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山河劫 » 第一百九十九章 绍定三年

第一百九十九章 绍定三年

    绍定三年,春。

    半年静悄悄的就过去了,无论是蒙古还是大宋都在恢复自己的实力。

    蒙人接近百万的大军一下子被打落到了六十多万,饶是半年的恢复,也就堪堪七十五万左右的水平。

    大宋虽说也折损不少,但是三个屯驻大军,淮左军、淮右军和淮南军的建成,已经拥兵近八十余万了。

    宋蒙之间的实力被逐渐拉平,虽说蒙军还是占据着优势主动地位,毕竟蒙军的铁骑众多,大宋的骑兵总数虽说达到了十万,但还是不如蒙军。

    但是大宋的经济状况远远强于大蒙古国。

    大蒙古国虽然疆域十分的辽阔,但是由于他们采取十不存一的那种方式,导致他们的领地人口急剧减少,商旅不振,虽然耶律楚材有着一定的改良,但效果并不显著。

    相比较之下,大宋却是蒸蒸日上,收复的秦岭山区,赵与芮带着工部的人前去探查,在秦巴山区找到了金矿、银矿等矿产资源,里面的产出让大宋赚的盆满钵满。

    这一比较可就让蒙人十分生气了,他们一直认为只有战略意义存在的秦岭竟然可以有如此庞大的财富产出。

    可惜现在后悔也为时已晚了,赵与芮在利用了大散关一次之后,立刻堵上了这个疏漏,现在进入汉中地区的每一处山道都有关隘。

    每一处关隘都用水泥加固过,而且关隘之上铁火炮和三弓弩炮林立,关隘驻军也不少,没有个几万大军想要打下来简直是痴人说梦。

    汉中地区虽然损失很大,但是参军热的影响,曹友闻迅速补充了兵源,汉中总兵力达到了十万,骑兵也拥有了一万人,具备了主动出击的实力。

    川蜀地区的总兵力也有十二万了,再加上余玠和曹友闻互相配合,西线可谓是坚如磐石,进可攻,退可守。

    整个西线的局势已经不需要赵与芮再担心了,赵与芮需要关注的便是东线的战事。

    东线的宋军总数非常多,除了原本就有的二十五万主力之外,三个新建的屯驻大军也有十五万。

    东线聚集着宋军的精锐部队,但是骑兵总数就超过五万人,这也是其他两线不具备的强大配置。

    之所以东线聚集如此多的力量完全是因为目前东线的防守压力巨大。

    大宋在淮河以北虽说有十几座城池,但是这些城池大部分都沿着淮河分布。

    而东线的泗州与海州却不在其中,泗州和海州距离较远,战略意义又比较重要,因此大宋必须要分配非常多的部队来驻防。

    蒙军下一次或者说以后的攻击目标也只能选择强渡淮河或者强攻襄阳了。

    虽说大宋还不知道具体的作战目标,但已经开始着手布置了。

    慕容凰的天网机构在不断地刺探蒙古的情报,但目前还没有什么收获。

    蒙军也不笨,他们自然明白之前有人泄露了消息。

    这一次,窝阔台效仿起了赵与芮,计划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贵由、阔端、塔海、速不台和阔出知道蒙军的具体行动。

    虽说进军计划可以隐瞒下来,可大蒙古国的生活现状却无法隐瞒。

    判断部队的行进路线不一定非要刺探情报。

    韦彦昌在胶东半岛地区的探子探查到了一些端倪。

    这里的百姓刚刚从其他州县迁移过来,蒙古为了稳定这里,一些物资会优先供给,因此这里的物资还算充盈,物价很低。

    但恰恰是这样的物价较低的地方,肉类和蛋类的价格居然持续走高!

    韦彦昌心道:“一般的百姓是吃不起肉和蛋的,但这里居然价格如此之高,甚至超过了正常价格的三倍。”

    “一般是由世家大户才能吃得起,可是这里的世家大户都被宋军拽走了,剩下的哪里能消费的起呢?”

    “只有一家消费得起如此多的肉、蛋食品,那就是蒙军!”

    蒙军哪怕是出征吃的也不是稻谷食物,他们吃的是随军放牧的牛羊,和应急使用的奶酪。

    但是牛羊也要提前出发,总不能要打仗了再走吧?那样会拖慢行军速度的。

    蒙军既然确定好了行动的方向,自然不会等的太久,一些驻防的蒙军可能提前调动。

    价格的疯涨只说明了一个原因,那就是蒙军会从这里出发!

    韦彦昌额头上冒出了微微的冷汗,心里也明白,此事非同小可,要仔细思量一下。

    价格是先在济南府涨起来的,而后又是在东平府涨价的。

    这里距离泗州、海州、寿州都比较近。

    按理说可以朝着三个方向进军。

    可是,从济南府到东平府是从东北方向向西南方向前进的,实际上并没有靠近泗州和海州,只是距离寿州较近!

    寿州,绝对是寿州,寿州的对岸便是安丰,安丰地处中线和东线的交汇之处,位置十分重要。

    蒙军若是想要在这里取得最大优势的话,最好的做法便是进攻寿州和安丰,拿下这两块地方将大宋东线和中线切割开,逐个击破。

    韦彦昌意识到了事情的紧急,立刻修书一封,飞鸽传信送到了赵与芮的手里。

    当赵与芮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三月末了。

    赵与芮拆开信封,眉头紧皱道:“虽然判断出来了是寿州附近,但没想到窝阔台居然这么着急。”

    现在驻军就开始调动了,岂不是再过几个月就要开战了?

    赵与芮立刻召集了整个云台的朝臣商议此事,一干重臣也都赶来。

    众人听闻之后,也都面色凝重,他们知道,这一次他们要承受蒙军的怒火,这一仗必定是一场恶仗。

    该怎么打,众人心里都没谱,一切都要靠赵与芮来决定。

    赵与芮也倍感压力重大,不过此时,大宋的一干名将孟珙、杜杲等人还都没有离开临安。

    不用由赵与芮一个人乾纲独断了,这倒是让赵与芮可以稍稍轻松一点。

    赵与芮问道:“璞玉,敢问你有如何妙计可以助我们击溃蒙军?”

    孟珙沉声道:“关键还要看杜将军的,他们既然直扑安丰而来,莫不如暂时从寿州撤退,让蒙军渡过淮河。”

    “我大军四面防守,待得敌军攻势受挫,水军封锁淮河,而后四面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