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山河劫 » 第七十九章 君自保重

第七十九章 君自保重

    赵与芮脸色瞬间红润了起来,整个人都昂扬向上,虎躯一震。

    回到房中,更衣之后,本来打算找点贵重物品送一送,但环顾一周之后,发现自己竟然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赵与芮感叹道:“唉~当个清廉奉公的人可真难啊!”

    不过赵与芮也不是没有办法,他的府邸距离画院待诏马远家非常之近。

    赵与芮知道马远可是被后世称为南宋四大家的著名画师。

    赵与芮一早便和他打好了关系,经常用自己前世粗通的那么一丢丢艺术知识给予马远一些小小的建议。

    马远这等高人,一点就透,他的画也愈发的生动。

    赵与芮直接杀奔他家之后,二话不说,就要一幅画。

    马远在荣王殿下的软磨硬泡之后,无奈的将其中一幅山水画赠予了赵与芮,但要求赵与芮闲暇时刻过来多多交流一下。

    虽说赵与芮肚子里的那点墨水都被挥霍的差不多了,但能和大艺术家沟通还是颇为光荣的一件事。

    当然了,现在紧要关头,容不得赵与芮和马远深究艺术的本源了。

    赵与芮迅速冲回来梦蝶阁,然后在一众富家公子哥的羡慕之下,走进了梦蝶阁内阁。

    内阁无珠光宝气的意味,淡雅又宁静,让人回味悠长。

    伊人便在那小池畔边轻采莲藕,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静谧。

    赵与芮站在门口,呆若木鸡,倒是引得苏秋蝶一笑。

    “殿下傻站着干嘛呀?快来请坐,萤儿,去沏壶茶。”

    赵与芮坐在了椅子之上,苏秋蝶仍然是轻纱掩面。

    赵与芮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今天天气咋样?吃了没?”不行不行…这么说肯定要被鄙视的。

    赵与芮不知道怎么开口,反倒是苏秋蝶被逗得咯咯直笑。

    为了缓解尴尬的情形,赵与芮拿出来了一副画卷。

    赵与芮说道:“额,前几次登门都是空手而来,甚是无礼,此次特讨来画院待诏马远的真迹,还望姑娘笑纳。”

    苏秋蝶拿了过来品鉴道:“嗯,笔力劲阔,树干浓重多横斜,线条勾勒自然,山水花鸟,生意盎然,当是遥父(马远字)真迹啊。”

    苏秋蝶看向赵与芮似是嘲弄道:“殿下果然出手阔绰,连送个礼都要借花献佛啊~”

    “额…这个,与芮…”

    苏秋蝶淡笑道:“无需辩解,荣王殿下为人清廉,家徒四壁,何人不知何人不晓啊?能让你如此费尽周折,小女子先行谢过了。”

    赵与芮耷拉个脑袋心道:“唉~看来攒攒钱也是很重要的啊,要不然以后只能吃软饭了呀。”

    赵与芮无奈道:“姑娘找与芮何事?

    苏秋蝶似是玩味的问道:“无事便不能找殿下了么?”

    赵与芮明白,这是试探和挑逗,绝非真情流露,赵与芮有种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虽说不是没有机会,但赵与芮心中也因此感到了些许凄凉。

    想我好歹也是大宋的亲王,这也太窝囊废了,可能只是落花有意随流水,而流水无心恋落花吧。

    赵与芮收起了拘谨,红润的面色也铁青了起来。

    正色道:“姑娘若无事,与芮便不多叨扰了。”

    说罢转身便要离开,苏秋蝶挽留道:“再待一会儿不行吗?”

    赵与芮轻轻摇头:“与芮身系社稷之安危,无一日不在思索如何挽救这病入膏肓的大宋。”

    “姑娘切莫戏弄与芮,与芮不才,初见姑娘便觉心动,怎奈花前月下与我无缘,姑娘,与芮告辞了。”

    说罢,眨了下眼睛便要离去。

    正当赵与芮刚迈出步伐的时候,衣角被素手紧紧牵住。

    素手之上,白纱缠绕,赵与芮苦笑心道:“到底是要玩哪样啊?给个准信行不?”

    苏秋蝶淡淡道:“殿下,你此行是要前往北方吧?”

    赵与芮无语了:“怎么谁都知道?”

    苏秋蝶没有隐瞒,直言道:“你放心,是我家伙计偷听到的,毕竟咱们就是邻居,而你家…声音比较大,就听到了。”

    赵与芮轻轻点头:“明白了,搅扰道姑娘休息了,与芮明日便不会在荣王府了。”

    苏秋蝶急忙摇头:“不是这个意思,北方济南府有梦蝶阁的分店,那里有些许眼线,或许能够帮到殿下。”

    赵与芮拱手道:“军中自有斥候,不必劳烦姑娘了。”

    “李全的部将有人在梦蝶阁有一相好的,这…也许能帮到殿下。”

    赵与芮明白事关重大,回首行礼道:“如此,便有劳姑娘了。”

    苏秋蝶揭开面纱,颔首微笑道:“殿下此行,祸福难料,北方势力,犬牙交错,蝶难以相助,望君自保重。”

    之后掩面回到了内阁深处。

    赵与芮叹了一口气,离开了梦蝶阁。

    虽说讨不到伊人芳心,但起码可以从李全内部挖掘有用的信息。

    赵与芮实际上蛮看中李全此人的。

    李全为人颇有才干,能够率领义军同金人和蒙古人连续作战,可见其人之勇略。

    但此人从正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逐渐蜕变为了野心家,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

    无数仁人志士还在淮北挥洒自己的血泪,而他们的首领居然已经将他们的努力当做个人平步青云的垫脚石。

    若此人真的走上台前,祸害无穷啊。

    虽说在正常的时间线里,金正大八年,也就是十年后,李全便会兵败身死,但赵与芮可忍不了他十年之久。

    胶东半岛二府九县也就是现在的山东诸地还在大宋的管辖之下,里面还有数十万户平民百姓。

    虽说大宋很难在蒙古人和金人的夹击之下守住大多平原的淮北地区,这对现在的大宋来说太过于遥远了。

    但是数十万户平民可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啊。

    自古以来,就极少有北伐成功的时候,南人难以适应北方的气候,经常造成水土不服,导致战斗力下滑。

    但换个思路来讲,北方的百姓一旦因战乱成为了流民,无家可归的他们自然会更倾向于相同文化的大宋。

    虽然这个时代的人有着安土重迁的思想,但是为了长远计,只要有钱粮田地的保证,他们肯定愿意成为大宋的子民。

    以北人来组建军队,以南人来生产,是赵与芮对于未来建军的一个基本的构想。

    赵与芮怀揣着这样的心情离开了梦蝶阁。

    梦蝶阁内,伊人揭开面纱,对着红烛面露苦涩道:“木头!”

    情丝如梦,愁断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