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烈焰双雄 » 第十六章 行动前

第十六章 行动前

    只见他腾的站起来,右手摁在枪盒子上,正想找李斌的茬。

    坐李斌对面的唐洲就笑着起身,抓起老板的手,从衣兜里摸出两个大洋拍到他手上,说道:“黄老板,去帮我买一瓶酒,就当我请那桌几位大哥喝的。”

    然后不等老板诧异,连忙对四个伪军拱拱手道:“几位长官,小弟们从乡下来,没什么见识,请莫怪,莫怪,呵呵”。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唐洲既然如此姿态,姓侯的伪军中队长也招呼了一声麻子,“算了,大家都不容易。”

    麻子这才咋咋呼呼的哼了一声,坐了回去。

    只是背对他的李斌心里直抽抽,“他妈的,看来老子的这脾气真得改改,只是白瞎了两个白花花的大洋,肉痛啊!”

    接下来,二鬼子有酒喝,有肉吃,自然不再理会李斌等人,而且还聊了很多李斌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吃完饭,五人接着逛,接着买,直到太阳西斜,把所有的钱全部花光后,才带着东西出了城。

    等李斌他们担着背着东西到家后,秦雷四人今天的进展也不错。

    并排的四间房,框架已经全部完成,明天就可以钉外墙了,秦雷用了最简单的方式,直接把一节节两米长的木头从中间锯开,然后往竖起的柱子上一钉,结实耐用,冬暖夏凉。

    要有一个能容纳下十二个人的房子,需要采买的东西很多,但他们不是真的建一个舒服窝,一切都得以斗争形势来决定。

    所以,先以基本生存要素为准绳,这次买的都是少量的粮食,油盐酱醋,衣服被褥,厨具和部分生产工具。

    等安顿下来后,秦雷就想着去找后勤部长--小鬼子的麻烦,想要装备,想要补给,那就得去找鬼子伪军要。

    有了趁手的工具,和能吃饱的食物,房子三天就完工了。

    从远处看,就像东北森林里面的密营,或者说树屋,深褐色的木头墙体,起到了很好的伪装作用,连房顶也是用树皮铺了两层。

    唯一有待检验的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漏雨。秦栋梁和秀英自然分到一间房,李斌死皮赖脸的挤到秦雷的房间,剩下两间大点的便各住了四人。

    “秦哥,我们所剩的物资不多了,我没想到一天十个人的消耗这么大,接下来怎么办?”李斌看着墙角越来越少的粮食发愁的说道。

    “唉,你说你,如果不回来,那些大洋至少能够我用一个月。”秦雷躺在木板床上,翘起个二郎腿随意的回答道。

    “滚,那还不是我给你的!”李斌没好气的道。

    “你不是说要跟我养猪种地吗?现在没钱买猪仔,那明天就开始开荒种地吧!”秦雷一副吊儿郎当的说道。

    “秦哥,秦爷,您别开玩笑了行不行?我估计了一下,最多还有不到五天的口粮,再不想想办法,我们就只能去要饭了!”李斌脸色有点难看,看样子是真的急了。

    “行,那就从明天开始去要饭吧,你挑两三个人,化化妆,明早就去冶头镇。”秦雷突然坐起身,看着墙上那张李斌凭记忆画的地图。

    “你的图上作业还是太差劲了,最好从鬼子手里抢一张回来,据我所知,他们绘制的地图,可比国民政府的都精确。”秦雷看着李斌的作品嫌弃道。

    “冶头镇?为什么咱们不先从最近的大寨山镇下手?”李斌也站到图前有些不解。

    “兔子不吃窝边草,大寨山镇先养着,而且冶头镇处在太行山的窝窝里,距离县城比较远,鬼子的支援也短时间到不了,我们有足够的时间离开。”秦雷不加思索的继续说道。

    “明天你就带人过去,不管用什么方式,尽量在一两天时间内,把驻扎在那里的兵力和部署搞回来,切记,安全第一。”既然你们要玩,那就先带你们玩一把,秦雷的心中活泛起来。

    至少可以先看看这几个人的水平,不然遇到的全是猪队友,怎么被坑死的都不知道。以秦雷现在的状态,暂时不太适合动手,只是帮忙策划一下还是没问题的。

    但大家手上就五把枪,而且子弹也少的可怜,具体怎么打,还是得等把那边的情况搞清楚再说。

    李斌把秦雷的决定转告给其他人,没有人表示反对,因为到目前为止,秦雷也没说怎么打?什么时候打?现在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去侦查打探情况,这个任务对于还没有任何组织力,和凝聚力的“团伙”来说,应该还算是很简单的。

    秦雷心想,如果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那李斌他们也就不要打着抗日的旗号混日子,干脆回家抱娃得了,又何必还要天天把脑袋挂在裤腰上,从事随时都可能送命的工作呢?

    说得更深层次一点,这就是信仰问题,一支队伍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不清楚为何而战,那他们就是一堆被勉强捏合的泥沙,只要风雨一来,随时都有可能被击垮。所以,在秦雷没有对他们进行任何考核之前,所有的行动和计划,必须得谨慎,这关乎于性命!

    第二天一早,大家在门口聚集,李斌和唐洲,庞海运与刘福胜四人,都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个个蓬头垢面。还别说,真的像乞丐,秦雷看到他们的第一眼,就差点竖大拇指为四人点赞。

    “本来还想找你们先聊一聊,没想到大家都已经准备好了,相信斌子都得说很清楚,那就不用我再赘述了,就按计划行事,注意安全!”秦雷温和简短的一两句话说完,挥手就让他们出发。

    李斌四人离开后,接下来的两天,秦雷也没闲着,他带着钟志国,张勇等人,在大寨山脚下转悠。

    一为熟悉这带的地形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二为和当地百姓打好关系,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三为帮着附近遭到过屠戮的村子,进行简单清理,以免发生什么疫病。

    因为秦雷准备打出自己的旗号,哪怕这些人还没通过他的考验,哪怕将来只有自己一个人,也要让老百姓知道他和他们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而战!

    同时,也是给这临时的队伍一个定位,让他们找到奋斗的理由和目的,这也算是逐渐给众人灌输自己的思想,树立大家的责任感和价值观。

    短短的两天,秦雷收到的效果却是很明显,让钟志国他们这些以前在军阀的部队里,经常为钱和地盘而打仗的官兵们,眼里开始有了老百姓,感受到了来自劳苦大众的善良。

    而恰巧,包括钟志国在内,他们当兵前,同样是来自贫苦老百姓,只是自打当兵拿枪后,便成了长官们的打手,忘记了那些还留在家乡,被同样与他们一样的身份的人视为牛马的父母亲人。

    这些感触,曾经在他们心里或许有过,但军阀部队的风气,思想教育的欠缺,让这群自以为只要手里有枪就无所不能的人忘了本。

    抗战爆发以来,被略略灌输民族大义的地方军,杂牌军,包括中央军,有没有能坚定信念,抱着必死之志与之决战到底的队伍?有,但不多,军队的觉醒,取决于将领和军官们的觉醒,可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军官嘛,秦雷只能呵呵了。

    能不喝兵血,不吃空饷,不贪图享乐,心系百姓的,一心只为民族的,举目于这个时代,多数都在于红党。

    就像秦雷问钟志国他们几人的问题一样,前面的问题都能冠冕堂皇的回答,但当被问到面对鬼子猛烈的进攻时,在处于绝对劣势的自己,而身后是一群手无寸铁,而又与他们毫不沾亲带故的老弱妇孺,却需要他们舍出生命来掩护撤离的紧急时刻,他们会怎么选择时,被提问的几个人几乎都沉默了。

    还有,当被问到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不能饱腹,不能穿暖,没有休假,没有军饷,没有晋升,没有补给,没有支援,且即便是战死,也没人知道你的姓名,甚至没有人知道你曾经做过什么,你们还能坚持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