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窈窕红妆 » 第四十六章实力悬殊

第四十六章实力悬殊

    正好趁着这段时间,赵灵君可以好好休息一下自己疲惫的身体。

    为了尽快赶回盛京,她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好好睡觉了。闭目养神之际,赵灵君在心里谋划着、设想着,待会儿语与司马南风的会面。

    她已经不再是那个有父皇,有兄长可以依靠的小公主。她必须步步为营,谨慎谦恭,否则,一招走错,满盘皆输。胜,则万人之上,败,则零落成泥,任人欺凌。

    灾难已经让这个爽直天真的公主迅速成长,灾难也即将让大齐多一位善于谋略的女政治家。

    太阳已掠过院中的柳稍,慢慢走过中天,往西方渐渐移去。

    赵灵君已经忘记了时间,她走到殿门边,轻轻眯起美目,抬头望着天上高傲的太阳。

    司马南风昂首阔步地进入大殿,敷衍地行礼道:“灵君公主大驾,本应早出来迎接,奈何皇上病重,朝中政务繁忙,实在脱不开身啊。”

    司马南风军旅出身,虽已年近五十,却精神矍铄、行动敏捷,看着仍像个中年男子。

    此刻,他穿着锦袍鹤氅,腰间配着玉带,头上戴着净自簪缨银翅帽,一身贵气。

    相比之下,灵君相形见绌得多,她风尘仆仆,满脸疲惫,一身披风上泥点遍布。

    赵灵君回礼后说道:“相国是大齐的栋梁,如今父皇病重,一切都要仰仗相国了。”

    司马南风哈哈大笑,道:“几年不见,灵公主长大了。”

    赵灵君继续说道:“相国从小看着我们兄妹长大,如今父皇病重,几位皇兄又相继出事,灵儿还有皇弟,以后还需相国照拂。”

    司马南风转身,步伐稳健地坐到主位上。

    赵灵君不着痕迹地紧随司马南风之后,在下首坐下,继续说道:“父皇病重,朝局事物纷杂,千丝万缕,相国以一人之力支撑偌大的大齐,的确辛苦。不说别的,就是百里氏和上官氏两大家族就在朝堂里生出多少争端。如今皇家势弱,可是余威尚在。”

    看到司马南风已不像刚刚那样冷脸,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赵灵君反而打住了自己的话。

    司马南风侧脸注视赵灵君说道:“公主有什么高见,不妨明说。”

    司马南风终于不再无视自己,赵灵君不卑不亢地说道:“如今父皇病重,赵家只有我和皇弟两个人,灵儿是女子,皇弟只有五岁,虽做不成什么大事却是皇族血脉,若我与相国的公子定亲,相国扶持我皇弟继位,相国还怕天下不平吗?”

    听完赵灵君的话,司马南风仰天笑起,灵君不知他是何意,扶在漆木椅上的手悄悄攥紧,赵灵君逼自己直视司马南风。

    司马南风笑完后说道:“灵儿果然长大了,公主一路单骑回京,风尘仆仆,我着人先护送公主回宫。”

    赵灵君起身告辞,含笑说道:“那就多谢相国了。”

    说是护送,实则是监视,赵灵君从皇宫东角门进入,一入东门,便换成一批内官护送。

    赵灵君暗想:连内官都听司马南风差遣,看来他已经控制了整座皇宫,以后行事需万分谨慎。

    内官一路护送赵灵君到芳华殿,殿内的婢女全部换成了新面孔,只看内官和婢女,赵灵君就能感受到不久前皇宫浩劫的余波。

    生母死后,赵灵君便一直由赵弘殷的生母孙美人抚养。从那时起赵灵君就一直住在这芳华殿内,孙美人性情高冷,对灵君也不十分上心,可是赵弘殷却对这个妹妹爱护有加。

    因为赵灵君既得不到孙美人的怜爱,又没有皇上的青睐,在宫内没人把这个生母早亡的公主当回事,灵君在宫里待得憋屈,十三岁就跟随赵弘殷上了稷下学宫求学,一去就是三年。

    赵灵君回到芳华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殿名改为安乐殿,接着就呼唤女婢为她准备浴汤、换洗衣物,之后还传了膳,再然后就关起房门呼呼大睡。

    当然,回到安乐殿后赵灵君做的一切都已经传到了司马南风的耳中,司马南风轻笑一下不再理会。

    早上,司马南风的五个侄子来给他请安,他细细端详着这五个侄子,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司马南风在司马家排行第三,他上头还有两个个哥哥,司马贤风和司马仁风;一个弟弟,司马杨风。

    司马家是军人世家,赵灵君的先祖齐高祖开创大齐的时候,就是与司马南风的祖上一起打的天下。

    司马南风的两个哥哥在边疆战死,大哥留下两子司马昱、司马英,二哥留下一子司马乾。

    司马南风的弟弟司马杨风从小娇养,虽生在军人世家,却是武上不了马背,文写不成文章,奈何司马杨风从小就会讨父母欢心,对待司马南风这位哥哥也是恭敬有加,所以,虽未曾给司马家做过什么贡献,却一直养尊处优。

    在学宫里作威作福的司马荣就是司马杨风的儿子,司马杨风膝下两子,除司马荣外,还有司马显。

    司马南风从小勤学苦练,就是要与两位哥哥比个高下。司马贤风、司马仁风文武兼备,熟读兵法,又相貌堂堂,他们的父亲自然会更关注这两个年长的儿子,对司马南风就不太上心。

    直到司马南风的两位大哥在北疆出事,司马南风才得到重用,尽管那时,司马南风已经三十多岁了。

    司马杨风与司马南风非一母所生,可多年来,两人却一直亲近有加,一直是兄友弟恭的典范。司马南风对这位弟弟的两个儿子司马荣、司马显也格外器重些。

    司马南风端详着着自己的五位侄子,甚是欣慰。大齐之初,齐高祖分封司马氏、百里氏、上官氏三大门阀士族。

    起初,这三大家族还只是平起平坐,可这些年司马家独占鳌头,上官和百里再也不能与司马家抗衡,靠的就是司马家子嗣繁盛,自己的侄子们各个年轻有为。

    司马昱、司马英已经能独当一面,位列上将军;司马乾尚需历练,可二十岁不到已能带兵列阵,参与小规模作战。司马荣平时生活上虽然荒唐些,可在家族的事情上从未懈怠,平时读书、习武都很勤奋。

    司马显年纪最小,可最是勇武。最难得的是,司马南风的这五个侄子个个玉树临风,风流倜傥。

    司马南风端详着,眼中满是慈爱。

    后想到一直云游在外的儿子,又有些伤怀,不禁脱口而出道:“若是睿儿在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