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隋末:我上了李世民的必杀名单 » 第30章 报信人

第30章 报信人

    月隐云中,万籁俱寂。

    薛明远远地跟在昆仑奴的身后,由于间隔距离实在太远,那个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的身影,在他超于常人的目力之下,依旧介于稍稍看清与近乎看不清之间。

    “主公切莫跟得太近,以免打草惊蛇,此人的行踪均在我视野内,不会跟丢。”

    脑海里传来范蠡淡然自若的声音。

    方才薛明故意放走昆仑奴,也正是范蠡给他出的主意。

    “多谢军师提醒。”

    薛明放慢了速度,遥遥地吊在后方。

    他和丘行恭带走老仵作的行为,果然就引来了对方的人。

    看这昆仑奴的意图,应该是想将自己先迷晕,至于下一步是杀,还是绑,倒不好判断。

    眼下也不知道丘行恭那边情况如何,但以丘行恭的实力,应该不会有事。

    那个昆仑奴身材魁梧,却身轻如狸猫,在屋脊间纵跳如飞,快得不可思议。

    没过多久,他的身影便隐入了一道院墙,再没有出现在屋脊上。

    “主公,他进了前面的楼馆。”

    范蠡提示道。

    薛明猫腰疾行,骤然发力加速,如夜枭一般掠过层层屋脊,落在了楼馆外的院墙上。

    这院墙连绵至楼馆的前方,薛明赫然看到,楼馆的正门处挂着一块匾额,上书三个鎏金大字:白玉坊。

    草!那个昆仑奴怎么进了这里?

    白玉坊不是已经被天水校尉封了么?

    薛明沿着院墙缓缓游走,绕着整座楼馆,远远查看,并没有冒然进入白玉坊。

    他发现楼馆的第二和第三层都漆黑一片,但第一层里,隐隐有微光呈现。

    整个楼馆的一层被高高的院墙四面挡住,从外面根本看不到里边的情况。

    如果不是他在院墙上以及他的目力超于常人,根本就难以察觉。

    白玉坊里有人。

    他的身体贴住高墙,像只壁虎一样,悄然无声地滑了下去,随即像片树叶一样飘起,轻轻落在楼馆一层的连廊里。

    薛明背靠墙壁,侧头查探。

    他发现整个一层的窗户都被类似被褥的东西从里面堵得严严实实。

    但尚有一两处露出极小的缝隙,这就是微光的来源。

    薛明通过缝隙往里一看,不禁大吃一惊。

    里面的地上,横七竖八地,特么的全躺着人!

    隐隐还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呼噜声。

    这些人神神秘秘地,躲在这里干什么?

    薛明十分纳闷。

    此时,楼馆的另一侧忽然闪出一个身影,一个纵跃翻上院墙,朝另一个方向快速掠去。

    “主公,那个昆仑奴又出来了,快跟上他,此行必有收获。”

    范蠡在脑海中说道。

    薛明立刻飘然跃上院墙,远远地吊住了那个黑影。

    “军师,你说此行必有收获,何解?”

    “这座白玉坊既然已被查封,此地最多就是个藏人藏物之处,不会是昆仑奴的正主所在之地。卯时将近,天色将明,昆仑奴再度现身,已无继续执行任务之天时,必是回正主处复命。只要跟住他,就能找出他的主人。”

    范蠡的话刚说完,薛明就看到昆仑奴的黑影突然往下飘落,闪进了一处大宅。

    到地方了。

    薛明立刻趋近查看,这大宅的门檐两边挂着硕大的灯笼,上面写着:姜府。

    姜府?姜显德?香满楼的老板。

    果然如范蠡所料,搞倒白玉坊,受益最大的便嫌疑最大。

    但眼下白玉坊已经被封,姜家却继续在折腾,显然搞倒白玉坊,并不是他的终极目标。

    此时,姜家大宅的后方院落里,隐隐传来争吵的声音。

    薛明正打算去一探究竟,脑中的范蠡却出言道:

    “主公,不可去。”

    “为何?”

    “昆仑奴不觉间做了带路的笨鸟,不代表姜府的人都是傻子,我猜测姜府里有人已想到,昆仑奴会被人跟踪。但凡跟到了这里的人,势必想要多探听些消息,这争吵声,便是诱饵。”

    “军师,那该如何?”

    “敌不动,我不动,就一个字,等。”

    于是薛明便在屋脊的反面潜伏了下来,远远盯着姜府大宅,静待时机。

    没多久,那个依稀不明的争吵声就渐渐平息下了,直至寂然无声。

    天色渐亮,姜府里的下人陆陆续续地走出来,有去挑水的,去买菜的,还有套上骡车,去拉货的。

    一个文士打扮的人,骑着马从姜府大宅里出来,策马向西而去。

    “军师,是否该跟着此人?”薛明问道。

    “这个人不必跟,跟着那个驾骡车的。”范蠡说道。

    “这又是为何?”薛明不解,“这个文士,看起来像是去报信啊……”

    “看起来像?”范蠡笑道,“看起来越像的,越不重要。”

    “那……那个赶骡车的……又从哪里能看出,他是重要的呢?”

    “主公,不必看人,看他们行动的路线就明白了。”范蠡说道,“这一夜,你在高处穿梭飞掠,我已顺便将城内各处布局尽收眼内。姜府位于城中偏东,向东皆是豪门宅邸,向南是南门集市,向西是贫民住的坊巷,向北是府衙所在。”

    “姜府是天水高门,要报信也是向府衙去报,往西去贫民坊巷做什么?你看刚才从府里出来的下人,有些往南,有些往西,只有那骡车一路往北。”

    听范蠡如此一说,薛明顿感拨云见日:“军师有理,但这骡车前去报信,是掩人耳目之举,哼,也不知道是府衙里的哪位狗官和这姜府穿一条裤子。”

    “呵呵,主公跟去一看便知。”范蠡笑道。

    此时天色越来越亮,薛明翻过几重屋脊后,便在僻静处跳落到了街上。

    大白天的,再继续高来高去,太过引人注目,反而会露了行迹。

    骡车一路往前,走得甚急。

    薛明远远跟着,不多久,居然来到了校尉府的侧门。

    车夫从车上搬下一个酒坛子,急吼吼地扛进了府里。

    校尉府,狄峰?

    真特么的,姜府故布疑阵,掩人耳目,做了一出大戏。

    原来送信的目标,竟是校尉狄峰。

    “主公,校尉掌兵,这么看来,要出大事。”

    范蠡说道。

    薛明一思量,决定立刻去找丘行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