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爹居然是朱元璋 » 四十章 想法

四十章 想法

    虽然这只是袁枚的一篇咏物抒情小赋。

    但携骈赋之风,文赋的笔法细腻,灵动流畅。最主要的是思想立意高。

    而且在这种情况拿下很是符合。

    朱林也想眼前出现的是一篇,堪比汉晋文风的大赋。可惜,明清两代没有什么佳作。

    而这首咏兰小赋,后世被列为小赋前十之中,虽然只是排在末尾。

    也足以吊打眼前的诸多文人。

    朱元璋站起身看到朱林提笔疾书。

    而他却一个字也没看懂。

    等朱林写完,这才忍不住问道:“林儿,你写的是啥?”

    “回父皇的话,儿臣写的是一篇咏兰小赋。”

    朱林说道。

    “哦!”朱元璋淡淡的说了个字。

    其实他也不懂什么大赋小赋。

    “你给咱念念让大家听听如何?”

    朱林一听随即就明了,老朱这是看不懂狂草。

    随即恭敬的答道:“儿臣,遵命!”

    “秋林空兮百草逝,若有香兮林中至。既萧曼以袭裾,复氤氲而绕鼻……”

    这几句一出。

    刘三吾等人随即停下了手中的笔。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内行外行之间虽然之隔着一个字,实际上却是千万里之遥。

    一首秋兰小赋念完。

    所有人都停下了笔。

    刘三吾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起身道:“陛下,十八皇子才情,当世无匹。三吾认输!”

    这位大明最有文化的翰林学士开了口,承认落败。

    在场的上百位文武官员,也都知道了这位流落民间皇子的厉害。

    一个个脸露震惊之色。

    朱元璋点点头,指了指黄子澄,方孝孺等人问道:“你们呢?”

    “皇子殿下文才出众,臣等也甘愿认输。”

    面对这样一番话。

    “哈哈哈。”

    朱元璋痛快的笑了。

    他没有文化,深知文化的重要性。他讨厌文人,却又不得不重用文人。

    所以在这种心态下,自然是想能够有机会好好收拾一下这些家伙。

    二十多年来,总算是了却了心中夙愿。

    此刻他的小张狂中带着深深的不屑。

    大家都听得明白,但是却没有人能够说什么。

    毕竟他们输了。

    就算是在怎么有风骨,在不怕死的文人,面对这种公平比试,输了的情况下也不会无理取闹。

    不然,就是事成全天下文人的笑柄。

    朱元璋也能够预见。

    要不了多久,自己的儿子,十八皇子吴王殿下,以一己之力迎战大明文坛大儒,并完胜的消息传遍四海九州。

    “大家都辛苦了,今日就在宫里吃饭吧!”

    朱元璋说完又接着道:“林儿,和这些人,大明的肱骨文臣武将多亲近亲近。咱就先回宫了。”

    听到这话,朱林心中顿时升腾起一股热流。

    这可是绝佳的好机会啊。

    凭着后世做生意交流那一套,以及对这群人的了解程度。

    只要多几次接触,他就有信心能够获得对方好感。

    “不过还是要先稳住,不能急躁。谁知道老朱怎么想,这一百多号人又是文武两座大山头对立的派别。说不管就不管甩给自己就拍屁股走了。”

    与此同时。

    朱林也醒悟过来,这个便宜老爹老朱做事细致入微。每一步都是恰到好处。

    也就是赢了才有这种待遇,要是刚才眼前没有秋兰赋的文字滚动,恐怕心中面对的恐怕就是另外一番景象。

    搞不好,红娘和倩儿以及那些美貌宫女就要成为牺牲品了。

    “是,父皇!”

    朱林少年老成,恭敬而不失风度:“儿臣,恭送父皇。!”

    “臣等恭送陛下!”

    “臣等恭送皇爷!

    就在龙辇回乾清宫的路上。

    朱元璋问走在车旁的黄平:

    “黄老狗,你说林儿第一次见这种场面,能不能应付下来也?”

    “皇爷,小的以为十八殿下,定然能够对付这些个文武官员。多的不说,就皇子那一手文章比得刘三吾等人差不多要跪下认输了。他们哪里还敢造次。”

    黄平心里跟明镜似的,前几天就看出来了皇爷的心思。所以现在尽捡好的说。

    “哈哈,你这阉人眼神子还挺毒啊。”

    朱元璋笑道。

    “都是每日在皇爷身边,沾染了龙气开窍了。”

    “嗯,这话说得不错。文臣倒是没问题了,那武将这边林儿能不能驯服。”

    朱元璋又问道。

    “皇爷,小的认为皇子殿下这般年纪就能将诗书读透,应该也没有问题。”

    “你这阉人说话还好听,俺听着也不错。等下去领五十两银子。其余的人也都各去领十两。”

    “谢皇爷!”

    “多谢皇爷!”

    一行人齐齐谢恩。

    朱元璋脸上挂着笑容,自家这个儿子,总算是让自己对文人不爽的心里,狠狠出了口恶气。

    要怎么赏赐呢?

    美人?

    太多了怕他伤身,这几日都是那两个女卫侍寝。一直弄到半夜。

    钱?给他也没啥大用。

    封号也有了。

    难道……

    忽然,朱元璋脸色变得有些凝重。

    暗暗思量,立为储君的话,现在肯定不行。恐怕就算以后也是困难重重!

    多的不说,就是戍关的。

    韩王、沈王、辽王、宁王、齐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安王、秦王、庆王、肃王。

    这十三塞王,势必就会伺机跳将出来。

    唉!

    朱元璋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在他心里,就算朱林再优秀,也不可能收回戍边塞王的兵权。

    让外人去镇守边关。

    可要是不收他们的兵权,一旦朱林成为储君。

    有自己压制住还好,但他登基后呢?

    一旦诸王不服管教,起来造反,势必会让大明生灵涂炭……

    想到这里朱元璋也开始有些头疼。

    …………

    朱元璋一走,武将们一个个都围住朱林。

    “十八皇子,俺是凉国公蓝玉。见过殿下。”

    “十八殿下,咱是宋国公冯胜。”

    “殿下,我是开国公常升。”

    “皇子殿下,在下颍国公付友德。”

    “皇子殿下,俺是李景隆,现在任左军都督府都督。咱们得是一家人,俺奶奶就是你亲姑姑啊!”

    ……

    面对一个个上来示好的武将。

    都是些历史上留名的人,朱林也都一一见过。

    这时。

    文臣那边。

    方孝孺不屑的甩了甩袖子:“一群大老粗,还附庸风雅。简直是俗不可耐。”

    “俺操你媳妇,姓方的,你多有文化?不也是被皇子把你们按跪在地上叫爹么?你叫唤个啥?”

    普定侯陈桓不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