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来此人间,称帝成仙 » 第21章:公主为我捶腿

第21章:公主为我捶腿

    刘守仁也不生气,笑道:“这位兄台,你可会种地?”

    “余家贫,自幼耕种。”

    “你种地时,有没有被蛇咬过?”

    “当然,田地之中蛇鼠众多,时常伤人!”

    “是啊,蛇咬人很疼,有时候还会咬死人。这样吧,我说一篇介绍穷人故事的文章与你听,文章名为《捕蛇者说》”

    刘守仁清了清嗓子,再次开启背书模式。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

    余闻而愈悲,文圣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一口气不喘,刘守仁堪堪将这篇五百余字的文章背诵完毕。

    那位书生呆住了。

    过了片刻,那书生念叨“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蓦然间泪流满面,大声喊道:“是啊,是啊,贫苦百姓谁家不是死了一代又一代,世世代代被权贵欺压!”

    说罢他指着皇城的方向大声呼喊:“世道如此不公,谁人能救天下百姓?”

    “我!”刘守仁差点脱口而出,幸好急忙憋了回去,只是发出“鹅~~哦~”的怪音。

    那书生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向刘守仁行了一礼,说道:“刘守仁,谢你以此文维护百姓,那句‘苛政猛于虎’乃至理名言。可惜你还是不会为了贫苦者而做出悖逆之事。你走吧,我虽不认你为文圣,但也不骂你了!”

    刘守仁依旧微笑,上前一步,握住书生温暖的手,“兄台无须气馁,此时恰有一文,可为兄台励志!”

    那书生以为刘守仁又要开始朗诵文章,连忙洗耳恭听,谁知刘守仁咳嗽一声,突兀地问道:“兄台,你可爬过高楼?”

    “爬过!”

    “那你爬过大湖大泽边的高楼吗?”

    “尚未登临!”

    “那这样,你想象一下,你站在一座名为岳阳楼的高楼之巅,眼前是一片一望无垠的大泽。闭上眼睛,找找感觉!”

    “嗯,我试试!”

    “有感觉了吗?”

    “还没有,黑乎乎的一片!”

    “真笨!动用你的想象力啊!”

    “嗯,我再试试!”

    “现在有感觉了吗?”

    “有一点,好湿润啊!”

    “不错,黑乎乎变成了湿润一片,还算正常!”

    “额嗯,更加湖水的感觉了,一大片啊!”

    “好极好极,准备好,我要开始了!”

    “来吧!”

    刘守仁润了润嘴唇,再度开启背诵模式。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背书已毕,刘守仁捏了捏书生的手掌心,书生一阵酥麻。

    “刘兄,你这篇文章真是深得我心!”

    “哪些位置比较深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就只是这里吗?‘淫雨霏霏、虎啸猿啼’就没有什么感觉?”

    “有一丁点。”

    “那‘长烟一空、此乐何极’呢?”

    “空倒是空了,但还有些干扰,没有全部显露出来,离此乐何极的极致终究差了一点点!”

    “你们这些穷酸,就是只喜欢最后那一下子?”

    “是啊,谁不喜欢收尾处的高论?快慰啊!快慰!刘兄猛地直击灵魂,真乃奇男子也!”

    刘守仁终于舍得放开那书生,笑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兄台,你我共勉!”

    二人击掌,大笑。

    这时,刘守仁才回过神来发现,二人过于忘情,不知收敛,竟忘了此刻是在那中央大道之上,周围有百万之众围观。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差点当街掰弯那书生,看看还有谁敢拦路。

    刘守仁向着周围拱手致歉,脸上挂着坏笑。

    又见那抄录文字的太监捧着抄录好的文章出现了。

    刘守仁吩咐太监公公站好了。

    “立正,稍息。向右看齐!”

    下完口令,他这才把抄录稿接过去,阅卷,批改错别字,顺手打了一个65分,一如前世为学生们批改考卷。

    太监公公歪着头,看着那血红字体的阿拉伯数字65,实在不知是什么符号,想问又不敢问,心中甚是纠结。

    加之两篇文章中提到了许多地名、人名、年号、朝代名称,大瀚人士闻所未闻,不解之处何其多。

    “请问文圣大人,能否给老奴讲解一番文中的艰难晦涩之处?”

    “不能!上课不专心听讲,做作业时不会做了又跑来问,自己回去查资料!”

    老太监吃瘪儿,不再言语。

    刘守仁看向那书生,还是笑眯眯地问道:“兄台,此刻心中可曾畅快了?可还要拦我的路吗?”

    那书生整理一番仪容仪表,作揖行礼,朗声说道:“大瀚今科状元许耘志为文圣大人牵马!”说罢,他走到刘守仁身后,牵起那匹瘦马,如同书童一般跟在刘守仁身后逶迤而行。

    刘守仁赤足背手,甩头用嘴吹开挡住视线的头发。

    唉,怎么这么讲文明懂礼貌呢?

    皇帝的老师为我折腰,今科的状元为我牵马,如果再有……

    再有什么呢?

    是了,如果再有公主为我捶腿,那可就圆满了!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