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我在王府考编制 » 第42章 动心了……

第42章 动心了……

    曾阿家今年已经有了60多岁了。

    以前流传着那么一句话,叫人到七十古来稀。

    这古稀之年啊,在这个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那还是特别罕见的。

    一个人能够活到这么岁这么大的岁数,经历了那么多的灾难,并不能说明他这个人的运气好,只能说明他有一套,自我生存的法子。

    曾阿家以前是一个干惯农活的人。

    天天待在地里刨食吃的农民,最常见的性格特点,就是谨小慎微。

    他们身上的那点钱,那点老本,都是靠今年每月的辛勤劳作一点一点的累积下来的,所以他们尤为的珍惜粮食,尤为珍惜自己手上有限的资本。

    他们是一群最喜欢,把一文钱当做是10文钱来用的人。

    小心谨慎,是刻在曾阿家骨子里头的基因。他深吸了一口旱烟之后,在烟雾缭绕当中,他慢慢的皱起了自自己的眉头,然后沉吟了几下。

    见闺女迫不及待的等着自己的回答,他一副提不起精神的道,“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咱们就抽个时间,去看一看吧。”

    “不过有一句话,我得说在前头。灵儿她是我的亲闺女,她的亲事,只有我这个做爷爷的,才说了算。”

    “到底怎么安排她,那都得看我的意思。你是外嫁女,你可不要在外头,轻易的应承什么事儿。”

    “要不然,出了什么事你自己兜着。我管不着的。”

    曾阿家对于出嫁的女儿,还是比较心硬的。

    他把内外,分得特别的清。

    在他的意识当中,这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

    她们出嫁之后,如果日子过得不怎么样。那都不关他的事的。

    他接济那么一下,也是可以的。

    但是,想要他的多的,那就是没门儿!

    毕竟这些嫁出去的闺女,都不是跟他一个姓的了。都是跟着别的男的姓的。

    不同姓氏的,就不是一家人。道理就这么简单。

    她要是不存好心,想搞自家的名堂,那他曾家人可不是好惹的。

    曾阿家这一辈子最见不得,就是那种白眼狼了。

    他这个二女儿当初的时候,就伤过他的心。就因为她的那个婚事,她是把他气得要死。

    当初,还让他丢了不少的脸。

    曾阿家活到这个岁数了,一直都没有搞明白,自己的闺女当初的时候,怎么就瞎了眼?

    怎么就猪油蒙了心?

    他作为一个过来人,当初是怎么跟她说的?

    说她自己看上的那个男的,那就是一个立不起来的。

    那就是一个没什么本事,窝里横的男的。

    结果呢?

    她净说人家好。

    还没有结两姓之好的时候,就背着他这个一家之主,屁颠屁颠的跑到别人家里头,给别人家洗碗洗衣服,打扫卫生……

    搞得那些街坊邻居,都说了一些不中听的话。

    那些人当时是怎么说的呀?

    他们那些长舌妇,长舌公都说了,他养的这个亲闺女,绝对是跟那户人家的汉子睡了!

    说他养的这个亲闺女,年纪这么小就那么放浪,跟那些男人不清不白……

    曾阿家一想到当初的时候,这十里八乡盛传的流言,以及村里头的人说的那些话,他眉头就皱得更紧了。

    真的是冤孽啊!

    养这么一个不清不白的女儿……

    赔钱货,真的不值得养。

    曾阿家想到这里,就下意识的看了一下,坐在灶边,文文静静的剥着花生的曾灵儿。

    然后,他就在心里头有些庆幸了。

    幸亏自己养的这个孙女,天生就是一个不一般的。她从小到大,都是这么的文文静静。特别的董事,特别的聪明,特别的听话。比一般男人都要强。

    家里头就是因为有了她,才有了这么多的起色。

    才发了这么多的财。

    养闺女就是要养这样的。

    听话,懂事,聪明乖顺,知道给长辈们减轻负担,还特别的能挣钱。

    这样的闺女要是养她十个,他家到时候,应该会比现在还要强。

    曾刘氏不知道自己亲爹的心思。

    但是她这个人,比较敏感。

    她这几十年来在夫家,特别的受歧视,被人家欺负。

    天天被骂被打的,所以,她就变得特别的会看人脸色了。

    她看到自己的爹,突然拉下脸,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她先是表现的有点不安,接着就开始揣测,自己到底是哪里惹到他不高兴了。

    然后,她想过来想过去,突然就灵机一动想到了,应该不是自己的问题。

    自己的爹不高兴,应该是……

    觉得这个事情有点麻烦吧?

    不想到县城里头去。……

    于是,曾刘氏就想了想,在自己的肚子里头组织了一下语言。

    然后,她抬起头,对着自己的爹笑呵呵的道,“爹爹,对了,有一个事我要跟你说。”

    曾阿家听了,没做声。突然就慢慢的闭上了自己的眼睛,在那里假寐。

    曾刘氏被人甩脸子惯了。所以,她是真的习以为常。

    她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屈辱什么,自己的爹爹不尊重她这种想法。

    她反而表现得更为巴结的道,“爹爹,我刚才有没有告诉你,我给子女介绍的那户人家,他祖上是当大官的。好像就是他爷爷的爹爹吧,就七八十年前,因为什么事情冒犯了皇帝,所以,他们是被流放下来的。”

    “但是,……那些情况,现在变得不一样。我那个大伯子三番五次的在我面前说了,他们家要平反了。听说他们家以前是有爵位的。好像是什么子爵还是什么侯爵,反正,我这个妇道人家也弄不清楚。”

    曾阿家听到“平反”,又听到了,“侯爵”,“子爵”,这一类高不可攀的地位了之后,他就立马睁开了自己的眼睛。

    早在一旁,细细观察着的曾灵儿,一下子就看见了,自己的那个爷爷,一双眼睛亮的跟那个电灯泡一样。

    有点渗人呢。

    她在心里头不由得嘀咕道,“那不是动心了吧?”

    靠……一向好脾气的曾灵儿,下意识的在自己的心底,说出了那么一句国骂。

    哈哈,也难怪古代的人,总结了那么几句人生哲理。

    果真是财帛动人心啊。

    在利益面前,人情比纸还要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