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山河劫 » 第六十八章 血色皇冠

第六十八章 血色皇冠

    史弥远倒下了,朝堂上不少史弥远的党羽也跪在地上求饶。

    赵与莒问道:“吾弟?我们要不要放过这群人呢?”

    赵与芮摇头道:“不能!绝对不能。”

    “兄长,这群人天天食君之禄,不思报效国家社稷,反而滥用公器,中饱私囊。”

    “他们一人为恶,千万人流离失所,今日放过他们,未来他们也会作恶!”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把这群渣滓处理掉,国无宁日,士子庶民之心势必离散。”

    赵与莒面露愁容:“全杀掉是不是也太……”

    赵与芮反驳道:“兄长切勿有如此仁慈,我们的敌人是金国和更为凶悍的蒙古人。”

    “他们都是狠人,不比他们狠一点,是永远赢不了他们的!”

    赵与莒登时反应过来,面色严肃:“知道了,那便按吾弟的意思办吧。”

    赵与芮轻笑道:“兄长初登大位,这黑手还是让与芮来下吧。”

    赵与芮转过头去:“登基祭天同时进行,礼官,奏乐!”

    此次登基一改往常,赵与芮会同白文瀚以及蔡蒿鼓捣出了一个新点子。

    登基的同时,祭天,斩佞臣!

    赵与芮挥手道:“凡史弥远之党羽者,杀!”

    朝堂上哭喊声拥作一团,禁军们辨认之后,立刻砍头。

    血色染红了整个大殿,哭喊求饶声音永不停歇。

    祭天同时进行,庄重的声音响起。

    真德秀拿起一卷檄文,缓缓展开,宣呼道:“陛下昭告上天!”

    赵与莒走到御座之上,拿起御台上三樽酒爵中左侧的一樽。

    对着上天诵道:“煌煌苍天,伏惟告之。今我大宋,积贫积弱,内有奸臣,外有强敌;财货萎顿,劣绅横行;昀深感痛心,顺乎民心,决意改之;祈祷上天,护我君臣,国富民强,外克强敌,收复故土。昀永念上天!”

    诵完,拿起酒爵一饮而尽。

    忠心为国,没有依附史弥远的群臣纷纷跪地跟随到:“国富民强,外克强敌,收复故土,永念上天!”

    鲜红的血液止不住的在流淌,奸佞之臣的滚滚人头与庄重肃穆的乐曲交相辉映。

    赵与莒将一封手书递给真德秀,真德秀念到:“沂靖惠王赵与莒承袭大统,登基为帝,加封将作监丞赵与芮为荣王,官拜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

    赵与芮身着甲胄只得单膝下跪:“臣赵与芮叩谢陛下大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真德秀继续宣读道:“参知政事赵与芮昭告大地!”

    赵与芮上台深深鞠了一躬,拿起了第二樽酒爵对着大地诵道:

    “茫茫厚土,承载万物,我心惶恐,伏惟告之,与芮上承皇命,提领军政,艰难万苦不足扰乱我心,强敌环伺不可阻拦我行;愿我大地,佑我臣民,农林丰收,工商兴旺,国有锐士,不惧外敌,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宋参知政事赵与芮,拜谢大地厚恩!”

    群臣跟着再拜:“国有锐士,不惧外敌!”

    群臣虽然并不是都认同赵与芮的所作所为,不少士子认为大殿之上公然血流成河,实乃暴戾之人所为。

    但此时赵与莒作为君王,传递给了所有人一个信号。

    他让身为臣子的赵与芮同自己一起祭拜天地,这本是只有帝王才能行使的特权,竟然能让一个臣子来染指,哪怕赵与芮是赵与莒的弟弟,这也绝对于理不合。

    更何况,朝堂之上,所有史弥远的党羽都遭到了公然诛杀,唯有清廉之士免遭于难,难保不会引起激变啊…

    赵与莒拿起了最后一樽酒爵,对着北方,遥想致敬。

    群臣们疑惑了,皇帝这是要干嘛?明明都祭拜过天地了,还有什么值得和天地同等重要的事情么?

    赵与莒站在了那里,等赵与芮拿起了一个比赵与莒稍微小一些的酒爵,一同宣誓。

    赵与芮曾经给赵与莒说过这段话,今日终于能说出口了。

    虽然这句话本来是还未展现雏形的大明祖训。

    赵与芮只得默念道:“明太祖,对不起了!”

    赵与莒和赵与芮拿起酒爵,遥敬北方:“朕(我)赵与莒(赵与芮)在此立誓,大宋朝从今往后,上至帝王,下至黎庶,皆必尊之;”

    群臣们似乎意料到了什么,毕竟除了外敌以外,没有什么能让这兄弟俩如此庄重的了。

    “从此刻开始,终我大宋一朝,不和亲!不赔款!”两兄弟大声嘶吼,似是发泄着全部的力气。

    一些主和派大臣肝胆俱裂,他们异常震惊,居然两位如此年轻的宗室子弟居然说出这种话。

    “不割地!不纳贡!”话语气势恢宏,没有丝毫停滞。

    一些混子大臣明白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这天下,又要乱了。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掷地有声,余音绕梁。

    赵与莒和赵与芮拿起酒爵,一饮而尽。

    之后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嘭,嘭。”

    酒杯碎裂,赵与莒一把从礼官那里夺来了自己的十二旒的冕旒(liú),自己戴在了头上。

    礼官被新皇帝的强横所吓倒,瘫软的倒在了地上。

    真德秀宣读道:“新帝登基!”

    赵与莒将地上鲜红的血液涂抹到了皇冠之上,头顶血色皇冠,坐在了御座之上。

    此时哭喊求饶之声已然停歇,朝堂之上只剩下了三分之一的大臣。

    赵与芮带头拜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紧跟着叩拜,赵与莒于此刻正式加冕登基。

    嘉定十五年二月末,年仅十七岁的赵与莒登基称帝。

    在赵与芮的鼎力扶持之下,赵与莒比正常时间线早了整整两年承袭大统。

    赵与芮采用铁血手段强行推动赵与莒登基,史弥远等一干奸党在新帝登基之日被一网打尽。

    大小官员涉事人群两千五百余人,罪情较重者一千七百余人,全部枭首示众;罪情较轻者八百余人,籍没家财,调由将作监罚为苦役,满十年方可释放。

    皇子赵竑,因当朝行刺大臣,本欲责罚,却不知所踪。

    一介平民赵与莒,仅仅用时一年,便登基称帝,因登基之日,整个临安血色纷飞,皇冠之上,亦是鲜血,故此,史称“血色皇冠”。

    刚刚登基的赵与莒和执掌权柄的赵与芮清楚的知道,铲除掉史弥远只是一个开始,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

    临安城外一位身怀六甲的妇人站在清风之中等候自己的丈夫。

    一辆马车驶过,一个黑衣蒙面男子走下了马车,将伊人紧紧怀抱。

    伊人正是琴女婉儿:“殿下,都怪臣妾,都是臣妾的错。”

    黑衣男子轻轻抚着她的秀发说道:“无妨,没了权势,才让我明白,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两人互相依偎着,消失在了临安城外。

    远处,赵与芮感叹道:“逍遥人生,或许强过金戈铁马无数。”

    赵与莒拍了拍赵与芮的肩膀:“呵呵~逃是逃不掉的,贤弟,准备大干一场吧!”

    “好!今后便请陛下多多担待了。”

    赵与莒嗔怒道:“不是说过了么,在宫内,朕是君王,但在宫外,我还是赵与莒,还是你赵与芮的哥哥。”

    “呵呵~明白,让我们挥剑决浮云,与那北方强敌逐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