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爹居然是朱元璋 » 八十章 兵册、骑术

八十章 兵册、骑术

    皇宫内。

    只有天子居住和办公等几处地方有地暖。

    其它宫殿在寒冬,都只能烧兽炭御寒。

    朱林刚回殿坐下。

    红娘就端上参汤:“殿下,喝碗参饮驱驱寒气。”

    朱林点点头。

    红娘用汤勺舀起,冒着香热之气的金黄液体,动作轻柔的递到朱林嘴边。

    朱林吞下一口,拿过碗:“我自己来。”

    他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吃饭不用手的喂养模式。

    红娘嗯了一声就站在旁边。

    朱林喝完汤。

    倩儿伶俐的接过碗走了出去。

    朱林看着眼前的炭火:““聂红娘和崔元都是女卫的指挥使?”

    “殿下,你今早去了女卫驻地?”红娘听到这个答案,颇为吃惊。

    “嗯!父皇今日带我去了后湖,以后我将会单独掌管三十人左右的女卫。”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红娘听到这个消息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她感觉自己已经看到了希望。

    朱林站起身,摸了摸她的秀发,说道:

    “红娘,从今天后你和倩儿,再也不要过问女卫的任何事情,更不能传递任何消息出去。至少在我有能力帮助你们之前。懂吗?”

    听到这话,红娘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急忙问道:“殿下,能不能告诉红娘缘由?”

    “我现在不仅掌管女卫一部分人,还手握一卫锦衣卫兵马。”

    明初。锦衣卫一千到一千五百人就能成一卫。而不像后来锦衣卫满编五千人。

    朱林还是没有,将关于老朱责罚姐妹俩的事情说出来。

    想必点醒她们就应该隐隐能猜到,又或者她们已经通过自己的特殊渠道,早就已经了解。

    当朱林发现女卫已经能够把手伸进皇宫时。

    就知道,他们的特殊性造就了这样的弊端。

    可问题又来了,难道朱元璋不知道?

    应该不可能,洪武大帝这种人,怎么可能让这种事情出现。

    除非,是他极为信任的人。而这个人对某些事情睁只眼闭只眼,所以能将某些消息传递,但是绝对不会害他。

    甚至是只要朱元璋开口,他就会毫不犹豫的挥下手中的锋锐利刃。

    但是要做到这两点要求,要求的条件就极为苛刻特殊。

    朱林想不出来,这皇城内谁有这种能耐。

    太监不可能,老朱最痛恨这群阉人,甚至连字都不允许他们识。

    那就只有后宫和亲卫?

    朱林隐隐感觉抓住了一丝线索。

    这时。

    被敲门声打断了思路。

    吴志刚进来:“殿下,黄随驾给你送东西来。”

    朱林这才想起朱元璋先前给自己说的话。

    看着黄平朱林率先开了口:“黄大伴来了。”

    “皇爷让小的给吴王殿下送东西来,小的这就一刻也不敢耽搁。”

    黄平双手将两本册子恭敬的递给朱林。

    接过后。

    让吴志刚打赏了银子。

    朱林拿着两本书本大小的册子,还不等说话。

    红娘和站在一旁给倩儿隐晦的做了个手势:

    “吴王殿下,红娘告退。”

    “殿下,倩儿告退。”

    “嗯!去吧。”朱林知道红娘明白了自己的话,也就不再赘言。

    吴志刚又回到门边候着。

    朱林走到案桌,解开用厚壳包裹,系绳的册页。

    看到里面有张纸,用红笔写着:阅后做暗记安放!

    显然这是洪武大帝提醒自己注意事项。

    把纸拿开。

    兵册两个字显露出来。

    这种东西就是军方的绝密文件了,一旦泄露出去,不管落到谁的手里,会引发的事件会很大。

    直接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孙大安:贯,南直隶中都(凤翔府)人。军籍;生于至元五年,十三岁入军中,作战勇猛,擅兵器、轻军夜袭……洪武十年授飞骑卫,此后授训新军。

    “至元五年,1339年,现在不是五十三岁了。授武勋后就一直在玄武湖练兵,难怪。”

    朱林随即又看了下去。

    李十三:贯,南直隶中都(凤翔府)人。军籍;生于至元三年,十八岁入军中,擅轻身之术。

    洪武十年授云骑尉,此后授训新军。

    关宝:贯,山东布政司青州府人。军籍;生于至元三年,十二岁加入军中,善重盾攻防。洪武十年授云骑尉……

    林长平……善骑射,百步穿杨。洪武十年授云骑尉……

    ……

    朱林这才知道那群老兵原来都有自己的绝活。

    其实想想也就知道,能够训练锦衣卫新兵的人,要是没点压箱底的东西,怎么可能选拨上来。

    还会受到朱元璋如此对待。

    再往下看。

    就是新兵的名字、籍贯、年龄等信息。

    一千来人朱林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记下来。

    不过一般来说,排在前面的都是有点东西的。

    想必以后选人,都是在这群人中挑选管理者。

    朱林将几个老兵的姓名、籍贯以及所擅长的东西技能一一记住,就将兵册收好。

    打开另外一卷册。

    所记录的并不多。

    就是锦衣卫官阶的组织结构。

    指挥使一人,正三品。掌管所有卫所大小事宜!

    指挥同知二人……

    ……

    以前朱林对于锦衣卫有所了解,但是没有想现在这样直观的了解。

    现在这两本册子就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下一步。

    对于锦衣内卫的组织架构,就能熟练的运作。

    …………

    寒风,老树、野草。

    远处湖面上,覆盖着一层薄冰,一个个还带着些许雪白的小岛点缀其中,像是一处不食人间烟火的方外之地。

    踏,踏,踏!

    一匹通体黝黑,没有一丝杂毛的高大黑马,在荒野间穿梭。

    只见骏马时而缓步小跑,时而加速冲刺。

    而坐在马背上的人,在挥鞭驱马疾驰后,又会停下来,让长时间奔跑的战马休息,顺便找找刚才驾驭得酣畅淋漓的感觉。

    很快。

    轰隆隆的震动声响起。

    数十骑,在少年身后疾驰追来。

    其中领头的,一个年过百年,须发斑白的老者来到少年身边:

    “吴王殿下。对,就是这样,手握缰时,留出一点空当,不要绷紧,但绳在拳心里又不能松脱。腰背挺直,臀、胯下坐,叫踩实马镫,身体跟随马身起伏自然而动。”

    马上的少年就是朱林。

    他来兵营练习骑术已经有几天。

    在新兵骑术教官林长平的教导下,已经渐渐掌握了骑术,精湛还远远谈不上,不过也能指挥战马在奔跑中停下,掉头,转身等基本操作。

    马术算得上是已经像模像样了。

    “还是林前辈教导得好,不然。我哪里能几天就能有如此熟练。”

    朱林说道。

    “殿下,莫要折煞小的了。殿下这是传承了皇爷的本领。”

    “虽然传承有些道理,不过要是没有名师教导,这些要领想要熟练掌握,也绝非简单的事情,。不会做到一日千里进速。”

    事实也是,林长平教导了朱林很多小技巧。

    “嘿嘿!殿下抬爱了。”

    听到这话林长平很高兴。

    原本想哈哈一笑,可刚要笑出来,赶紧变成嘿嘿。

    毕竟在亲王面前哈哈大笑,这可是大不敬。

    当然,开心之余,也惊叹朱林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