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山河劫 » 第八十三章 李全(第二更)

第八十三章 李全(第二更)

    李全,北海县人,喜习武,弓马矫捷,擅长使用铁枪,人送外号李铁枪,率部在胶东半岛起义,成为当时红袄军起义的三支主力之一。

    李全麾下有部将刘庆福、国安用、郑衍德、田四、于洋、于潭等人,可谓军士齐聚,猛将云集。

    按照正常的历史线,此时的李全还在贾涉的麾下,还没有成为朝廷难以解决的势力,只是蠢蠢欲动,开始试探大宋的底线。

    可正是因为赵与芮的横空出世,铁血诛杀了史弥远,短时间内造成了大宋朝局动荡不安,贾涉因担忧自身安危不幸染病。

    贾涉病好之后,发现整个忠义军所属的三万主力已经尽在李全的统帅之下,而且朝廷派来的军饷和粮草也都被李全囤积了起来,大有与大宋分庭抗礼之势。

    羞愧之下,贾涉无法坐视李全的做大,这才上书朝廷,希望朝廷能够灭杀李全。

    可是文书没有送出去便被李全截获了,贾涉也因此被软禁了起来。

    贾涉虽然羞愧难当,但并不是完全放弃希望。

    在他看来,史弥远要比李全更难以处理,可荣王殿下以雷霆之势将其灭杀,毫无一点拖泥带水,如此奇才断不会认识不到李全的祸害。

    贾涉仔细的对比了荣王殿下的经历,认为荣王深藏不漏,定然有所谋划。

    终于,在今日,贾涉看到李全的部将田四火急火燎的来到府内寻找李全,他才长舒了一口气。

    贾涉心道“看来荣王殿下定是要来收拾李全了,李全小儿祸国殃民,终于迎来他应该得到的惩处了么?”

    李全正在庭中惬意的品茶,在他看来,没有人比他的情况更好了。

    于洋对他说过,现在的局势很微妙,李全作为胶东半岛最重要的力量,是各方势力都想要拉拢的存在。

    因此李全可以在宋、蒙之间自由选择,当然和金人就有点不太容易和解了,毕竟兵戎相见过。

    李全也是这么想的,大宋刚刚除掉史弥远,应该会暂时稳定下来,不会大规模的兴师,而蒙军刚刚西征结束,也不宜立刻动兵。

    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胶东半岛这块肉对于宋、蒙来说都很香,他们都想要安稳的控制胶东半岛,宋、蒙就势必要拉拢他李全。

    这样的话,李全就可以漫天要价,他想要多少,大宋朝廷就要给他多少,不给?这个想法就不在李全的脑袋当中。

    至于蒙古人,那是迫不得已的一条路,李全虽然心中不愿降蒙古,但以他的条件来讲,就算降蒙古,亦不失封侯拜将之位。

    当然这种想法瞬间就被田四的禀告给冲淡了。

    田四来到了堂内,心急如焚的说道“李承宣使,你怎么还如此悠哉啊?都火烧眉毛了。”

    李全不忿道“四郎,为将者,泰山崩于前而不惧色,怎得如此慌张?”

    田四咽了口口水无奈道“承宣使啊,海州附近发现了大批数量不明的军队!还不值得引起我们的警觉么?”

    李全这才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眉头紧锁,小口喘气道“此言当真?”

    田四点头道“绝对当真,我们派出去的上百名斥候,回来的仅有五十八位,剩下四十余位都不见了踪影。”

    “而这四十余位斥候失踪的位置在地图上正好形成了一个方圆三十里的圆圈啊。”

    “这难道还不够明显么?必然是三方势力有人派军队来了。”

    李全知道事情紧急,点头细想道,海州是胶东半岛忠义军和大宋联系的重要地带,可以说是一个瓶颈口。

    若是金人出现在了海州,那我部和大宋的联系便会被切断,整个忠义军所属便会完全被金人和蒙古人包围,那时候便只有束手待毙这条路了。

    但正因为海州如此重要,大宋朝廷在海州屯驻了不少于三万规模的庞大部队,极难攻克。

    所以金人出现的可能性不大,那么不是金军的话,又是谁的军队呢?

    李全心中有个不太好的预感。

    不是金军的话,那就只能是宋军了……

    李全越想越觉得恐怖,这就是说,传说中的人中龙凤荣王殿下要对他下手了!

    李全手中的茶杯一下子摔到了地上。

    “啪!”

    茶水四散,李全面露惊恐之色。

    田四无奈心道“承宣使,你刚才还说泰山崩于前而不惧色呢?”

    李全知道事情大条了,完全超出了他的预计。

    李全原本的想法是待价而沽,在宋蒙之间做出最好的一个选择,等于是商人将商品卖一个高价一样。

    但很不幸,有一个买家直接来砸摊子了。

    这份平静瞬间被打碎了,宋军是怎么做到转瞬即至的?

    按照李全对宋军的了解,他们从临安出发的话,没几个月怎么可能走得到胶东半岛呢?

    而且不是说荣王殿下领着军队朝着庐州方向前进的么?不是说针对金人做的战略性部署么?怎么朝着自己这边来了?

    李全非常无奈,他的主力部队就在沂州,距离海州不过数天的路程。

    也就是说荣王殿下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将至少数万重兵压在了他的头上,而且都快打到家门口了,还不知道敌人有多少人。

    李全彻底慌了,他的确小看了这位荣王。

    原以为只是史弥远太过无能,现在看来似乎并非这样。

    李全迅速召集自己的部将,聚众商议。

    刘庆福、国安用、郑衍德、田四、于洋、于潭等人迅速来到了李全的府邸当中。

    李全开口说道“诸位,想必大家已经知道我叫大家来的原因了,话不多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国安用说道“承宣使,不如我们向北投降?”

    于洋反对道“我等乃大宋子民,岂能投降?况且来的未必便是那荣王殿下。”

    田四无奈道“于兄,这件事已经基本上确定了,我们在朝堂中的眼线已经快数月没有见过荣王殿下了,而且庐州方向根本没有新的驻军。”

    刘庆福拍拍桌子“不如反了,反正我们以前也没有朝廷的资助,不是照样过得下去?现在兵马钱粮都有,怕他作甚?”

    郑衍德也赞成道“就是就是整天受那贾涉的鸟气都快烦死了,对手不就是一个毛还没长全的少年么?”

    于谭提醒道“郑兄,要重视你的对手,易地而处,你能斗得过史弥远么?”

    “承宣使,此事我们一定要用强硬的姿态来应对,毕竟人家已经骑到我们脸上了。”

    “好的结果便是我们打服了他们,才会谈,打不过的话,我们就溜向北方。”

    李全郑重点头道“嗯,好,就依你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