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山河劫 » 第七十一章 殿军现状

第七十一章 殿军现状

    赵与芮辰时起床洗漱之后,便带着顾瑧前去拜访曹弈了。

    曹弈换上戎装之后,看到了赵与芮来访,立刻迎到府内。

    曹弈笑呵呵道:“荣王殿下大驾光临,这可真让敝舍蓬荜生辉啊。”

    赵与芮瞥了他一眼:“得了吧,我不吃那套,曹将军,今日我有要事与你商议”

    曹弈无语道:“殿下,您都封王了,该说‘本王’了,不能总是‘我我我’的了。”

    “额…不习惯,你既然听不惯‘我’,那用‘俺’?”

    “……”

    赵与芮战术咳嗽了两声:“咳咳~别注意那些细节,曹将军,我们来谈一谈殿前司驻军的事情。”

    曹弈心领神会,正色道:“自从荣王殿下将三司合并之后,殿前司驻军裁汰老弱,基本整合完毕。”

    “原本的将兵法,每‘将’根据战役的需要由若干营组成,每‘将’会保持在三千人到一万人不等。”

    “现在根据殿下的要求,将每‘将’维持在三千余人,同时拔擢部分正将为‘统制’,每军统辖三个‘将’。”

    “三司合并后的殿前司驻军精简到了五万人,分为五个‘军’,以及十五个‘将’。”

    “每个军、将、营、队、火按照计数法从一开始给编制命名,以便让士卒更易理解。”

    “至于十人一火,五火为队,十队为营的基础编制则维持原样。”

    赵与芮颔首道:“嗯,不错,短短四个月就完成了如此繁琐的事务,看来新晋的殿前司公事兼殿前司第一军统制曹将军,对公事上手很快么~”

    曹弈自从跟随赵与芮平定史弥远之后,便也一路直上,做到了殿前司公事。

    虽说多有不服之声,但赵与芮秉承唯才是举,不吝惜高官厚禄的方针,力排众议,将一干新锐将领、文人拔擢到重要位置。

    华岳这个殿前司同正将也被拔擢到了殿前司指挥使的位置上,也就是“殿帅”了。

    赵与芮又问道:“曹将军,禁军最近训练如何呀?”

    曹弈皱眉道:“殿下,你可能知道,我大宋允许将领和士兵经商做工,士兵长年不训练,武备废弛。”

    “高宗时期,虽然名将辈出,将兵分离的情况也得到了改善,士兵战斗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还是不太够。”

    “拖欠军饷,有功不赏,人人家中都是佃户,也让士兵们迫不得已去另谋生财之路。”

    “虽说殿下上台之后,发放了拖欠的军饷,分了些许的田地,让士兵及其亲属保证了基础的温饱,士兵们不用为生计而发愁,终于可以正常训练了。”

    “但整合完毕之后,士兵们仅仅训练了一个多月,虽说有那么点模样了,但要是拉到沙场之上,也是白给啊。”

    值得一提的是,“白给”一词也是赵与芮带起来的…

    赵与芮点头道:“可以理解,士卒们长年累月不训练,的确难堪大任啊。”

    曹弈也有些尴尬,惭愧道:“恐怕没有个半年,整体战斗力很难有较大提升啊。”

    赵与芮略显担忧道:“殿前司驻军三个月内就要迎来调动任务,可是等不了半年这么久啊。”

    曹弈眉头紧锁,踱步良久后,嘴间蹦出来了几个字:“下官……尽力而为。”

    赵与芮宽慰道:“曹将军,放轻松,这几个月与芮会和士卒们同甘共苦的。”

    曹弈终于恢复了一些信心:“若是殿下亲临,凭借着高涨的士气,定然能够事半功倍啊。”

    赵与芮轻声道:“曹将军,我们要不要打一个赌啊?”

    曹弈来了兴致,问道:“赌什么?”

    “曹将军,让我亲自执掌一个营的兵士训练,一个月后,我们军中大比,我必然夺魁。”

    曹弈疑惑道:“殿下竟懂治军之道?”

    “略通一二,上阵打仗还需磨练,但日常操练,与芮自信远胜他人。”

    曹弈将信将疑,但也不好拂了赵与芮面子,只好点头道:“行,明日我便带领殿下去军中。”

    赵与芮点点头:“那与芮便不打扰曹将军了,将军忙吧。”

    “殿下慢走~”

    赵与芮离开了曹弈府邸之后,路上思索着明日的练兵之法。

    赵与芮对日常操练还是很有信心的,别的不说,起码身为赵钺的时候,虽说是位死宅,但也是受过军训的!

    军训的训练方法是数千年积累传承并总结起来的最高效的方法,由无数名将进行改良,再到科学家们提供理论支持。

    所以军训的方法远远强过目前大宋先行的训练方法。

    打个比方,好比说大学生经过军训一月后,训练度为一百,那么现在大宋的将士训练度顶多也就六十。

    不是说大学生就能打得过大宋将士,但训练度越高的军队,就更能贯彻将领的布阵要求,执行更复杂的任务,拥有更高昂的士气,相互协作也更加默契,整个军队的凝聚力以及战斗力也会呈指数级别的暴涨。

    从六十训练度涨到一百训练度容易,但从一百涨到一百二可就难了,当然这只是一个量化的比喻。

    更成熟的训练方法也能够日复一日的提升将士们的身体素质和单兵作战能力。

    大宋的将士,说句不好听的,单兵作战能力也是令人发指。

    遥想大汉当年“一汉敌五胡”,现在的士卒们反过来都有点困难啊。

    在这令人绝望的战斗力面前,孟珙、余玠、王坚这批人能抗住蒙古好几十年也是不容易了。

    赵与芮倒是很想迅速的和这批历史名将打好关系,但现在手头上的事太多,分不开身啊。

    嗯,事多绝对不是因为天天往梦蝶阁跑。

    当然也只能训练这些基础的东西了,至于那些骑射一类的,现在赵与芮连想都不敢想。

    毕竟现实和书里写的不一样,宋军可没有传说中的能射三百四十步的神臂弓。

    赵与芮一开始以为宋军弓弩真的这么强,实地操作之后,发现也就那么回事,弓手六十步,弩手一百二十步的样子。

    一步两跨,也就是一点五米。

    赵与芮当时还想秀一下知识,结果被现实狠狠打脸。

    赵与芮只能向沈括抱怨了,毕竟都是当年看他梦溪笔谈惹的祸,并且还上书赵与莒,追封沈括为战略忽悠署署长,让很多人云里雾里,用奇怪的眼光看赵与芮。

    收起这份心思,赵与芮连夜赶制了训练计划,记在心里之后,便在曹弈的带领下前往殿前司驻军的营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