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晋国风云 » 第97章 请隧遭拒:欲擒故纵出奇招,请隧遭拒得巨利

第97章 请隧遭拒:欲擒故纵出奇招,请隧遭拒得巨利

    勤王行动大获全胜,晋文公洋洋得意。

    狐偃来了,他对晋文公道:“主公先别欢喜,既然咱们出兵了,那总得向天子要点什么吧?”

    晋文公一征,是啊,自己回国即位后,搞了一个让群臣报功请赏,有功总得有赏吧。这次帮了周天子大忙,周天子肯定会赏赐自己的。

    “这还说什么?凭天子高兴。王室那么穷,估计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赏给寡人。”想了一想,晋文公又泄气了,无奈说道。尤其是想到天子穷光蛋一个,他对天子什么赏赐的不抱任何希望了。

    “主公,臣思得一计,保管天子重赏主公。”狐偃捋着他那花白的胡须,露出诡异的笑来。

    狐偃的计策是欲擒故纵,或者说漫天要价,让周襄王就地还价!

    “主公,天子所赐,无非是一些小物件。除了标榜一下功绩外,没什么大用。您不妨主动请个赏,让天子无法赏您。然后臣等放点风出去,给天子以压力,迫使天子主动赏赐实实在在的东西。”狐偃道。

    “哦,什么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什么又是天子无法赏赐的东西?”晋文公显然来了兴趣。

    狐偃凑到晋文公耳边,如此这般如此那般密语了一通,把晋文公给喜得当场便想抱住狐偃亲一口。

    在晋国帮助下,天子周襄王顺利回到都城,这下子他对晋国非常感激。在他眼里,晋国一直都是周王朝最得力的护卫,而且又是同宗姬姓诸侯。

    看来,今后王室得全面依赖晋国了。那,晋侯如此大功,得重重有赏!

    但是周襄王实在太穷了,甚至连一辆战车都没法拿出来赏了。

    曾经郑国和虢国也勤过王,当时赏给郑国的是一个鞶鉴,即一根用于铜镜装饰用的革带,赏给虢国的是一个酒杯!

    这次要不再赏晋国一个酒杯?或者干脆大方点,两个?

    周襄王叹了口气,他手头估计也没几个酒杯了。

    公元前635年4月4日,晋文公依礼朝见了周襄王。

    其实晋文公早就迫不及待想朝见周襄王了,因为他迫不及待想得到属于自己实实在在的东西。晋文公才不想要什么酒杯呢。

    周襄王赏赐给晋文公的第一个礼物,是允许晋文公向自己敬酒!

    啊?这也算赏赐?

    对的,这当然是一种赏赐,而且是一种高规格的赏赐!因为天下诸侯,未经天子批准,谁也不能主动向天子敬酒。

    天子的酒,不是哪个诸侯可以随便敬的!所谓物以稀为贵,如果天子正式宣布允许某某某向天子敬酒,这个某某某得到的荣耀那是巨大的。

    晋文公向周襄王敬了酒,我们不知道这个酒是如何敬的,但肯定不是现在我们酒桌上那样,站起来满上杯,然后向着被敬者说些恭维的话,酒杯叮地碰一下,一口干。

    那个敬酒,肯定有着大量的规定动作。这里我们不去考究了,反正晋文公得到的第一份赏赐,便是允许自己向天子敬酒。

    晋文公心道,看来天子实在拿不出什么了,与其让他再赏赐第二件比如酒杯之类无甚鸟用的东西,不如自己早点实施狐偃的计策吧。

    “陛下,臣有幸今日得以面见陛下,亲耳聆听陛下教诲。只恨不得晚生几年,让臣能够一直候陛下差遣。

    只是臣年岁已高,今年已经62岁了,上天再眷顾臣,天命自有所归。每每念及,不甚忧伤。

    臣一生颠沛流离,受苦甚多,故希望身后安平。今臣斗胆请求陛下答应一事:允许臣享用墓隧。”

    史料记载,晋文公向周天子“请隧”。

    什么是请隧?当时诸侯薨后下葬,要先建造好墓室,然后四周封闭,墓顶开一口,棺椁由顶部悬吊而下。最后再是封土。

    但天子崩后的墓就不一样了。天子的墓,先建造好墓室,墓顶不开口,而是再建一条通道,棺椁由通道进入。这条通道便叫隧。

    晋文公所提出的请隧,就是希望天子答应自己死后,墓顶不用开口,而是建设一条通道,自己的棺椁由墓道进入。

    我们在看一些关于盗墓的故事,发现总是把那些个大墓的墓道机关描绘得非常神秘,读来非常精彩。

    但这些有着机关重重墓道的大墓,除非是天子之墓,或者是战国以后的墓。如果是春秋以前的墓,那一般是不会有墓道的。

    周襄王一听便郁闷了:你重耳这几个意思?这不是要求予一人答应你采取王制规格安葬自己?如果予一人开了这个口子,那以后王室还要不要礼制了?没有礼制的王室,靠什么来治理天下?

    周襄王很不高兴,他当场便予以了拒绝。

    是的,这是天子的规格,你重耳难道想搞僭越?

    历史演进到了春秋时期,周王室已经非常衰弱了,礼制是维系其苟延残喘的最后一根稻草!

    王室什么都可以给,但给予天子待遇这玩意儿一旦给了,那整个大周王朝就算完了!

    晋文公知道周襄王肯定不会答应,其实他本就不希望周襄王答应。

    见周襄王直接否决,晋文公装作很不开心的样子,悻悻而退。

    这下周襄王郁闷了:刚刚还准备将你晋国当成是王室最值得倚重的力量,现在因为予一人不答应你晋侯的条件,貌似要泡汤了。

    难,做人难,做天子更难呐。

    天子忧心重重,为天子分忧的人自然准时出现。这个人叫张三,是周襄王的近侍,当然,也是狐偃花了重金贿赂过的。

    张三对周襄王道:“陛下是否因为今天朝会拒绝晋侯请隧一事而烦恼?”

    周襄王叹了一声,道:“晋侯所求也着实过分,这叫予一人怎么能够答应呢?”

    张三道:“其实,陛下拒绝晋侯,本无可厚非,看来晋侯流亡多年,对朝中规制有些陌生吧。

    不过,小人以为,如果陛下能够在其他什么方面厚赏晋侯,那晋侯一定会因此而感激陛下,陛下也从此可以得到晋国的强力支持。”

    “但予一人哪里还有什么可以赏赐给晋侯啊?”周襄王摇摇头。

    “陛下难道忘了苏地十邑?”张三小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