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山河劫 » 第一百四十二章 荆州制炮厂

第一百四十二章 荆州制炮厂

    老船长答应了培养损管的事宜之后,众人也就不闲着了,迅速开始组织人手进行训练。

    众人的效率还是很高的,蔡蒿也是在渡口混迹了这么多年的人了,对于当地的情况还是很了解的。

    赵与芮于是便将培养损管,协助训练水军的事务交给了蔡蒿来办。

    自己则带着李平荆等人前往荆州视察了。

    荆州制炮厂,是大宋最大的制造铁火炮的地方。

    根据史料记载,大宋铁火炮总数超过十数万,其中荆州一地一个月就能制造铁火炮一二千只。

    铁火炮不仅仅能适用于水军的作战,还能在陆地上大展神威。

    宋元时期武器的巅峰莫过于三种装备了,三弓弩炮、铁火炮和回回炮。

    其中三弓弩炮也就是三弓床弩已经大放异彩了,铁火炮也开始大规模投入使用,至于回回炮的制作方法,赵与芮等人还在摸索。

    赵与芮并不记得回回炮怎么制造的了,只是知晓一个大致的形状,将回回炮的制作思路交给将作监蒙翊头疼去了。

    赵与芮等人则快速来到了荆州这个生产铁火炮的地方来看看。

    制炮厂的工人们还是非常忙碌的。

    自从赵与芮命令大规模生产铁火炮,并将铁火炮广泛应用于战斗当中后,荆州制炮厂疯狂加班,争取一年造出两万只铁火炮以上。

    各地也都兴建了铁火炮的制造厂,争取做到自给自足,不说武装到全军,至少城池之上武装上铁火炮。

    因为作战勇猛,斩敌上万,功勋卓著的孟珙被升京西路兵马都监,又升兵马钤辖。

    孟珙升官之后,听说赵与芮来到了荆州等地区巡查,立马赶了过来相迎。

    实际上,赵与芮也没见过孟珙几次。

    赵与芮对这位大宋的擎天之柱早有耳闻。

    孟珙身为孟宗政的儿子,可谓是将门虎子,一生大小征战数十次,抵抗住了蒙军对于漫长的淮河一线的进攻。

    赵与芮对于这位名将可是佩服的紧啊,未来的赵与芮打算将最为重要的襄阳一线交给孟珙来防御。

    襄阳一线是荆湖路地区的门户之地,襄阳附近都是河流和山地,要是想入侵荆州平原地区,无论如何都必须打掉襄阳。

    襄阳又是坚城一座,哪怕是蒙军灭宋一战,襄阳之战也历时六年之久,蒙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从当时腐朽的南宋手里打下了襄阳。

    襄阳的防御力量由此可见,那是异常强大的。

    这也是为什么早年蒙军习惯从川蜀地区打开突破口,甚至爬雪山,越过横断山脉,绕道吐蕃和大理迂回进攻也不打襄阳。

    只不过后来随着余玠的山城防御体系日趋完善,川蜀地区根本打不下来,才被迫从荆襄地区打开缺口的。

    这一世,由赵与芮来主导宋蒙战事,绝不会单纯的被动防御。

    襄阳坚城一座,好啊,派一位能臣猛将镇守襄阳,适时出击,随时进攻唐州、蔡州、邓州地区威逼河南府。

    整个淮河都在淮河水军的掌控之下,绝不给金军或蒙军一点的空隙。

    赵与芮打定主意,既然放出了攻守之势异也的豪言壮举,就要把它实现了,而非镜花水月。

    而这其中的重要因素便在于铁火炮的运用了。

    孟珙来到了赵与芮这里,见到赵与芮后拱手作揖“末将孟珙,见过荣王殿下!”

    赵与芮笑道“璞玉(孟珙字),快快免礼!璞玉乃我大宋擎天之柱,与芮得见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此行无憾了。”

    孟珙谦虚道“在下何德何能竟然劳烦殿下如此称赞。”

    “欸~璞玉此言过度谦逊了,邓州之战,破敌数万,如何称赞都不为过啊。”

    孟珙摇头道“这都要归功于宗庙社稷的威灵,陛下的圣德,殿下的勇武和三军将士的努力,臣何力之有?”

    赵与芮心中感慨,此当为名将风度啊。

    赵与芮开口问道“孟将军,与芮今日特来查看荆州制炮厂的生产事宜。”

    “这里每月生产出来的铁火炮超过两千只,恐怕要不了一年,我大宋的铁火炮缺口便会被补齐。”

    “届时,城楼之上、水军之中,我们将会大量的装备铁火炮。”

    “但荆州制炮厂在那之后还要如此大力生产么?与芮认为是要的,因为与芮想要将铁火炮武装到全部军队当中。”

    “今日特来询问将军的意见,想听听将军的看法。”

    孟珙沉思良久说道“殿下此行有理,但是难度不小,铁火炮虽然火力甚至超过了弓弩手,但是会对进军速度造成严重的影响。”

    “大宋骑兵部队不多,军队多以步兵构成,进军速度本就迟缓,一天撑死了也就五十里。”

    “若是还要携带铁火炮的话,那么行军速度便要再打折扣了。”

    “饶是殿下水泥铺路,现在行路便捷了许多,但也很难改变运输造成的问题。”

    赵与芮说道“各州兴建制炮厂,炮石各地随时补充,我们只管运送铁火炮,或可减轻一二。”

    孟珙点头道“这倒也行,但是殿下,若是铁火炮武装全军,虽说对于战斗力有一个质的飞跃,但这是建立在胜利的基础之上。”

    “须知蒙军多铁骑,要是未来一旦和蒙军交战,我们无法取胜,这么多的铁火炮,撤退都是个麻烦的事情。”

    “更有甚者,一旦战败,那么生产的铁火炮便会成为蒙军的缴获,我们得不偿失了。”

    “总之难度很大,但要是真能做到,就能极大地提升军队的作战能力。”

    “毕竟指望骑兵短时间赶超蒙军很难,以火炮弥补步军的一些不足,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总之如何取舍,殿下来定夺,臣为一介武将,当言战。”

    赵与芮也知道这其中的利弊得失,但是思考良久,还是认为铁火炮能够成为宋军克敌制胜的利器。

    在赵与芮的坚持之下,其他人也都同意了这条发展的方向,开始探寻铁火炮的应敌之法。

    赵与芮确定了这件事情之后,一个想法也涌上了心头。

    余玠的山城防御体系给了他一些启示。

    赵与芮打算用一种另类的方式来防御淮河两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