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山河劫 » 第二百六十章 撤退

第二百六十章 撤退

    蒙军意识到了宋军的战略意图,同时查明了宋军铁骑前进的方向他们度过了汪吉河之后直接来到土兀剌河那河附近。

    土兀剌河就在哈拉和林的南部,只要越过了土兀剌河,就能够直接来到哈拉和林。

    而此时囤积在哈拉和林附近的蒙古铁骑不足十万,萨里川附近赶来的援军也只有三万左右,蒙军铁骑实力不足十三万,而且还分离在土兀剌河的南北两侧,如果想要汇合的话就必须横渡土兀剌河,而此时的宋军铁骑已经近在眼前。

    更要命的一点是,蒙军大部分的牛羊马匹还都在哈拉和林地区附近,如果不将宋军击退的话,这一大波的牛羊马匹将会受到巨大的损失,这是动摇大蒙古国根基和国本的事情。

    这种事情岂容忽视,别说是蒙哥,就连贵族会议的所有贵族都震惊得跳了起来,如果他们不奋起反抗的话,他们的牛羊将会被大宋抢夺走,他们又该如何度过这个严冬呢?

    蒙军虽然不畏惧冬天,而且在冬天作战能力极强,这是因为他们有着足够的后勤保障,他们的牛羊在冬季也可以支持他们渡过严寒,可是此时如果牛羊损失太多的话,带着饥饿的他们,是无法抵御寒冬的。

    这一切都让蒙哥和这些贵族们毛骨悚然他们立刻明白了,宋军的用意有多么险恶,于是开始调集所有能调集的将士,打算与宋军殊死一搏。

    如果此战失败的话,他们将再也没有办法短时间内凝聚起来强大的力量,蒙古的核心力量都是由这片水草地放牧,如果失去了这片水草地和牛羊马匹的话,蒙军势必在数年时间呈现完全溃散的状态。

    虽说要立刻奔赴作战,但是蒙哥他们并没有将这些牛羊留在原地,他们立刻调集了部分士兵,组织牧民,带领着牛羊向着东北方向的撤退。

    东北方向是鄂嫩河的上游方向而此时的蒙古铁骑在弘吉剌部有一支铁骑部队在拱卫克鲁伦河与鄂嫩河,因此这个方向上不会出现宋军。

    因此蒙军士兵开始驱散当地的牧民,带着牧民和牛羊向着鄂嫩河的上游方向进发,在那里他们可以从暂时找到一个歇脚的地方,那里的水草地也足够让他们在一两个月的时间内不用发愁。

    准备妥当之后,蒙哥带着贵族来到了蒙军铁骑面前,他们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同时带领着所有的铁骑部队离开了哈拉和林地区。

    此时哈拉和林地区守军不多,坚守大汗王庭没有任何的意义,他们向着东南方向进发来到了黑林行宫,与萨里川方向赶来的三万铁骑部队会合,蒙军全数十三万就在土兀剌河的上游地区聚集,而此时的宋军已经随时准备抵达

    宋军部队正在土兀剌河的下游方向,他们开始有序的度过土兀剌河,渡过土兀剌河之后,五路铁骑大军直接杀向了哈拉和林地区。

    当宋军赶到大汗王庭之后,发现当地还有一些牧民牛羊马匹,但是大部分的牧民已经撤退一空,整个水草地上空空荡荡的一片。

    而且大汗王庭,没有任何一支蒙军部队只有,蒙军的营帐以及一些日用品,宋军决心不留给蒙军一丝一毫一针一线,立刻纵火,将整个哈拉和林的大汗王婷给烧为灰烬,同时将当地的牛羊马匹给带走,带不走的也就地解决掉。

    宋军俘获了大量的牧民,这些牧民留这也是个累赘,于是宋军将那些牧民向着西北方向驱赶,但是牛羊马匹等东西只给了他们足以求生的基础。

    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前往大宋,如果他们前往大宋的话,倒是可以获得足够生存的资源。

    宋军不仅采用了强制占领的方法,还采用了分化的方法,他们现在没有了基础的生活保障,如果他们不前往大宋的话,他们在草原上将再无立足之地。

    所以他们所选择的唯一道路只有一个,那就是前往大宋的黑水镇燕军司和黑山威福军司那里将会给他们足以生存的物资。

    这里料理妥当之后,宋军的一个斥候来报,蒙古铁骑在哈拉赫林东南方向黑林行宫附近集结。

    蒙军共计十三万铁骑,距离哈利哈拉和林方向并不遥远,宋军将领讨论了一番之后,决定多路出击,开始朝着黑林行宫方向进发。

    蒙哥非常清楚自己的实力并不足以从正面完全击溃宋军的铁骑,因为他的士兵总数并不多,如果贸然进攻的话只会倒大霉并损失惨重,他需要做的是尽量的保证自己的有生力量。

    汪古部方向的五万铁骑正在回师,自己则率领着黑林行宫方向的十三万铁骑重新赶回萨利川方向,一旦能和自己的五万铁骑会合,那么蒙军拥兵十八万还是可以和大宋铁骑抗衡。

    蒙古铁骑向着东南方向撤退的时候,宋军铁骑也明白了蒙军的战略意图,他们肯定是想和自己在汪古部北方的蒙古铁骑会合

    既然明白了蒙军的意图,那么宋军绝对不会让他们这么轻松的就能够会合,必然要去打他们一次。

    作出决定之后,孟珙和霍青云率领各自的四万铁骑,对着蒙军的主力发起了钳形攻势,从两个方向直接杀了过去。

    钳形攻势直接咬住了蒙军向着东南方向撤退的前军,整个蒙军被迫减缓了自己的速度,同时蒙军被困在了宋军的铁骑包围圈当中。

    余玠,王坚,彭大雅三人率部从正中央发起了全面的冲击,轻重骑兵相互配合,各种战术运用,从五个方向对蒙古的主力部队发起了全面进攻。

    蒙军铁骑与宋军铁骑激战数个昼夜,终于撕开了一个包围网,继续向东南方向撤退,虽然损失惨重,但他们必须和自己的其他主力会合,否则便有被全歼的风险。

    宋军铁骑不能让他们轻易的会和,一旦蒙军铁骑汇合之后,士气暴涨的蒙军铁骑反杀回来,宋军铁骑势必损失惨重。

    同样的,宋军铁骑因为和打下了哈拉和林地区,这会极大的震怒蒙军的将士一旦蒙军的将士得知了具体情况的话,势必同仇敌忾,气势暴涨,作战能力爆棚,那个时候宋军将无法轻易招架。

    凡此种种宋军都不能让他们轻易的和主力部队会合,于是宋军派出了一支由轻骑兵组成的部队,轻骑兵一般不会发起冲锋,而是在外围进行骚扰性作战。

    可是现在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轻骑兵必须全部出动,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尽力的留住这支蒙军铁骑,能留住多少是多少,尽量的歼灭蒙军的有生力量。

    蒙军铁骑也明白自己的主要方向,他们立刻朝着东南方向奔袭而去,那边汪古部的五万铁骑援军也正在,快马加鞭来的路上。

    宋军追击三天之后,终于发现了蒙军铁骑开始会和蒙军铁骑,虽说在之前的包围战中死伤两万余,但是汇合之后仍有十六万的蒙军铁骑。

    宋军铁骑虽然数量上占尽优势,拥有接近十九万的铁骑部队,可宋军铁骑不敢贸然深入,只能在后方稳固扎营,等待着和蒙军决战的时刻。

    与此同时,赵与芮在遥远的幽州方向知道了前线的战事情况,正在着手制定一个可以支援的计划。

    单靠那接近二十万铁骑,估计无法正面的战胜蒙古铁骑部队,同时也没有办法占取更大的利益。

    此时的蒙古铁骑部队已经正在全速赶往汪古部北部地区的草原集结,那样的话其他地方必然防守空虚,如果宋军能够从东北路招讨司出兵一支部队,攻入弘吉剌部那可以说是势如破竹,毫无任何部队抵挡。

    这支部队甚至都不需要带补给,不需要带任何的战略物资,只需要一万铁骑出动,就能截取占领大量的收益。

    东北路招讨司方向接到命令后立刻出击前往弘吉剌部,他们就带了十天左右的干粮,其他的都要靠在那里运用游牧的作战方式来就地取食。

    同时汪古部地区约有五万的宋军铁骑,正在汪古部地区整装待发,五万宋军铁骑随时可以朝着西北方向前行和十八万接近十九万的宋军铁骑,形成南北夹攻之势。

    这一次十余万的蒙古铁骑必将让其损失惨重,只要这一次能够彻底的打残蒙古铁骑的主力部队,同时将弘吉剌部地区草原的资源占领一空,那么大宋的战略将会彻底的完美贯彻。

    哈拉和林草原地区,汪吉河草原地区,弘吉剌部草原地区,这些草原都是蒙古飞丰美的水草地。

    草原依据大漠划分为漠南草原和漠北草原,而宋军的主要打击方向就是漠南草原。

    这些草地只要还存在着牧民在那里,那里的牧民就会遭受到了巨大的重创。

    这就严重的打击了蒙军的经济实力,动摇了蒙古的国本。

    一旦可以在此战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让蒙古的铁骑数量下降到一个限定的范围之内,那么宋军将有机会在下一次大战中一举荡平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