了。

    说是刘姓的这户人家,真是了不得。鸡窝里头飞出了金凤凰。

    去年他家中的一个读了几十年书的儿子,总算是摆脱了穷秀才的名。

    一下子就考中了举人,成了举人老爷了。

    而且,那位刘举人一直都在走旺运。去年下半年的时候,他就刚巧得了那么一个实缺。

    成了晋省垵府的下头的一个知县大人。那可是实实在在的七品官!

    刘知县担心他宦游在外,家中的二老无人奉养。还有娇妻幼子不在身边,他不放心。

    于是,刘知县便叫底下的门人,把这小县城的房子给卖了,然后,把他两位高台,太太少爷都接过去。

    但他这房子说好不好,说话也不坏。就是地方小了一些。10个人住都觉得有些拥挤。

    想卖出价来,都卖不上。

    所以,刘知县开始还想揩点油水的门子,这会儿是望眼欲穿,等着有人从他们兄弟手上接盘。

    他们等啊等,一直等到了现在。

    他们几个也不要好多钱。

    就这么一个小宅小院,30,40两银子就够了。让他们凑一个路费。

    曾阿福不知其底气。

    中人虽然热心,但是也不会把这里头的缘由,原原本本的告诉他。

    所以,他牵线搭桥之后,就让曾阿福自己跟刘知县手下的两个门子,说说话,谈谈那个价码。

    曾阿福见那两个姓钱的,虽然都长了一个老实样,但是张嘴闭嘴就是钱钱钱,跟他争分夺厘的,他就觉得这两个人,真不是省心的货。

    “两位钱兄,不是我不愿意出高价。实在是因为我这个,兜里的银钱有限。想掏也掏不出来呀。我要是有多余的钱,我就不会想着,在这么一个荒僻的小巷子里头买房了。”

    “二位还是别为难我了。别说40两银子,我现在是连30两银子都快要掏不出来了。这年头,银钱不好挣。更何况是我这样的老农民了。二位兄弟,咱们就各退一步吧。你们就别开那么高的价,好不好?”

    那两个姓钱的兄弟俩,听到曾阿福这么说了,他们就飞快的对视一眼。然后犹豫了几下。

    他手上的这套房子,确实确实是不好卖的。有钱的人家不会要。

    没钱的人家,又要不起。

    不上不下的搁这儿,真让人难受。

    再说了,他们都已经在这里逗留大半年了,要不是凑不齐路费,他们早就跑到了晋省垵府那边去了。

    他们早点过去,见知县大老爷。他们兄弟两个就能够早点得到赏银。然后,早一点在大老爷身边扎稳脚跟。

    先到者先得。这可是一个铁律。

    他们想了半天,又开始跟曾阿福客客气气的打着商量的道,“我说小兄弟,你得知道咱们这个地方,可是刘知县考中举人,成为朝廷命官的地方。按照一般人的说法,这可是一个金窝子!容易出读书人的。”

    “你家要是有孩子,住在这个地方了之后,肯定是容易进学,容易考上功名的。说到底,还是文昌星庇佑这里。我们兄弟俩都觉得,买这么一套院子,花一百两银子都不为过!”

    不得不说,这姓钱的兄弟两个,是彻彻底底的戳中了曾阿福的软肋。

    曾阿福现在就只期盼着,自己的儿子以后能够读书,出人头地。

    成为朝廷的大官。

    从而改变他整个家族的命运。

    姓钱的兄弟两个,见曾阿福这会儿突然意有所动。

    他们飞快的对了一眼之后,就准备还说些什么。

    可曾阿福这会儿,已经冷静下来了。他一脸感叹的说道。

    “两位兄弟,不管你们再怎么说,我是真的掏不出那笔钱来。也就是把我的家底全部找出来,也绝对不可能找出100两银子。而且我估计,我们家50两银子都没有。毕竟我们家祖祖孙孙,都是没钱没势的农民。能吃得饱,穿得暖,那都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了。兄弟,我真的是穷啊。”

    “穷的只有几个铜板子,都能装的叮当叮当响了。”

    那姓钱的两个兄弟,见曾阿福这个时候死咬着不松口。

    他们想了一下,就开始试探的说道。“那咱们这套房子卖你,45两银子,你看成不成?”

    “我知道你现在的钱不够,但是你可以也找亲戚朋友借呀。那么多亲戚朋友,他借你一两,另外一些人借你几两银,那这个钱不就凑出来了吗?”

    曾阿福听了,想都没想,就直接的摇了摇头。

    “两位大哥,我们家想在这里买房子,都是找别人借钱了才过来的。咱们几百家的人,你凑一点,我凑一点,总算是凑出来了25两银子。就是因为只有这么点钱,所以这10天半个月下来,我都跟中人一起,把这省城的大街小巷都转遍了。就是想找一套合适的房子。”

    “院子的大小合适,价钱也合适。还有那些弯弯曲曲的掰扯,就好的。”

    钱姓兄弟跟那中人认识。

    他们两个在暗地里,悄悄的看了那个中人一眼。

    那个中人是个50多岁的中年男人。他见到这兄弟两个,在给他打眼色,他便悄悄的对他们伸出了三根手指头。

    那兄弟俩见到这个数字,有些不乐意,眉头都紧紧的皱了起来。

    然而,他们又想着,错过了这个人,他们还不知道要在这里耽误多久。

    于是,他们小声的商量了一会儿,咬了咬牙,应下了这个事儿。

    “小兄弟,这样吧,咱们就算是交个朋友。我不让你为难,你也别让我们为难。你要是真心想买的话,我们就给你一个实心价。三十二两银子,怎么样?”

    曾阿福听了,犹疑的看了他们一眼。然后,他一脸为难的摇了摇头。“两位大兄弟,真不是我舍不得那几两茶水钱。实在是因为我,真的掏不出32两银子来!我这么跟你们说吧,我最多掏出30两。再多的,我真没有……”

    姓钱的兄弟两个,知道30两银子应该是个最合适的价格了。

    于是,他们就应了这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