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爹居然是朱元璋 » 二十八章 探听

二十八章 探听

    “这才像是个读书人的样。”

    朱元璋思索半晌:“你就用明日为题即兴一首。”

    “明日?”

    忽然灵光乍现。

    朱林感觉这简直就是天助我也!知道这是绝佳表现的机会。

    文人的最高境界,肯定是自然洒脱一气呵成。

    不能太过。要恰到好处才完美。

    稍作沉吟。

    起身走到一旁。

    一步!

    二步!

    三步!

    ……

    第六步刚踏出!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好!”

    朱元璋忍不住鼓起掌:“三国曹子建七步成诗,如今林儿六步便成是诗!好,很好啊。”

    两天来,这位大明帝皇很高兴。

    确认了眼前这名不仅和长子模样声音相同,且聪慧更甚一筹的儿子。

    不论是文采还是灵变都是一等一的好。

    “来来来,林儿坐到俺这边来。”

    从小子到林儿,这称呼的转变就能够说明一切。

    “父皇!”

    朱林走过去恭敬坐下。

    “你想要什么赏赐,尽管开口。”

    “不用了。儿臣,觉得此时的生活已经极好,已经没有什么需要的。”

    朱元璋一听随即摆了摆手:

    “林儿,你要记住了,安于现状是大忌。不能不思进取懂吗?”

    话里面的意思已经很明白。

    “是父皇,儿臣记住了。”

    朱林其实又何尝不想往高处走,达到人生巅峰。

    可有些东西,并不是他想就能够得到的。

    比如他的身份,十八皇子。

    原本要想登大宝,这怎么都论不到他。

    可现在这番话就有点意思了。

    虽然朱元璋指定了里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家训。

    但规则这东西,既然是人制定的,那就能够打破。

    一顿饭的时间吃了二个小时。

    还和在安怀巷一样。

    不过其中已经涉及到了一些关于朝廷之上这方面的问题。

    眼看的时间差不多了。

    “林儿,你现在虽说学识已足,但温故知新还是必要的。不知怎的为父突发奇想,你要是去国子监读学如何。”

    这话也是在问朱林的意思。

    “父皇,儿臣到是无所谓。不过只怕你提出这个主意,朝中大臣就会持反对意见。他们肯定会说什么皇家威仪等诸多道理。虽说治国需文臣,但有时候他们过于迂腐,恰恰会用条条框框来约束咱们。这有点不好。”

    原来朱林还想来补一句,这些酸儒嘴上却说为了天下社稷,其实心里怎么想的只有他们知道。

    也不是说贬低瞧不起对方。然而事实就是如此。

    有人说明亡实亡于万历。

    在朱林看来,简直是放狗屁。

    虽说万历三大征,宁夏之役、播州之役、萨尔浒之战,其中还包括明缅战争。

    劳民伤财,后面的两次战争都已失败结束。

    但大明积蓄两百年的底蕴真就用完了?

    其实让大明完蛋走向灭亡的是两点。

    一个就是朱家宗室圈养的上百万蛀虫。

    二个就是党争。

    特别是崇祯朱由检上位后,灭杀魏忠贤扶持了东林党上位。这一党独大,关系盘根错节,不灭亡才怪。

    不然。

    当时的情况,江南无比富庶。

    只要有钱粮,组织兵马,守住京城,李自成怎么可能攻的破。

    当然,这其中也有崇祯的无能而已。

    历史往往都有相同点。

    朱允炆和朱由检,俩人性格和能力也都是极为相似。

    “是啊,咱也知道。可是,治国不能不用文臣。武将征伐天下,平定九州后就够了。”

    听到这话。

    朱林没有接下去。

    暂时还不能去直面论政。

    现在洪武二十五年。

    大明帝皇,还能活几年。

    当然,这指的是没有立储君之前。如果真的选择是朱允炆的话,那就安心的做个藩王也可以。

    这也是朱林不知道周骥和太子妃之间的事情。

    要是知道了,那就不是这种态度和想法了。

    朱元璋稍作思考,说道:“对了。林儿,你说的那个北美印第安人离华夏有多远?”

    听到这个问题。

    朱林有些不敢相信,这老头的记性居然这么好,都一个月的事情了还记得那么清楚。

    中国到墨西哥的距离应该是1万多公里,海路的话差不多是七千海里左右。

    于是换算了一下。

    说道:“差不多三万里距离。”

    朱元璋点点头,随后说了句:“如此之远,想当初攸侯喜等人,经历的跋山涉水之苦,可想而知!”

    朱林知道这是意有所指。

    “父皇,自古王朝兴衰虽说是天道轮回。但只要出了像你这样的明君,江山永固也不是什么难事。”

    虽然知道历史,也知道在老朱挂了以后,朱允炆这个废物只坐了四年江山就给自家四叔燕王朱棣给赶下台去,在是史书上落得个生死不知。

    而朱明的国祯享276年。

    但此时此刻,朱林只好违心的说着一番话。

    “唉!”朱元璋叹了口气,没有说什么。

    回到东宫没多久。

    果然,就有十来个美女被送来。

    而这其中还有金银财宝,绸缎布匹等物。

    朱林看来一眼就交给太监放到库房。

    随后躺在床上忍不住想。

    朱允炆母子几人也住在东宫。而父皇也把自己安排这里。

    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暗示和意思?

    于是把太监王成叫来。

    “殿下,小的来了。”

    “你到皇宫这多久了?”

    “回殿下的话,八岁进宫如今已有十年。”

    “你之前在哪里。”

    “小的在司礼监。”

    “东宫这里的事情你清不清楚?”

    “殿下,小的不清楚。不过……”

    “不过什么?”朱林知道这是有头绪了。

    “俺听说前段时间,东宫所有的宫女太监,一夜之间被活活杖毙。”

    这个消息值得深挖。

    “为了什么事?”

    “好像是因为江夏候之子秽乱后宫。”

    朱林这才想起来。史书上记载周德兴的儿子是宫廷侍卫,换班以后没有回去。

    躲在宫里然后和宫女做了不可描述的事情,然后就被杀了。

    因此还连累了他老爹一家。

    难道这件事和朱允炆的母亲吕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