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山河劫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宝庆三年

第一百五十七章 宝庆三年

    冬日,这个季节并不适合开战。

    宝庆三年元月初一。

    皇帝赵与莒照例召开了国宴,宴请诸位朝臣。

    当然宴席之前要祭拜先祖一番。

    前些年的时候,元月不是在打仗就是忙得焦头烂额的,根本没有功夫处理祭祀的事情。

    而且赵与莒自幼深受赵与芮现代思想的熏陶,更喜欢务实一点的东西。

    祭拜这种事情,虽说有用,但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拜祭先祖,告慰英灵能增强朝臣们对大宋人认同感以及凝聚力。

    赵与莒带领着众朝臣来到了太庙当中。

    为了这次祭祀大典,赵与莒和赵与芮还是按照规章制度规规矩矩的来了。

    首先,在祭祀之前的三天里,不饮酒,不吃葱韭等辛辣蔬菜,只吃素,然后沐浴更衣。

    不去探问疾病,凡是污秽不祥之物都不去触碰。

    而且为了祭祀还准备了不少的东西,除了正规的器皿以外,粉麦脯盐果殽菜各五碟,将猪牛羊牵了过来。

    赵与莒亲自拿着酒爵将一杯美酒浇在了猪牛羊的身上。

    而后,屠夫宰掉了猪牛羊,进行了最高规格的三牲祭祀。

    器物摆放稳妥之后,便开始鸣鼓。

    赵与芮亲自来到了打鼓之前,拿起杖开始敲鼓,敲了三通之后,又击磬三十六声。

    太庙令站在那里,宣读道:“执事者各司其职,与祭者序立,助祭者就位,主祭者就位!”

    赵与莒站在了台上,礼乐响起,黄钟大吕之声使得整个太庙庄严肃穆,仿佛神圣不可侵犯。

    然后开始了颇为繁琐的祭祀大典。

    赵与芮站在一旁,牵着荣王妃说道:“这祭祀太麻烦人了,得亏兄长忍得住啊。”

    苏秋蝶轻笑道:“要是你当皇帝,恐怕十年都不会祭祀一次!”

    “咳咳~话不能乱说,我可不想当,太累了。”

    完整的祭祀的确非常的繁琐,为了提前庄重之感,这次没有删减任何一个项目。

    先进行灌地礼式,赵与莒跪伏在案前,歌曰:“琴瑟在御,钟鼓在悬……以慰我心。”

    众人下跪,取毛炰胾羹(paozigeng)供奉先祖。

    之后就是上香礼式,在案前洗手之后,上相酌酒,最后将酒水倾洒于茅沙之上。

    在之后就是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式、行侑食礼、行锡福礼、行辞神礼、行彻馂礼。

    总之将这些弄了个全套之后,足足花费了三个多时辰。

    赵与芮的肚子都咕咕直叫了,才终于祭祀的差不多了。

    众人实际上也都非常的劳累。

    这祭祀还真是一个体力活。

    不过众人倒是不像赵与芮一般,大家没有那么多的烦躁,都沉浸在了这恢弘肃穆的气氛当中。

    就连苏秋蝶都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赵与芮感叹一声,果然整个朝堂也就只有我这么一个异类啊。

    不过感叹归感叹,该做的还是要做。

    赵与芮等人祭祀完了之后,终于回到了大殿之上开始了国宴。

    此时的赵与芮根本不顾吃相,也不管什么赵与莒有什么话要交代,总之坐下之后就开吃了。

    众位朝臣也甚是无奈,邓若水咳嗽两声:“咳咳~殿下,稍吃两嘴差不多得了啊,陛下还要讲话呢!”

    其他朝臣也都忍俊不禁。

    赵与芮斜眼道:“没事的,皇兄也早都饿的不行了,总有人要开头儿不是么?你们都是铁打的,不吃没关系,我俩兄弟扛不住的。”

    赵与莒眉头微皱正色道:“咳咳~与芮你……”

    “你们能不能别老战术咳嗽?又不是嗓子卡着了,别看了,赶紧吃吧。”

    “噗~”

    赵与莒轻轻摇头之后说道:“哈哈,与芮说的是,诸位,大家一年以来都没有放松一下了,都别绷着个脸了,开吃吧!”

    “往日你们一个个的都跟朕有些疏远,这次趁着过年之际,朕好好宴请一下诸位,大家只管敞开了吃就好!”

    “我这里呢有着一道旨意,若水~”

    邓若水拿出了一道圣旨说道:“朕绍膺骏命,今日在座的诸位,凡是吃食少于四斤,饮酒低于半斤的,皆重罚!”

    “噗~陛下,你这旨意真的是…”

    赵与莒轻笑道:“呵呵~往日你们都跟我客气,这次我看你们谁还客气!谁客气就是不给朕的面子,就是欺君之罪!”

    众位大臣身体打了个哆嗦,然后急忙拿起筷子开吃了。

    这次的国宴倒是没有人客气,毕竟吃不完要被圣上责罚的。

    当然了这道旨意只针对年轻的大臣将军们,那些上了年岁的比如真德秀、魏了翁这些人就没有这样的要求,以免他们暴饮暴食得病了。

    于是乎,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下,众人也开始饮酒作乐了。

    或许是动荡的太久了吧,很多人都没有休息过了。

    宝庆的三个年头里就是不停的在各地改善民生、兴修水利,对外不停的开战,几乎没有片刻的安宁时光。

    如今蒙军退去,蒙金矛盾尖锐,两国都无暇南顾,这也让大宋从高压之中解脱了出来。

    这一日,赵与芮喝酒喝的非常之多,这也算是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苏秋蝶在旁边劝道:“良人莫要再喝了,你已经喝了很多了,再喝就过了。”

    赵与芮放下酒杯,笑道:“好,一切都依夫人的。”

    国宴结束,各回各家过自己的年了。

    宝庆三年,便在这一片歌舞升平当中到来。

    北方的蒙古正忙着召开库里勒台大会,各方人员都在聚集。

    金人也召开廷议,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移剌蒲阿等人也被召集了起来。

    因为根据线报,今年伊始,蒙军就要开始大规模进攻金国了。

    蒙古战斗力强悍,兵源充足,根本不惧损失,完全可以和金人消耗下去。

    但是金国有点不堪重负了,要是再不能打一场大型战役的胜利的话,军心浮动,大家都过得不安生。

    这些金人的将领也都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因此也都在聚集起来,开始商讨蒙人的进军路线,提前开始准备。

    而大宋在国宴结束之后,赵与芮一个人走出了大殿之外,目光看向了远方。

    西南边陲也即将战火燃起,无数的生灵又要开始新一轮的浩劫。

    又该有多少的仁人志士登上历史舞台?又要有多少的人要照耀千古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