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山河劫 » 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复易手

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复易手

    元月十四,当蒙军连续的重拳出击之下,终于击碎了宋军在城外构筑的营盘,宋军就算组织敢死队拼命争夺,也最终因为兵力不足的原因收缩到城内。

    士兵总数的差异不是靠拼命就能够弥补过来的,差距过大,宋军兵力有些不足,只得暂且收归到城防之内。

    大宋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艰苦卓绝的作战,八万大军只有六万余人,而蒙军也损失不小,可是蒙军源源不断的生力军不断补充进来,根本不会担心兵力不足的问题。

    兵力有限就不能硬拼,必须要精打细算坚持到三月开春,如果坚持不到的话整个汪古部地区的战略就将再度发生逆转。

    大宋好不容易构筑起来的优势战略地位就有可能被蒙古重新夺回,所以杜杲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坚守这个城池。

    元月二十三,当蒙军再一次集结重兵进攻的时候,终于击穿了城墙上的防御,宋军开始全面后撤,军械物资已大多搬入了城内,搬不走的也全部焚烧掉,没有给蒙军留下一个有用的东西。

    蒙军虽然没有非常充足的炮石储备,但是他们占据城墙后,依据当年赵与芮实行的方法从城墙向城内进行攻击,倒是给宋军造成了不小的损伤。

    不过宋军以最快的速度收缩到城内的三条防线当中,经过一个多月的建设之后成立的三条防线,已经初步具有了壁垒营盘的作用,他们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土墙,反而用水泥加固过不少的地方,都非常难以撞破。

    可以说大宋在朔方城内部还建立了三圈内部城墙,虽然这些城墙没有外部的城墙那么坚硬,但是因为是在城内可以和居民的房舍相互配合,从而形成有效的战略纵深。

    街道巷战或许守不了多长时间,但是如果有这类似城墙一样的防御就可以让宋军的士气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样就可以和蒙军激战更长的时间。

    蒙哥看到这些城墙之后怒不可遏,立刻调集了部队朝着城内发起冲击,但是城内的士兵毫不留情的给予还击,无论是回回炮铁火炮还是三弓弩炮。炮石箭雨疯狂的攒射让蒙军人仰马翻,损失惨重。

    蒙军顶着猛烈的炮火继续冲击,他们绝对不会畏惧宋军的炮火攻击,他们的目标是夺下整个朔方城。

    蒙军每个士兵他们心中也清楚,一旦宋军在汪古部地区站稳了脚跟,那么他们再也不能在太阳底下愉快的放牧,他们的蓝天白云牧场也会因此而丢失。

    他们的自由生活将会受到限制,宋军的铁骑将经常的侵入他们的领地,所以他们必须奋起反抗,如果不将朔方城拿下的话,他们就再也无法法,抵抗宋军的入侵,他们将失去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沿阵地,他们将不得不每年都和宋军作战。

    谁都讨厌奔波的生活,谁都想,安稳的定居下来,谁都不想在战乱中度过自己的一生,但是,没有办法,他们必须为自己而战为国而战,如果他们退缩的话,整个蒙古就会成为大宋铁蹄之下的另一一块墓地。

    蒙军士兵爆发了强烈的斗志,元月29日的那一天,突破了宋军的第一道城墙,也就是宋军的第一道防御线,宋军被迫向城池内部撤退,向着市中心地区聚集,他们损失的城池13的区域蒙军,在城池当中站稳了脚跟三个,六万宋军被团团包裹在城池当中。

    但是宋军毫无畏惧,他们已经坚守了两个多月,只要再坚持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大宋的援军就一定会赶到。

    同一时刻大宋的朝堂也在紧锣密鼓的布置,部队随时准备驰援北线他们都知到朔方城,现在正在经历严峻的考验,但是他们必须要等待实际,等待能够支援的机会。

    宋军的铁骑目前非常不适合在北部草原作战,一旦铁骑出动那就会蒙受巨大的损失,这铁骑的损失是大宋也承受不起的,于是他们必须至少要等到天气回暖,当北方的草原不在降雪的时候,铁骑才能出动。

    不过也不是毫无办法进行一次支援,大宋在朔方城的西南和东南分别有着两座小的城池,那里面也是可以驻扎军队的。

    大宋将北河军的十万大军调向北部,其中的三万先锋已经抵达了这两个城池,随时可以投入战斗序列。

    虽然三万步军并不能够帮助朔方城解围,但是可以扭转那里绝对劣势的战略态势,可以进行一次强有力的支援。

    二月初三,宋军的三万步兵从两座城池出发,向着后方城汇聚而去,蒙军发现了宋军的踪影,被迫抽出了一支偏师,约两万余蒙古士兵组成数个战阵开始与宋军在野外开战。

    包围的蒙军一下子减少了两万余人,城内的宋军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军心士气大振,他们明白朝廷已经开始想方设法增员他们了。

    同时身后还有七万步兵正在以最快的速度赶往这里,当然蒙古对这种情况并非一无所知。

    他们同样知道宋军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前往朔方城驰援,也知道大概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宋军的铁骑就会知远过来,因此他们也不能放下自己的脚步。

    蒙哥准备了两套方案,首先集中全部的力量,以最快的速度打下朔方城,同时派出一只调集更多的精锐部队前来围点打援。

    既然宋军的援军都想支援朔方城,那么这就成为了一个被困在蒙军手里的点,那么宋军的驰援部队会不计代价的进攻,朝朔方城方向驰援。

    而蒙军就可以趁着这个机会,等待宋军的来源,他们的援军到了以后,以歼灭他们有生力量为主,以尽可能的打击宋军,让宋军损失惨重。

    这样即使没有夺取朔方城,他们也能完成一定的战略目标,那就是消耗宋军的有生力量,每一年的冬天都可以发起对朔方城的进攻,每一年都可以进行围点打援,让宋军吞下战败的苦果。

    蒙哥的计划很完美,但实现起来非常困难,宋军的支援并非软弱无力,他们并非不计代价的推进,而是有形有据的,进行逐步推进,常以自己的能量来支援朔方城的同袍。

    宋军的支援计划也是经过详细制定的,他们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立刻驰援解救朔方城,宋军明白自己必须依靠铁骑的力量才能为朔方城解围。

    步兵的作用充其量就是拖住蒙军的外围力量,不让蒙军全心全意的围攻朔方城,这样朔方城就一定能守得住。

    十万步兵从三个方向向着朔方城进发,这样就能将不少的蒙军向外围扩散,而此时的蒙军正囤积在城内,他们没有办法离得太远,所以就必然会遭受来回奔波之苦。

    只要蒙军不全力进攻朔方城,依靠杜杲的防御才能,一定能够冲到宋军铁骑到来的那一刻。

    二月初七,宋军的十万步军从三个方向进攻朔方城方向,蒙军也同样派出了八万余人构筑了几个方阵拦截宋军的推进。

    但让蒙哥疑惑的是宋军好像并没有特别着急向朔方城狂飙突进,而是徐徐推进,稳步稳中有序,一旦蒙军选择撤退,他们将毫不犹豫的撕咬上去,而一旦蒙军选择坚守,那么他们的进攻节奏就又会放缓。

    打到这一刻,蒙哥也看明白了宋军的战略意图,宋军不过就是想将蒙军托在那些地方,不让蒙军全心全意的围攻朔方城,而他们的骑兵就可以再等一个月突击,这样让朔方城争取到足够防御的时间和力量。

    看出宋军的战略意图和蒙哥立刻调集了所有手上的部队朝着朔方城开始了疯狂的进攻。

    朔方城还有两道封锁线他们还没有打穿,于是他们必须要在一个月内击穿这里的两道防御线。

    蒙哥认为宋军一定会严防死守,不会主动出击。可是杜杲反其道而行之,在这一天杜杲非但没有集中全力防守,而是集中所有的有生力量向外发起突击

    宋军在这一天朝着第三道防线,实施反突击,他们要重新夺回自己的阵地,扩大自己的防御面积,在弓弩和炮火的支持下他们,宋军高歌突进,连续夺下了好几处城墙,将自己的防御范围向外扩张了许多,蒙军被迫后撤,第三道防御线竟然在一天之内重新夺回。

    这让蒙哥勃然大怒,他立刻重新调集全部的力量,朝着城池内部方向发起冲击。

    第三道防线连续三天的血战之后,宋军被迫后撤,损失数千余,整个宋军此时已经不足五万人,但是他们依然坚守着两道防御阵地,而二月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半,还有留给蒙军的时间不多了。

    蒙军调集了十余万步军朝着中心的城池发起最后的突击,激战五昼夜之后,蒙军艰难的从宋军手上夺取了第二道防线,宋军再度向后撤退,岌岌可危,离约定的时间大概还有十余天左右,宋军的铁骑已经整装待发,准备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