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再遇老子 » 第二十三章 老人

第二十三章 老人

    陈乐很快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从进入这里的那一刻起,老人就在给他设置圈套,而他很自然地钻了进去。

    这让他陈乐内心没来由的一阵惶恐,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不必紧张,我只是验证了一个想法。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你我可能来自同一个时空。只不过,到来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

    老人似乎在试着安抚承陈乐的情绪。

    但这不但没有让陈乐得到缓解,反而越加的不安起来,他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本能的排斥这种情况,所以也没有回答是与不是。

    看到陈乐的反应,老人并没有什么表示。他站起来,在旁边取了两杯水,给了陈乐一杯,然后自顾自喝了起来。

    “人是有动物性的,”他说,“这与人类的进化有关。人的身体在进化的过程中,本能的保留了很多动物性,这一点和野外生存的动物没有太多的区别。

    你应该知道,最初的人也是自然界食物链的一部分,遵循着自然界的丛林法则。为了能够很好的活下来,人会本能地将自己隐藏在暗处,以规避安全风险,让自身获得更多的安全。”

    这些话让陈乐情绪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他知道这种理论。

    老人接着说:

    “对于人的身体,人的本能来说,这世界只有一样东西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安全的活着。

    为了这个目的,人们可以做出各种理智的或者不理智的行为,有时候看起来甚至很愚蠢,但这些行为对人却极其重要。

    可以说,没有这些行为,就没有今天的人类。”

    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看着陈乐的双眼,一字一句的说道:

    “你原本就是这个世界的人,对吧?”

    陈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很想回答:是,但正如老人所说,有一种本能在抵制他说出这个字。

    老人并没有等待他的回答,而是接着说道,

    “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我们甚至有可能是同龄人。”

    这一次陈乐很自然的点了点头,却没有产生紧张感。

    老人满意的点了点头,他重新坐下来。

    “喝口水会让你好受一些!”他对陈乐说。

    陈乐照做了,也仅此而已,但他的脸上写着某种渴望,希望老人继续说下去。

    老人也并没有令他失望,他说道:

    “但人与动物总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体现在人的精神上,体现在人的灵魂上。

    自从人有了思想,开始思考,可以想象出美好的图景以后,人就从本质上与动物产生的区别。

    对于血淋淋的丛林法则,人在心灵上是极为反感的,人们极力想要摆脱那种时时刻刻的不安全感,将自身置于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中。

    当然,这一点后来基本做到了,人们学会了使用工具,学会了制造房屋,这使得他们站在了整个自然界食物链的顶端,但并不是绝对安全。

    来自外部环境的威胁减轻了,但本能并没有因此而消退。那些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点点进化出来的本能,又怎么可能一下子完全消退呢?

    至此以后,人类的本能意识进入了另外一种生存形式,那就是人类的社会形式,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关系中得以体现。

    你能明白我在说些什么吗?”他问陈乐。

    陈乐点点头表示明白,这些理论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就已经不鲜见了。

    “这种本能的反应被用在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上。但人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思想,是灵魂,我更喜欢叫它心灵。

    因为心灵是内在的,只能通过眼睛,通过耳朵,通过身体的各种感官,去接触这个外在的世界。为了更好的记住世界中的一切,心灵总是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加深印象,从而分辨接触到的人或事是安全的还是不安全的。

    它会说那哪些东西是美的,哪些东西是丑的,哪些东西是好的,哪些东西是坏的!美与丑的分别,来自于它喜欢与否,好与坏的分别,来自于它是否感觉到更安全?

    就好比一个人拿走了你一样东西,你就会觉得他是坏人恶人。若是一个人给了你一样东西,你多半会认为他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善良的人。这其实是一种安全感。

    心灵通过这些感受,来判断这个世界,但是有一样东西他判断不了,那就是别人的心灵。

    因为它看不见,也感受不到,只能通过别人的行为进行判断。但是行为的产生过程,就是产生安全或不安全的过程,从而让心灵对其他人的心灵的判断过程,具有了不确定性。

    因为每个人的心灵中都是分好坏,分善恶,分美丑的,也必然用自己的标准,来看待其他的个体。但它又无法准确判断别人到底属于哪一种,又不敢去承担判断错误带来的风险,为了让自己处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中,人们学会了试探。

    试探,就是先不将自己所思所想表达出来,而是通过一些模糊的信息交流,来感知对方的善恶、好坏,从而建立一个相对主观的判断,为彼此之间的相处,定下一个基调。

    这原本是没有错的,但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双方之间的这个评判过程是互动的,你在判断别的时候,别人也在判断你。

    若是两人的判断是相同的,都是善的好的,则彼此信任,反之则彼此远离。

    如果是这种判断结果不相同,甲觉得乙是好人,但乙觉得甲是坏人,他们对待彼此的方法就会不同,甲用对待好人的方式去对待乙,而乙用对待坏人的方式去对待甲,最后就很一定会出问题。

    甲会吃亏,他会觉得乙坏透了,自己错看了人,他会说:我对你那么好,你却对我那么坏,你真是个天生的恶棍。

    乙占了便宜,他会觉得甲太傻了,他一定会在心里嘲笑:你这个坏人真傻,最后还是没斗过我,被我算计了。

    你听明白了吗?”老人又问道。

    陈乐想了想。

    “基本明白!”他回道。

    老人接着说:“一个人的一生中,只要吃过这么一次亏,那么他的人生中就会一直防备下去,不会再去相信第二人。

    如果你是一个纯真的孩子,你是不会产生这些想法的,但若是你在社会中受到了伤害,你就会对这个社会加上一层防备。

    这就是古时候的人们,彼此相处的基本逻辑。”

    他说道这里停了下来,看着有些目瞪口呆的陈乐说道。

    “如果你要想在这里好好地生活下去,你需要试着放下你的防备,特别是对于那些涉世未深的人们。但也不用丢弃你这样的思考方式,因为对于这个地方的人们来说,你的存在,本身也是一种财富。这样的本能,他们已经丢失了很久了,适当的捡起来一些也是有必要的。而这也可以作为你未来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