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多伦多的中国妈妈 » 第二十三章 私校发榜日

第二十三章 私校发榜日

    中国农历年,学校没有假期,孩子们照常上学。

    白天,大人们在朋友间互相串串门。本来元俪以为会接到新朋友凯瑟琳的电话,也许会约了见面,可实际上凯瑟琳并没有和她联系。“事儿妈”群里的几位,在各自家的老公来了以后,大家基本不会约了见面,聊天都很少。

    农历春节很快过去,各家国内来过年的亲人该回国的也陆续回国,日子又恢复了常态。

    爸爸要回国了,早上,贝拉爸爸送贝拉去学校,元俪也一起去了。每次爸爸回国的那天,贝拉都会抹眼泪,元俪心里也难过,想着早上一起去,聊个有趣的话题,可以打个岔。

    三人进了电梯,下了一层停住了,是敏卓和两个孩子。

    电梯里一下热闹了,吉利安小嘴巴可甜了:“阿姨叔叔贝拉姐姐,早上好呀!”

    “你好!吉利安。”元俪送了一口气,一家人情绪都绷着,这小可爱一出现,气氛一下缓和了。

    敏卓和贝拉爸爸打了招呼,“我们家吉利安可喜欢贝拉了......”敏卓笑着说。

    “今天放学要是没课,欢迎来我们家玩,吉利安。”元俪对吉利安说,“今天我们没课。”这话是对敏卓说的。

    “行,放学来找贝拉!”敏卓说。

    “耶......”两个小孩子开心了。

    “玩乐高,哈利波特的......”贝拉说。

    “好耶......“吉利安连连叫好。

    小孩子高兴,大人也轻松不少。连吉利安哥哥杰瑞站在一旁也乐呵呵的。

    贝拉情绪提起来了,到了校门口,把书包背上后背,拎着午餐包,大方地和妈妈、爸爸再见。元俪看见她下车就遇见了同学,一起进了学校。

    看到女儿进了学校,元俪夫妻俩稍稍放松了一些,元俪说:“没事,到了学校就好了,下午回家基本就没事了。”

    小孩子如此,大人的心里也是波动的,只是理性占上风。

    元俪和贝拉爸爸上车直接去超市。贝拉爸爸之前已经买了两袋米放在家里,昨晚想想还是不够,回国之前要再去一趟超市。米再买一袋,还有元俪爱喝的Perrier(巴黎水),再买两箱,重的东西囤多一些。

    ......

    转眼,到了大家期待已久,又担心紧张的日子——私校发榜日。

    二月的最后一个周五,零点,是多伦多私校发榜的时间,申请了私校的家庭,盼望着录取的结果,基本是彻夜不眠。

    没录取、或是在等候名单上的,下半夜也就洗洗睡了,如果被顶私录取,家长孩子就兴奋的别想睡了,报喜电话、国内视频,各方祝福,更重要的是,当天清早,学校有专人送喜讯上门,大大的条幅直接贴门上,多开心和荣耀啊。

    这荣耀,小莫享受了。双胞胎儿子被多伦多著名的男校录取了。

    胡玲家的小艾玛、杰奎琳儿子威廉姆,录取的都是心目中保底的学校。

    几家欢乐几家愁,无限滋味在心头。

    “小私校,连公校都不如。”胡玲一直以来的观点,都是这么告诉别人的,艾玛那么优秀,小小年纪,学校成绩单,品德行为都是Excellent(优秀),门门功课都是A+、或A,琴棋书画、天文地理、唱歌跳舞,无所不及,偏偏没录取进顶私,稍好的名气响点的,顶私之下的私校也没录取,录取的偏偏是她之前还不太看好的华人、印巴人占多数的一个男女混合的私校。

    威廉姆也没有被录取到理想的学校,收到Offer(录取通知)的那所学校,之前就有精通各家私校情况的中国妈妈议论,曾经有一公校几乎要勒令退学的学生,顺地利转入该学校,可见这学校标准有多低,什么学生都收。杰奎琳完全没考虑让儿子下一年继续在公校读书,可是这种结果,这样的私校去还是不去呢?

    无论如何,胡玲是要让艾玛离开公校的。“政府削减教育经费,多伦多教育局越来越没钱,不如以前了,好的Program(项目)已经开始缩减了。先进了私校系统再说吧,我们艾玛可以7年级再考出来,进顶私。”胡玲在“事儿妈”群里说。

    杰奎琳说还没决定,真是纠结,不是自夸,威廉姆长得像妈妈,英俊着呢!能文能武,善交际,口才又好。多好的儿子啊,怎么就没好学校收了他呢?再听听儿子的意见,再说吧,或者,让他自己决定。

    元俪关注身边这几位朋友孩子的申请私校结果,毕竟这一年多的时间,大家说来说去都是有关私校的话题,虽然自己没有身在其中。关于结果,也不好说什么,说什么也无助于安慰,除了那个结果,其它的都明白。其实,像艾玛、威廉姆这样的孩子,在哪个学校都是好学生。

    合唱团香港妈妈发了一条短信给元俪,儿子考的也不好。据说,今年考私校的大赢家就是那些中介推荐的学生,给他家儿子做过一次辅导的老师,送了几个学生进顶私。香港妈妈有点愤愤不平,私校为什么这么相信这些中介?那些经过包装了的材料,私校招生官就看不出来吗?据她所知,儿子的同学,一个万锦市房产中介的儿子,就是被包装了,进了多伦多最好的男校温斯顿。温斯顿男校,香港首富的三个孙子就曾经上过这所学校,非富即贵,但是,房产中介的儿子也可以上了。

    一早,小莫在朋友圈晒出照片,大House(别墅)的门前,送录取通知的老师和两儿子的合影,双胞胎手上拿着大大的信封,清晨阳光照在房前皑皑的积雪上,也照在两个青春少年开心的笑脸上。

    大家都伸手点了赞。

    胡玲和杰奎琳心里的滋味,元俪明白。

    是不是被录取,各种因素太多。在于孩子的申请入学的材料和面试的临场发挥,在于和学校气质是否相符,面试官的考虑,斟酌定夺。当然,华人孩子这几年翻番的申请人数,顶级私校要保证白人所占比例,对少数族裔人数的限制,也是很大因素。

    总之,努力而得是幸运,努力而不得,是常态。多伦多,放眼望去,多少移民妈妈,陪读妈妈,无论怎样,唯有向着自己的目标,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