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隋末:我上了李世民的必杀名单 » 第19章 白龙变

第19章 白龙变

    行雅令,谁占鳌头谁低头,那是当场就见分晓。

    褚遂良冷汗涔涔,也被薛明的这首诗给镇住了。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此人胸中竟有如此气象,简直不可思议。

    等等,薛家既然出自河东薛氏,说不定这是他们家族里的高人曾经作下的诗句,侥幸被他记住,恰好用于此处。

    一定是,否则他怎可能作的如此之快?

    哼,既是侥幸,看你能侥幸到几时?

    褚遂良抹了把脸上的汗,起身道:

    “薛大公子高明,此诗气象万千,遂良佩服。既然如此,薛大公子何不再作几首,让我再开开眼界。”

    薛明心中冷笑:怎的?你以为我正好有存货,是偷鸡获胜?行,那就让你输得连裤衩都不剩。

    “这有何难?但凡席间之物,褚公子随意指点,薛某即刻成诗。”

    什么?

    薛仁越的手再次抖了起来,大哥疯了吧,随便指哪样东西就能作诗,你飘得也太厉害了吧,真把自己当诗仙了?

    褚遂良也瞪大了眼睛,之前的“春”、“风”二字,毕竟在诗中最为常见,古人今人吟诵也多,难度其实不高。

    但在席间随便指一样东西,这就难了。倘若给足时间,当然他也做得出来,但要立刻出口成章,这就难上加难。

    但这家伙,看上去这么淡定,难道这些席间之物,他都早有现成的诗句一一对应上了?

    不管你有没有准备,必须打你个措手不及。

    褚遂良环顾左右,忽然笑道:

    “薛大公子,我身边这位姑娘端坐于席上,她衣衫上绣的牡丹,自然也是席间之物,请以牡丹为题,作诗一首。”

    薛明一听,心中暗道:牡丹?褚遂良你突然发善心了?

    洛阳牡丹天下闻名,又不是稀奇之物,这有个毛难度?

    褚亮一听褚遂良为牡丹为题,心知这儿子是真的和薛大公子杠上了。

    牡丹天下闻名,写牡丹的诗句更不知道有多少,寻常百姓也能吟诵几首牡丹诗。

    但就因为大家对牡丹诗太过于熟悉,实际上口味已经被吊得老高。

    因此,薛家大公子就算写出牡丹诗,多半也会是陈词老调,毫无惊艳众人之可能。

    如此一来,前面那首惊艳之作,也便成了偶得之侥幸,而非才华所至。

    薛明却依旧淡然自若。

    他站起身,随意吟道:

    腻粉轻黄不用匀,淡烟笼墨弄青春。

    从来国色无妆点,空染胭脂媚俗人。

    “哐当!”

    这一次,褚亮的酒杯掉在了案几上。

    褚遂良也从席上猛地站了起来。

    “从来国色无妆点,空染胭脂媚俗人。”

    这父子都听出来了,这两句中的傲气和风骨,和前面那首诗一脉相承,绝不可能是两人所作。

    刚才薛举夸赞褚遂良才高九斗,薛明这两首诗一出,该算才高几斗?

    难道他……真的这么强?

    褚遂良微微颤抖,依旧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褚亮心潮起伏,取过侍女记下的文稿,不由地节节赞叹。

    薛仁越已经完全石化,张着嘴,任由两边的美女往他嘴里塞葡萄,却无暇咀嚼一下。

    不可能,不可能是他作出来的。

    褚遂良脑中嗡嗡作响,几乎要抓狂了。

    他忽然瞥见墙壁上挂着的一幅画,冲到那画跟前,对薛明喊道:

    “薛大公子,最后,你再最后作一首,就以这幅画为题,如果你作出来了,遂良往后敬你为师,任由驱策。”

    薛明抬眼看墙上那画,画着一个螃蟹和一条鱼。

    西北地区,这类水产都是稀罕之物,白玉坊挂着这些画,无非是显得自家门道众多,奇货可居而已。

    褚遂良之所以选中这幅画,就是因为里边既有螃蟹又有鱼,要把两样说全了,还要有格调,绝非易事。

    薛明微微一笑,端起酒杯,慢悠悠地走到那幅画旁边:

    满纸寒腥吹鬣风,素鳞飞出墨池空。

    生憎浮世多肉眼,谁解凡妆是白龙。

    吟罢,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胸中豪气勃发,不由地扯开衣襟,仰天长啸,宛如霸王再世。

    你们当我是小鱼小蟹,

    岂知我要与李家争锋,

    今日见我池中困锁,

    他朝化为白龙,

    必破山河万朵。

    薛明这一啸,霸气外露,举座皆惊。

    那些莺莺燕燕们,全都露出了迷醉的神色。

    这才是真正的男人。

    薛举:这小子,吟诗作赋也压不住心里那股的豪气,真他娘的像老子。

    薛仁越:大哥疯了吗?……走开!别再往我嘴里塞葡萄了。

    褚亮:薛家此子,文韬武略,隐见大帝之姿。

    褚遂良:诗可作假,胸中气象假不了,既然如此,我便敬你为师。

    筵席再续,薛家与褚家之间,便多了几分惺惺相惜之意。

    推杯换盏,觥筹交错,良辰美景奈何天。

    褚家父子大醉,薛仁越早已人事不省,唯有薛举和薛明依旧饮酒如喝水。

    “阿果,你这军师托梦,好生厉害,为父想不到你的文采竟然高到了这个地步。”

    “只是心有所感,所谓文采,不过是心中块垒被烈酒所化,不吐不快。”

    “你看看,你这句话就很有文采,和以往全然不同。”

    “哈哈,爹,其实你平时说话,也挺能拽文的。”

    “拽文?”

    “不是,我的意思是也挺有文采的,真没像你说的那么大老粗。”

    “哈哈哈,其实我从小还是读了不少书的,虽然从你祖父起,就到了金城做校尉,但毕竟也曾是河东薛家的一支,根子上还是有儒门家风的。”

    “嗯,爹,这河东薛家好像与我们从无往来?”

    “哼,他们不认我们,我们又何必惦着脸去认祖归宗,河东薛家只因出了薛道衡,才被认为是薛氏正宗。阿果,倘若将来我们创下大业,这薛氏正宗,未尝就不会是我们金城薛家。”

    “嗯,世人多慕强。”

    “不错,你看今晚,你强的没边了,无论是褚亮父子,还是席间的那些女子,哪个看你不是双眼放光?”

    薛明:“……”

    咳,老爹,褚亮父子看我时,没有双眼放光吧。

    “以小见大,你有过今晚的际遇,便能理解为何人人追求名扬天下。因为天下的人才、美女都会因为你的名声,你的强大而聚拢过来。别人痴痴以求之人,你却唾手可得。你越强,吸引力也越强,所谓的四海归心,天下一统,不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