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与系统斗智斗勇的日子 » 第三百二十章 唐国的行动X李某人的打算

第三百二十章 唐国的行动X李某人的打算

    在路上,他可是套了这个憨憨的张大亮不少讯息。他在思考着,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进入唐国会比较靠谱一些?根据消息的传播,这里到长安的距离,如果是快马加鞭的情况下,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至于八百里加急,他认为用不上这种水准的速度……

    所以,自己可以先去山里混个一年,然后再寻找时机,入了这唐国的户籍。反正任务时间有九十年,急个蛋……总之,不能给他们那么容易找着自己,当然了,如果人家压根没打算找,也没什么所谓。自己的包包里可是有传说中的神器!

    土豆,玉米了解一下,传说中亩产六十石的存在,哦,玉米可能少一点,只有十几石。

    来之前他就做足了功课了,既然不可以动手,那么那只舞文弄墨,那自己又是一名理科生,除了几首耳熟能详的诗句,其他的根本就不会。根据修真界目前凡人所处的时代来看,准备这些亩产很高的粮食总归是没有错的。

    自己先找个地方,种上那么一茬子,到时候可以装逼用……有了民生这项,至少,就有了不败金身……这货去种地的事情且不谈,张大亮那边可是有大麻烦了。

    ……

    ……

    “这位是钦天监的袁大人,你们把路上遇到的事情跟这位大人汇报一下。”一名统领着张大亮的副尉向着张大亮做介绍,上头对这位钦天监来的大人还挺重视的。让自己一路陪着,好在这位大人也算是客气,基本也不添什么麻烦,心心念念地等着那块传说中的天外神石。.自古以来,天外神石伴随的,总有一些异事,在这途中,出现的事情,钦天监也必须记录在案,这是规矩!

    “这个……副尉……”张大亮有些犹豫……不知道该怎么讲。总不能说,嘿嘿嘿,老子给你看个宝贝吧?这不给人家文官吓破了胆?

    “墨迹什么,快说!”副尉一脸怒气地踹了张大亮一脚。整天陪着这位,虽说没什么事儿吧,但是几天不训练,闷得发慌,他就想赶紧干完上官交代的任务,回去训练去!

    “哦……”张大亮委屈地揉了揉自己的屁股。别说,踹人爽是爽,被踹,那可就不怎么爽了。

    “我们在路上遇到一个青年,据他自己所说,是一名隐士的徒弟……”张大亮大概把在路上李安盼吹的牛都说了一遍。

    “神器?在哪儿?拿出来看看?”副尉眼睛一亮,至于那些个吹牛逼,他完全不当一回事,吹牛逼嘛,他平时还说自己是大力神转世呢,谁不会啊。当然了,玉皇大帝转世这种话是不能说的,说了脑袋分分钟要掉,你要是玉皇大帝转世了,把当今圣上放在什么位置?你是他爹?

    “校尉,这不好吧,那是一件凶器……”张大亮可不想瞬间就被压制到地面,闻着泥土的芬芳……

    “别墨迹,快点的!”

    张大亮掏出了那把寒光闪闪的匕首,校尉眼睛一亮,一把抢了过来,随手这么一刺,仿佛就是在刺纸张一样,刺在了案板之上,没有一丝丝的停留。副尉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这么强!

    “人呢!”袁大人和副尉同时看向张大亮,副尉想要神器,而钦天监的袁大人,则想见见这个与天外神石同时出现的神人,俗话说得好,天有异象,必出妖人或神人!

    “不……不见了……”张大亮低着头……把自己干的事,一五一十地交代了清楚明了。

    “糊涂啊!!!”袁大人忍不住惊呼了一声,怎可如此对待一名神人!!!就这么把人家五花大绑了,换做一个普通人,都受不了,更何况是一个神人!万一一怒之下怪罪唐国又该如何是好!!

    “袁大人,稍安勿躁!”副尉倒是挺理解张大亮干的事儿的,说白了,还不是你们钦天监的事儿,我的手下没毛病。人丢了,大不了就找嘛,能跑到哪儿去?至于神人,他压根就不信。最多算是凑巧罢了……

    随着钦天监和军队的扯皮,一个认为自己的军士干的活儿没毛病,一个认为得罪了神人,这件事情越折腾越大条,特别是当那柄透露着寒光的匕首,出现在当朝皇帝,李均的案板上,这件事情,已经重要到一定的地步了。

    李均不在乎什么神人不神人的,他在乎的是,这把匕首是如何锻造出来的!

    当朝皇帝,李均今年不过三十岁,年富力强,根本就不在乎神人的事情。他也不指望着什么长生不老。但是,这匕首,可是能提高大唐军士不少的力量。

    为此,他还召集了三省的大佬,中书省,门下省与尚书省,当朝三名权威滔天的宰相来商议此事。

    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的,门下省,负责审阅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的。这一下子召集了三位,看来李均是想来个雷厉风行了。

    一般情况下,都会让中书省起草,自己看一波,再给门下省去审阅。最后才到尚书省,看李均这架势,是要一步到位了……

    这位坐在这个位置上的皇帝也不是什么善茬,御驾亲征的次数仅次于开国皇帝之后。他要干的事情,除了眼前这三位大佬可以制衡一下。其余人都是不敢反抗的。不过看今天这情况,这三位,估计也反抗不了了……

    反抗不了就同意呗,最多再加点意见而已了。

    最后,新的政令就出炉了。

    首先第一个,不是寻找李安盼,而是寻找这唐国境内所有的能工巧匠。但凡是能研究出这把玩意是怎么做的,都重重有赏!

    第二个,才轮到寻找李安盼,不过,他们倒不是很重视,随缘吧,这种事情,找起来过于麻烦了。一个人,如果想着隐姓埋名,基本不可能找得到。况且,真正见过他的就是那个张大亮……再加上张大亮也没读过书,对于容貌的描述仅仅停留在怪好看的……这特么是个什么样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