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山河劫 » 第一百七十八章 绍定元年

第一百七十八章 绍定元年

    绍定元年七月。

    半年时间一晃而逝,时间如白驹过隙,根本不等人。

    此时的局势也重新动荡了起来。

    赵与芮在云台上眼神冷漠的看着整个地图。

    脑中思索之后,转过身来,眼眸环视诸人,随后道“距离上次三峰山之战已经过去了半年了,距离我们上次用兵已经过去一年多了。”

    “经过一年多的休养生息,大家都养起了膘,身板也都硬朗了起来。”

    “也终于该我们再度踏上征程了。”

    说罢,赵与芮眼眸扫过朝臣,最终定格在了钱之涣那里。

    钱之涣心领神会,不由得苦笑,苦笑之后走上前来拱手作揖道“殿下,诸位同僚。”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休整,我大宋实力突飞猛进,现如今整个长江水军和淮河水军合计拥有多桨帆战船一千八百百艘,巨型作战车船一千二百艘,作战桨帆船一千艘,总过有战船四千艘完全可以封锁整个淮河。”

    “铁火炮数量在我大宋已经超过了五万门,三弓弩炮的数量已超过了两万具,仅仅就作战器械来讲,我们远远领先所有国家,甚至超过了蒙古和金人总和的两倍还多。”

    “战马数量已经达到了十四万匹,足够供养七万骑军的部队,之前的六万骑军分布在三条战线之上。”

    “按照荣王殿下的意思,我大宋将会组织一支由纯粹的骑兵构成的战斗编队。”

    “这支部队被赐名为平胡军,目前有一万骑军构成,未来的目标是在两年之内,让平胡军总数达到三万铁骑。”

    “至于积累的钱财、粮食就更加的数不胜数,国库之内堆积如山,旧的粮食还没有吃完,新的就堆上去了,那穿钱币的绳子也早都烂掉了,再不花便要发霉了。”

    赵与芮满意的点了点头,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有钱花更值得庆幸的事情了。

    赵与芮五指微微下摆,示意钱之涣可以退回自己的座位了。

    钱之涣松了一口气,总算是不用他再搞钱了。

    看着地图上面的标识,赵与芮抬手指向了漠北的哈拉和林,语重心长的说道“我估摸着漠北的这些家伙又忍不住了。”

    “他们或许用不了多长时间便要对金人动手了,这是我们的一次机会,诸位都说说,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诸位朝臣都伫立在原地开始静静的思考。

    一炷香之后,李平荆抬起了头看向赵与芮说道“殿下,臣认为蒙古拿下金人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我们了。”

    “因此我们的行动不是为了要谋取多大的利益,而是要为不久就会到来的宋蒙之战抢占一个有力的态势。”

    “因此,我们既不能答应和蒙古合兵灭金,也不能同意和金人联兵抗蒙。”

    “我们和金人之间仇恨甚深,这绝不是什么外部危机就能让我们摒弃前嫌的事情,就算是唇亡齿寒,将士们、百姓们也不会同意和金人合作的。”

    李平荆顿了顿,给朝臣们一点点反应的时间,待朝臣们微微颔首之后,李平荆继续说道“蒙古实力强大,饶是我大宋战力年年高升,但现如今,也只是具备了一战之力。”

    “或许我们能够战而胜之,但却不能战而大胜之。”

    “何谓战而大胜之?一战让敌人损失惨重,伤筋动骨。”

    “现在的宋军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我们还是需要防御几年,给宋军时间。”

    “所以我提议,主力秘密顺着汉水逆流而上,汇合利州路曹友闻,彻底占据全部秦岭地区。”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虎视整个中原开阔地,不给蒙军任何能够使用铁骑进攻的机会,待我大宋铁骑战力上来之后,再与敌人一决雌雄。”

    其他朝臣纷纷颔首,邓若水、洪咨夔也都同意李平荆的意见。

    真德秀也捋着自己的胡子笑道“平荆此见颇有远见卓识,但老臣以为不妨答应蒙古和金人。”

    “答应蒙古,他们进攻的时候我们会助战,答应金人,蒙古进攻的时候,大宋会和金人开战。”

    “因为此战,蒙古必然准备一鼓作气拿下金国,战役结束之后,金国不复存在了,我们也算不上失信。”

    “而对于蒙古来说,金国灭了,下一战必然会在宋蒙之间爆发,两方都撕破脸皮了,哪里还会顾得这些?”

    “不过是给他们一个开战借口罢了,反正早晚都要打,不如先占了秦岭!”

    赵与芮微微一愣,他没有想到真德秀这种儒生也能放下陈腐的道义。

    真德秀看着赵与芮发愣,也是心中了然,脸色一冷淡淡道“怎么了?老夫不能为了国家的强盛而罔顾一点道义么?这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赵与芮眼神明亮了起来,伸出右手,大拇指缓缓上扬“高,真的是高!就这么办。”

    绍定元年的战略就这样确定了下来,游弋与蒙金之间,而后大举出动,一战拿下秦岭。

    一旦拿下了整个秦岭,关中地区也就是原来的长安,还有河南府地区,整个华北平原都会在宋军的威慑之下。

    待得宋军坚守个两三年,铁骑部队完全能和蒙军掰腕子之后,便可以逐鹿中原了。

    计划确定之后赵与芮等人也不是说空话的那种,立刻上报了赵与莒。

    赵与莒浏览过诸位大臣的奏章还有具体的战略部署之后,立刻批阅了,计划可以实施。

    然后又是一次物资的大调动。

    此次的调动规模比远征大理的那一次还要庞大,不过大部分地区可以靠水路运输,倒是速度快了不少。

    铁火炮调集了五千门,三弓弩炮调集了两千具,而且专门抽掉了擅长山地作战的夔州路军一万人,荆湖南路军一万人,荆湖北路军一万人,成都府路也北上驰援三万人。

    总计六万人朝着利州路地区前进着,曹友闻在利州路屯田积粮同时扩充部队,也有六万余人。

    因此整个利州路集结了十二万大军,战时只需要不到两万人扼守住几个主要山路的关隘就可以阻挡蒙军。

    剩下的十万大军可以全部向秦岭地区发起进攻。

    霍青云、赵牧远、司马英、李平荆、曹弈和孟溪六人跟随赵与芮前往利州地区,邓若水和钱之涣负责资源的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