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爹居然是朱元璋 » 三十六章 展示

三十六章 展示

    在等字迹墨水干的期间。

    刘三吾忍不住问道:“十八皇子殿下,不知你的诗文师从何人?”

    “回刘学士的话,家师不过是一个不曾考中进士的庶人。”

    元代的科举只设进士一科。

    听到这样的话,刘三吾心中忍不住连连称奇。

    最后只能说道:“殿下乃是天纵奇才,世间罕有。陛下,这是大明将兴之兆啊。”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林儿,虽然你文采不错,不过还是要用心学习,不可懈怠。”

    “父皇,儿臣谨记。定然不会荒废。”

    朱林不卑不亢。

    一旁的朱允炆则是被晾在一边。

    等墨迹干了。

    刘三吾将狂草写就的那篇临江仙带上,准备回翰林院装裱。

    虽然心中有些不愿意,但这可是皇命,要是不挂后果会很严重。

    就在刘三吾离开的时候,朱允炆也趁机告退。

    朱元璋也没有挽留,就让他们师徒二人一起。

    离开奉天殿。

    朱允炆紧跟在刘三吾身边:“老师,我……”

    说到这里他讲不下去了。

    “皇孙殿下,此次你输得不冤。”刘三吾这才叹了口气。

    “为何,老师你知道朱……皇叔他?”

    朱允炆有些奇怪。

    “皇孙殿下,你可知道前些日子上学时候,给你讲的那几首诗文?”

    “记得!”

    朱允炆瞬间明白:“老师你的意思是,那些都是十八皇叔写的?”

    “很有可能,今日你也看到了。以后诗文一道你就不要和皇子殿下比试了,你不是他的对手。”

    刘三吾这一番话,让朱允炆有想哭的冲动。

    忽然间,鼻子一酸眼眶泛红,就要哭出来。

    看到得意门生的样子,刘三吾心有不忍。

    “不过此事,也还不算了。”

    “老师,你的意思是?”

    “想必这首临江仙挂在翰林院后,会有不少人心里不舒服。估摸着想要以文会友了。”

    在明初,文人是有风骨的,一旦挑战了他们的底线,就算是皇家他们也是不怕死的。

    朱允炆明白了,心中顿时暗暗高兴。

    如果真的激起众怒,就算那个野皇子再厉害,也不可能是翰林院一群人的对手。

    到时候让这家伙狠狠的被羞辱一番,那才叫个痛快。

    朱元璋心情舒畅的看着殿外。

    缓缓说道:“林儿,你可知俺为何要让刘三吾带着你那首词曲,挂在翰林院?”

    “儿臣猜测,父皇的意思,就是想要让这群平时眼高于顶的文人知道天高地厚。说白了呢就要要羞辱他们一番。对不对啊父皇?”

    “哈哈哈,哎呀!林儿,你果然聪明无比。俺这心里想啥你都知道。”

    朱元璋随即脸色一冷:“这群文官,总是自以为风骨傲立,处处标榜自己。这是咱打出来的天下,还要听人指指点点,若不是武将难以治理天下民生,这些腐儒真该送去服徭役,发配三千里。”

    朱林知道,这些才是朱元璋的心里话。

    但他没有说什么。

    老朱这一波给自己拉满了仇恨,其结果就是自己要开始和文官体系板板手腕了。

    “林儿,俺要是猜得不错。你这词挂在翰林院,刘三吾这群书呆子肯定要想办法和你比试一番。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朱林一听得了,老朱这都是已经计算好了的。

    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

    “虽说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文人之间的比试,除非水平真的相当,否则高低还是能立判的。儿臣虽然才疏学浅,但有父皇你在背后支持,别说只是翰林院,就是整个大明文人一起,要与我论道。虽千万人吾往矣!”

    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

    朱元璋一巴掌拍在朱林肩膀上:“好样的,俺就喜欢你这股性子,随我。”

    朱林这一月来还好坚持锻炼,不然这重重的一巴掌拍下,真的够呛。

    “儿臣体内流淌父皇的血,这叫做一脉相承嘛!”

    “对了,昨天赐你的美人们可都还满意?”

    朱林一听,忍不住心想。

    父子谈这个话题,真的好吗?

    要是在后世,如果这个年纪早恋什么的,遇到脾气暴躁的父母,说不定就是一顿暴打。

    即便是不崇尚暴力的家庭也会天天谈心,诸如你还小,学业为重等等。

    没想到老朱却是主动问话,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适度即可,其它的俺也不管你。毕竟你与一般人不同。”

    朱元璋说完,走到龙案上,将朱林画的街健器材看了一遍:

    “去给俺宣工部尚书沈溍来。”

    眼看着该办的事情办好了,朱林就起身告辞。

    由于太忙,朱元璋也没有挽留。

    只是说了一句:“最近多多研读。”

    朱林知道,这是老朱铁了心要让翰林院的人吃瘪。

    可这,也太高看自己了啊。

    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刘三吾,黄子澄,方孝孺,齐泰等人,这些可都是大明朝的文人领袖啊!

    走出大殿,一直到东宫。朱林都在想刚才的话。

    忽然,灵光乍现,这才明白老朱的意思。

    原来,他的意思是想让那群美人,给自己解解压。

    果然姜是老的辣。

    每一句话都有着含义。

    刘三吾让人将朱林的词文裱上挂在翰林院的消息,很快翰林院的人就围观起来。

    半天后,一曲临江仙,就传遍了整个朝堂,应天府城。

    于是,一些个文人开始抄录。

    而黄子澄,方孝孺等人,更是激起了他们不甘的斗志。

    于是纷纷上书,想要来一场交流的文会。

    时间定在七日后。

    当然,字里行间的意思是,如果不方便可以延期。但是皇家颜面何在?这不就是下战书?

    差点就指名道姓姓朱的出来一战。

    朱元璋没有发火,也没有说延期,只是让人将众人的折子给朱林看了一眼,然后问他的意思。

    这还用得着问吗?

    朱林直接就答应了。

    这不答应不行啊。

    要是拒绝的话,扫了老朱的面子,那长久以来建立的好感就完全清零。

    已经得罪了朱允炆,要是储君落在他头上。估摸着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

    当然,自己也不能输,一旦输的话,也也等于是扫了老朱的脸。

    朱林忍不住感慨。

    人太优秀了也不行,太平庸了也不行。这都是在搞什么?

    如果想要彻底摆脱这一切,那就只有自己手握大权!

    可大权……

    夜晚。

    朱林召见了红娘和倩儿。

    这是进宫后第一次正式召她们。

    也许是地位之间的差距,红娘和倩儿小心翼翼的完全就像是一个下人。

    朱林看着俩人:“红娘,倩儿,你们不必如此。在人前咱们可以讲尊卑。但在此时就没有必要。在我心里,你们一直都是原来的那样,并不是我身边的下人。”

    听到这话。

    红娘和倩儿娇柔的身躯忍不住微微一震。

    她们做梦都没有想到贵为皇子殿下的朱林,居然会说如此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