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山河劫 » 第一百八十二章 隐秘调动

第一百八十二章 隐秘调动

    赵与莒和赵与芮连夜制定了一个计划,他们要设计一个局,将蒙军的一支主力诱引进汉中地区。

    为了做好这个局,赵与芮并不打算将计划告诉太多的人。

    知道这个计划的仅仅有三个人,赵与莒、赵与芮和李平荆。

    李平荆要将这份消息秘密带到四川制置使余玠那里,让余玠提前跑路,给蒙军营造一个假象。

    至于首当其冲的曹友闻那里,赵与芮相信他不会因为朝堂的变故而蒙蔽眼睛。

    为了让这个局更加真切自然一点,哪怕是自己人也要隐瞒住。

    演技的真谛不在于演技多么纯熟,而在于用真正发生的事情来说服所有人。

    要想忽悠住敌人,首先要忽悠住自己人。

    赵与芮打算蛰伏下来,诱导蒙军出兵,然后再汉中地区一举包围。

    因为蒙军能选择的路线只有大散关,因此做一个战略佯动,让蒙军攻入大散关,从陈仓道地区进入汉中,而另外一支部队蛰伏于秦岭太白山附近。

    待得蒙军倾巢进攻之后,绕着褒斜道出斜谷抵达眉县之后,向西迂回,从北面重夺大散关,然后封锁汉中门户地区。

    虽说要让蒙军进入汉中地区,但是赵与芮并不打算让蒙军占到便宜,天网会提前通知曹友闻蒙军即将进军的消息。

    曹友闻乃大宋良将,自然会疏散百姓,让他们进入最近的山城当中。

    提前收粮食,坚壁清野,不让蒙军抢到太多的粮食,迫使蒙军放弃进攻汉中盆地的城池,让他们沿着嘉陵江攻入川蜀地区。

    然后再阳平关进行决战。

    一切的计划决胜点就在阳平关的决战,一旦拿下了阳平关决战的胜利,蒙军将没有任何一条道路撤回到自己的领地。

    进来的蒙军越多,宋军的收获也会越多,当然前提是宋军要战胜蒙军。

    否则的话将会形成拉锯战,对大宋没有任何的好处可言,只会消耗大宋的国力。

    如果大宋在阳平关输掉了决战,那么蒙军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游弋于汉中和川蜀地区之间,宋军将在没有能力包围这支蒙军。

    因此一切计划的支点都在于宋军能否在最终的决战当中包圆了蒙军。

    对于这一点,连赵与芮的信心都不是特别的足。

    他能调动的部队并不是很多。

    虽然蒙古在大宋的探子都被打掉的差不多了,但是为了让窝阔台出兵,赵与芮需要制造一个自己倒台的假象,然后让丁大全、董宋臣这些人上位。

    这些人上位的话也会密切关注宋军的动向,因此东线的宋军主力无法调动。

    为了掩护川蜀地区的进攻,蒙军势必会在襄阳地区一线进行袭击,从而缠住宋军的中路大军。

    孟珙恐怕也没有多余的兵力支援西线,因此能够调动的除了川蜀地区的十七万主力以外,只有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的三万大军、夔州路的两万大军以及大理地区的两万大军。

    宋军能够调集的主力部队合计二十四万,而防守汉中地区所需要的守军便是三万,也就是说宋军总军力堪堪超过了二十万。

    这二十万大军当中仅仅有两万铁骑,其余的十八万全是步军。

    假如蒙军调集了二十万大军进攻的话,其中至少有十万为骑兵部队,那么蒙军的战斗力将会远远超过宋军。

    赵与芮倒吸了一口凉气,感叹道“这仗,不好打啊!”

    对蒙军来说,拿出二十万大军并不算很困难,毕竟蒙军在中原地区征集了大量的兵力,兵源十分的充足。

    不过……这似乎给了赵与芮一个小小的机会,这些征集来的兵力不少人都是原来的宋人或金人,只不过因为蒙古的强势,不得已而为之。

    毕竟他们的家人还都在那里。

    赵与芮修书一封给慕容凰,让他想尽一切办法,将那些人的家眷送到大宋的境内,到时候也能战场上来一次倒戈相向。

    战略上的决定大抵如此了,还需要注意的便是物资的调配了。

    二十四万大军,三个月内要吃掉一万万三千万斤粮食,也就是接近七十多万石的粮草。

    川蜀地区多年的屯田还是有不少的收成的,从荆襄地区调运二十万石粮草就差不多足够支使了。

    赵与芮的各项隐秘调动都是在阴影下进行的,知道的人很少,只有慕容凰和韦彦昌二人比较了解情况。

    ……

    哈拉和林,窝阔台和拖雷商议道“老四,已经和丁大全接上头了,他们似乎很乐意弹劾荣王啊。”

    拖雷摸了摸下巴微微笑道“这很正常,物极必反,荣王把这些人压的太狠了,狠到喘不过来气,如果有机会,他们一定会反击的。”

    “这丁大全、董宋臣这些人都不是什么圣贤之辈,不似真德秀、魏了翁这些人的正直,自然比较好拉拢,不过大汗,我们的计划能成功么?”

    “荣王在大宋位极人臣,而且和大宋皇帝是亲兄弟,很难从中间挑拨离间啊。”

    窝阔台似是有些开心的说道“应该能成功的。”

    “自从赵与芮上台之后,荣王的权力也有点太大了,甚至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

    “丁大全与董宋臣都告诉我们的使者,现在的大宋皇帝对荣王已经隐隐有些不满了。”

    “大宋皇帝想要好好地歇息一下荣王都要指示,这让大宋皇帝非常不开心,而且丁大全这些人还哭诉荣王的恶行,以前的大宋皇帝都是严加呵斥,现在竟然开始无言皱眉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昭示着荣王即将失去大宋皇帝的支持,这也是我们的机会。”

    “而且我们的探子来报都大宋虽说在新修建的河城以及关隘上都用上了特殊的泥巴。”

    “但是大宋这种特殊的泥巴产量却有点跟不太上,因此最为坚固的大散关还没用上这种版筑待遇。”

    “这会成为我们的一个突破口,也是目前我们最有把握打下来的地方!”

    拖雷听罢之后,也觉得颇有道理,同意了这样的计划。

    窝阔台见拖雷同意之后,便开始调兵遣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