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山河劫 » 第九十二章 联蒙灭金?(第一更)

第九十二章 联蒙灭金?(第一更)

    吕文德在赵与芮平定李全的时候,便来到了蒙军的营地。

    吕文德好歹是奉了荣王赵与芮的命令,出使蒙古。

    因此来接待吕文德的人自然也不会官阶太低。

    前来迎接吕文德的蒙将术赤台。

    术赤台,姓兀鲁兀台氏,蒙古国大将,极受铁木真的信任,铁木真甚至将妃子亦巴合赐予术赤台作为妻妾侍奉他的起居。

    术赤台有胆略、擅骑射,多次打败金兵,此次领兵镇守在檀州附近。

    吕文德拱手道“久闻术赤台将军英勇善战,雄姿英发,百闻不如一见,见面更胜闻名啊。”

    一旁的翻译在转述两人的话语。

    “术赤台将军问,你们宋人来这里有什么要做的?”

    吕文德说道“奉荣王殿下赵与芮令,前来与蒙古国缔结互不侵犯条约。”

    “你们宋人,鬼心眼多,我们不相信你!”

    吕文德亮出了使臣的符节,之后术赤台仔细思考了一下之后,让人转述道“想要缔结盟约也可以,先将河北东路南部地区和胶东半岛地区交出来,再奉送三十万岁币作为酬劳,以示诚意。”

    吕文德皱眉道“我大宋自去年起,绝不割地,不纳贡,将军何须用如此辱人的条约呢?”

    术赤台身边的亲兵纷纷亮出宝刀,放在吕文德的脖颈上面。

    “你要是不答应的话,看你今天还能不能走出这个军帐!”

    吕文德轻笑道“死则死矣,何所畏惧?你们刀剑加身也难以动摇我的意志!”

    吕文德此言气息悠长,底气十足,根本不像一个即将沦为阶下囚的人。

    术赤台摆摆手,亲兵们纷纷撤下。

    “河北东路南部地区和胶东半岛本就是我大蒙古国的疆域,只不过暴民作乱,才让你们趁机占取。”

    “当然,你们不给,我们自然会去抢的。”

    吕文德摆摆衣袖,说道“那我便和大宋数十万将士百姓静候术赤台将军的到来了!”

    术赤台示意他先别冲动,说道“这件事先放一放,这是我们的矛盾,但现在我们要谈的是我们可以合作的方面。”

    “合作?”

    术赤台点头道“嗯,大汗日夜思索如何打穿金国关河防线,因此也想和你们大宋结盟,共击金国!”

    “事成之后,河南府地区便拱手相赠,以为酬谢。”

    “你不用现在答应,可以先将此事转达给你们的荣王殿下。”

    吕文德皱眉道“你认得我们荣王殿下?”

    术赤台边说边伸起了大拇指道“我们蒙古人喜欢英雄,喜欢铁血男儿,而荣王殿下正是我们认可的好男儿!”

    “我们大汗说过,荣王赵与芮堪称宋之‘幼麟’!”

    吕文德拱手道“那我就先替荣王谢过大汗的美意了!”

    之后吕文德离开了檀州军帐,他的心里甚为忐忑,甚至掀起了滔天巨浪。

    吕文德心道“蒙古是想让我们联蒙灭金么?”

    “此事事关重大,一定要从长计议!”

    吕文德不敢稍作停留,立刻骑上骏马飞奔南下,早一日将这个消息告诉赵与芮,便早一日有着准备的机会。

    蒙军针对西夏的行动早已蓄势待发,西夏必然难以抵挡蒙军的攻势,接下来的目标就会是金国,唇亡齿寒,若是连金国都倒了,之后便轮到大宋了。

    吕文德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他一方面修书一封,依靠信鸽传递消息,一方面快速赶路。

    ……

    在赵与芮刚刚抵达川蜀地区的时候,便收到了吕文德的传书。

    赵与芮眉头大皱,仔细思索之后,也让曹友闻看了传书。

    曹友闻说道“殿下当知唇亡齿寒之理啊,要是答应了蒙古,我们将会直面强大的蒙古国,如果留下金国当做缓冲地带,可一定程度上保证大宋的安全啊。”

    赵与芮也抚摸着自己的额头,淡淡道“曹兄啊,不少有识之士肯定会这样想的,但是我们如果不选择联蒙灭金的话,会有一群人站在我们的对立面的。”

    “我想你明白,大宋对金国的恨是咬牙切齿,恨不能生啖其肉,寝其皮的那种恨。”

    “常规的做法,两弱遇到了一强,两弱势必联合起来共同抗击强的那个,但很可惜大宋绝不会联合金国。”

    “金国给大宋造成的耻辱太深沉了,靖康之变即便百年之久了,这份耻辱仍然烙印在我们的心间!”

    “徽宗之后韦氏、钦宗之后朱氏、高宗之后邢氏……妃嫔八十三人,王妃二十四人,帝姬、公主二十二人……总共一万一千六百三十五人!”

    “这份仇恨,我们忘不了,整个大宋也忘不了……”

    “总有一天,我赵与芮会把这份仇恨全部讨要回来的。”

    曹友闻虽然也深感悲愤,但理智让他劝赵与芮“殿下,冷静,越到这种时刻一定要冷静!国之大事,切不可以将愤怒作为行事的原则!”

    “殿下身上肩负着整个大宋的社稷,若连殿下都意气用事的话,那大宋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赵与芮迅速的冷静了下来“曹兄说的在理,是我失态了。”

    曹友闻说道“殿下说的也是,按照大宋的情形,指望我们和金国联合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我们要想的是如何才能在三方势力的角逐之中受益,兵法有云,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赵与芮点头道“嗯,曹兄说的对,待与芮处理完川蜀地区的事情之后,要回京和陛下、诸位大臣们好好探讨一番了。”

    曹友闻眼见荣王殿下冷静了下来,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跟着赵与芮继续前往成都府。

    此时的四川制置使是郑损,此人平庸无能,胆小怕事,和当地劣绅沆瀣一气,胡作非为。

    不过今日他收到了朝廷中送来的情报,荣王殿下没有回到临安城内,行踪不明。

    这让郑损感受到了危机感。

    已经有不少的情报显示,各路、州、县都在积极打压地方豪强势力,将田地重新划分,贪墨之徒都被一网打尽。

    郑损本来就和那些豪强关系不错,总有一天会打击到他头上的。

    更何况军队方面他根本调动不了,一方是给他们土地的人,一方是要抢他们土地的人,有脑子的都知道选那边……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不如联系田氏和宋氏立刻起兵,否则根本没有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