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枫起汉末 » 第十七章 汉室尚在!亦可扶之!

第十七章 汉室尚在!亦可扶之!

    “爱卿此事可为真。”刘宏可是深深记着当初被支配的恐惧,差点就要送女了。

    众人问听林枫之言,一群老不死的才明白,原来林枫是给自己拉护身符了。

    不管怎么说,此事一出,洛阳城内所有官员都要进宫讨论的,而此时林枫仅仅拉了一小部分核心大臣。

    也就是说,此事马上要定下来,不仅仅要定,而且还要稳住不慌。

    万年公主自然亲自将令书交于刘宏,站起身边,等待刘宏开口。

    此为半个朝议,万年还是可以留下来的,刘宏本来昏庸,把万年留下听政也是正常现象。

    这里有没有言官谏官,其他人也是知道分寸的人,这时自然不会提起,而是果断选择忽略。

    刘宏看了一会后,随口问道“林卿之前可是做了何种安排,与朕讲讲。”

    “诺,谨遵陛下令。”

    “其一,命破虏将军张辽随时注意鲜卑,同时向幽冀二州发函,请求注意鲜卑动向,以策万全。

    其二,向丁刺史发信索要临时招募权,随时就地招募准备守卫北疆,以保证兵力充足。

    其三,使丁刺史麾下吕将军尽力赶其逃于河西走廊,吾汉武帝时期主张迁其于河西走廊,此时当为全力落实。

    其四,使凉州刺史让其协助并州军合力驱赶作乱之匈奴,未做乱匈奴统一事后安排,其南匈奴王准备来洛阳递表称臣,可使其统领。

    其五,臣以传令洛阳血杀军,做好出征准备,随时北上死战,为我大汉精忠报国。

    此为臣之五法,请陛下明析。”

    “好一个五法,好一个林爱卿,有卿在,朕无忧矣。众卿家以为如何?”刘宏现在就是故意给林枫造势,要想竖一支势力,先造势随后慢慢图谋,方为上策。

    林枫自然不矫情,能顺着走最好,反正自己不怕功高震主,毕竟一首精忠报国可不是乱唱的,明显带着阴谋的气味。

    “臣有本要奏。”直接当初的那位大佬又出来怼了,这位其实名叫袁槐。

    “臣有一事不明,仅仅是异动便调兵遣将,其军费如何算计?此为其一;其二,对方仅仅是移动一下,并未有进攻大汉之意,又当如何?其三,林侯私自调兵遣将,将陛下置于何地?若其他人也相继学习,岂不是扰我汉之国政乎;其四,以我大汉之军力,其怕他鲜卑匈奴之辈乎!臣以为,当治林枫私自调兵之罪,同时臣请陛下彻查林枫是否有篡汉之举。”

    林枫心里一句卧槽,如果眼神能杀人,袁槐早就死的不能再死了,话说回来,林枫又没抢他老婆,也没杀他孩子,更没杀其族人,心好累啊。

    “臣有一言,请众位大臣静听。我武帝时期,有卫青,霍去病两位将军时常侵入草原,总有收获,最终将匈奴打散分裂,先后出现南北匈奴,鲜卑,乌桓等小势力,尊袁大人所言,我大汉人才辈出,理当打出武帝之风,不可堕矣。

    其二,孙子兵法中有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秆一石,当吾二十石之说。我军出征,自当食其之食,饮其之水,如若不然,袁大人愿高风亮节,替北疆将士支援粮草,枫在此谢过。

    其三,民间有句俗语叫,狮子博兔,当尽全力。无论鲜卑动向如何,我大汉当随时备战,岂不闻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

    其四,枫为汉臣食汉禄,大汉有难,当挺身而出矣,即便身死,亦要精忠报国,为汉而亡,岂能因军情紧急,不做安排,使我汉家烽火燃于边疆乎。

    其五,我大汉之强,即便不与交锋,也当亮剑,使其感受我汉家锋芒,让其消了灭汉之心。

    经此五点,袁大人可否解惑矣。”

    其实林枫一直有句话不知道当问不当问,虽然我打仗不咋的,治郡不咋样,政治更是一塌糊涂,但是他丫的,本少爷可是继承了五千年的诡辩之术,你在辩论领域上怼我,简直就是老寿星上吊,找死。

    林枫心里各种骂袁槐,总之没一句好话,毕竟五千年历史的继承者,骂人能骂个三生三世不带重样的那种。

    又不是尼罗河畔的长老们会法术,一顿咒语念死我,还敢怼我,上次的记性看来不够深啊。

    袁槐愣住了。

    这次话里话外都再说,你丫个大傻子,我诡辩之术堪称当前第二,你又不是第一,没事老怼我是智商不够用还是道德以沦丧。

    “爱卿,若真要对抗,此战结果如何?”

    刘宏不得不出面转移话题了,要明白这件事很重要,不要轻易怼,应当合力解决。

    “臣有三胜三败之论。”

    “速速讲来。”

    “臣遵旨。”林枫现在把自己放到最高点,我就是当前的韩信,不要怼我,要不然你会很惨。

    “我大汉兵强马壮且并未分裂,鲜卑自檀石槐死后先后分裂为中西东三部鲜卑,不可调和,此军胜也。

    我军将领有臣,公孙瓒,吕布等人,即便如此,我大汉人才辈出,随时可以组建一批将官,况且,卢植,朱儁,皇甫嵩皆在,另有大将军坐镇中央,鲜卑将领可有名气乎,此为人胜也。

    我大汉有兵书多册,智谋之士多如牛毛,数不胜数,其鲜卑只知猛冲,无异于作死尔,臣三千兵马便可打败两万大军,并阵斩其王,若真谋划,岂有他们何事乎,此为智胜。

    若檀石槐尚在,此战未可知,因其身死,其必败,此为主败也。

    自古以来,骑兵不善攻城,我大汉各类军队应有尽有,此为军败也。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鲜卑等族本就无粮,皆靠抢我汉家粮食而活,此为粮败也。

    有此三胜三败,我大汉必胜,鲜卑必败。”

    “好一个三胜三败,甚好,甚好。传朕旨意,以血杀侯之法,全面布置,若有违抗者斩。同时冀州提供粮草供应,保证大军完美行军。”刘宏拍手称赞道,同时立即下旨,省的有人跳出来怼自己。

    既然有好方法,那就用,只要不亏自己的钱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