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的倒腾人生 » 第四章 鱼塘(一)

第四章 鱼塘(一)

    干事业就要有冲劲儿,崔晖回到家中给张美丽打了个招呼,拿起铁锹兴冲冲的去了窑坑。

    “从今天开始,这里是聚宝盆了。”看着窑坑,崔晖就是一阵兴奋,光秃秃坑壁很松软,下雨容易滑坡,崔晖把坑沿上的小杨树有规则的迂到沿壁上,足有上百颗树苗,这才放心下心来,一是可以预防水土流失填平自己的鱼塘,二是鱼塘不成等树长大,也可以换钱。

    崔晖没有见过鱼塘,他觉得应该和澡堂差不多,一个男池,一个女池。他又觉得和下锅饺子差不多,分成两锅同时煮,可以更快煮更多的饺子。

    想了半天,也没什么头绪,觉得还是等干年回来,再合计合计。

    忙活了一天,到傍晚才满足的回到家中。把铁锹放到门口,进了屋,拿起水瓢狠狠地喝半瓢凉水,然后冲了凉水澡,坐在饭桌前,他和张美丽说道:“我们的鱼塘初步成型了,那天带你参观参观。”

    张美丽把饭端上桌儿前,看着崔晖,笑道:“呦……大功臣回来了,快吃饭吧!”他刚端起碗,就听到院子里叫声。

    “老三……”崔昌喊着,进了院子。

    “大哥来了。”

    张美丽连忙开门迎去,崔昌来的匆忙,看到张美丽问道:“老三呢?”

    “在屋里呢?大哥快进屋吧。”张美丽让开门口,让崔昌进屋。

    崔晖也站出来,说道:“大哥,来吃点饭?”

    崔昌平时话也多,直接奔了主题,“你养鱼儿,就是胡闹,美丽还有身孕,你去了鱼塘,美丽谁照应。”

    “咱们这啥地界,你以为南方到处有水。水库也就一年放一次水,供我们浇地灌溉用的,窑坑离水渠那么远,你不会想破坏庄稼引水吧。”

    “好好做你的木匠不好吗?去纺织厂上班也行。别折腾了,听大哥一句劝。”崔昌一顿数落。

    “大哥,我高度近视,做木匠主家三天两头挑我毛病,扣我工钱,我不也没有办法吗?纺织厂的效益也不好,我去了怕人家说走了后门,再说,窑坑的机井通电了,抽水泵大队也有。”崔晖就找了个理由,从小父母忙庄稼,都是大哥照顾他们,所以他有点怕大哥。

    他露出给笑脸:“大哥,别生气,这次是我和干年一起做,有这个大学生,肯定赚钱!”

    “还有,大哥,我把窑坑壁上种了几百颗杨树,就算鱼塘不成,还有树吗?虽然见效慢,但收成也是实打实的。”

    崔晖又露出一个笑容:“大哥,我合计了,我准备把窑坑分成三份,大哥,你一份,给二哥一份,我留下一份。”窑坑很大,根本用不了那么地方,所以他分成了三份。

    “你小子就是鬼主意多,回头去大队把你家房后的土坑也登记了,给刘明翰买包烟。”崔昌说半天,没说服崔晖,也就不再劝了,他又嘱咐一句:“干年年底去县商业局报道,以后就是县里的干部了,你可别耍手段。”说完,他气呼呼走了。

    到手的窑坑还没捂热就要分人?张美丽有些不高兴,埋怨道:“你争取的窑坑,为啥分给大哥和二哥,脑袋被驴踢了吧!”

    崔晖嘿嘿一笑:“你懂什么,有了大哥,谁也不敢再打窑坑的主意,大队的机井和抽水泵随便使。至于二哥吗?他做事保守也节省,存了不少钱,我要是需要资金周转少不了麻烦二哥。”

    “再说,又不是外人,兄弟连心其利断金吗?”

    张美丽当然懂这个道理,只是没有想到这个戴着眼镜,看起来老实的丈夫,眼光想的这么长远。

    吃完饭,崔晖让张美丽先睡,他去了干年家。

    看到院子里的二八杠,崔晖忍不住摸了一下,听到院子有动静,屋里传来喊声:“谁啊?”

    “哦,是我,崔晖。”崔晖应着就进了屋,看到干年边吃饭边看资料。他问道:“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一会儿。”干年把资料放下,“我查了关于鱼塘的很多资料,看不完,我就从图书把书借回来了。”

    “你也可以看看,对了,你帮我把自行别推屋里来,别让人给顺走了。”

    “好嘞。”崔晖兴冲冲,跑到院子,在院子骑了一圈,才把自行车推到屋里来。“干年,你这自行车真不错!”

    “喜欢?等鱼塘的鱼卖了钱,你也可以卖一辆。”干年笑道,“不过,我们要加倍努力,争取八月十五让鱼肉上餐桌,你的二八杠就骑到家喽。”

    崔晖自嘲道:“这书我就不看了,晚上看不见,白天没空看。”

    “你呀!就是偷懒,坐享其成。不过脑子懒了,身体要吃亏的。”

    “你看我们农民种地是体力劳动,如果你有知识,靠脑力,就是城里的工人,就是县里市里的干部。算了,给你也说不明白。”干年心想,这大概就是农民和工人之间的区别。看到崔晖一脸懒散盯着自己。“看我做什么,知识储备都是自己的,那天我进城了,看你怎么办。”

    崔晖憨笑一声没作答。干年说的对,什么事情都不能太依赖别人,关系好,人在村里还好说,如果人不在,岂不是白瞎。

    想明白了这点,他觉得自己要学点文化外的专业知识,想到这儿,越发的不想种地,只是这个想法,他谁都没说过。说出去恐怕别人还没笑话,老爹就得揍死他。

    “干年,你是当干部的料,我觉得将来完全可以当县长市长。”崔晖一本正经的拍了个马屁。

    “哪有你说的那么容易,好了,不扯这些没用的。”干年笑道,他知道这是马屁,但受用。“不早了,回去休息吧!明天早上带我窑坑看看?”

    “唉……”干年带回资料,崔晖巴不得现在就去窑坑,只是心里吃不了热豆腐,他应了声,“那我先回去,等明天在窑坑等你。”说着,崔晖就走了。

    干年把门插上,看着桌上的材料,自叹,希望不会白忙活一场。

    中原地区,天旱缺水,靠着下点雨很难办鱼塘,水渠的水,也不是长年供应,靠着机井可以勉强,但最让人担心的还是坑里存不存的住水。

    窑坑有十米深,按理说接近地下水,等灌透了,也就能保住水,但地下水是个什么走向,还需要专业的勘探队勘查,他们可没有这个能力,请人家过来。

    回家的路上,崔晖边走边想干年所说的,他离开了怎么办?想着就走到家了,回到家张美丽已经睡着了。

    他翻来复去睡不着了,迷迷糊糊天就亮了,不等鸡鸣,他就起床,背着铁锹去了窑坑,坐在土坡上看着鱼塘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