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多伦多的中国妈妈 » 第三十一章 胡玲的蒙特利尔之行

第三十一章 胡玲的蒙特利尔之行

    胡玲带艾玛来蒙特利尔,主要是看教堂和美术馆。

    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最大的城市,离多伦多五百多公里。蒙特利尔的官方语言是法语,蒙特利尔在中古法语里就是皇家山的意思。三十多年前,蒙特利尔是加拿大最重要的经济大省,拥有最多的人口和最发达的经济,鼎盛时期,在上世纪的1976年主办了夏季奥运会,从那以后,蒙特利尔慢慢地被安大略省的省会城市多伦多所超过。

    胡玲的蒙特利尔攻略,行程排的满满地,早上8点前,胡玲带着小艾玛就从酒店打车到诺特丹圣母大教堂,这个北美最大最古老的教堂,建于1829年。教堂前是蒙特利尔著名的德阿姆广场,虽然是一清早,广场上已经有人在贩卖纪念品。

    胡玲她们前面大约排了十五、六个人,她准备好15元零钱,进门时的门票钱,18岁以上成人8元,7岁以上5元,6岁及以下免费。教堂哥特式高高的双塔上不时有鸟群飞过,啪啦啪啦的翅膀扇动的声音不断地在上空响起。

    “宝贝,冷不冷?”胡玲问女儿。

    “不冷,妈妈。蒙特利尔比咱多伦多漂亮,人也好看。”小艾玛说。

    “闺女,你真有眼力,观察仔细,确实如此。蒙特利尔现在有点衰落了,政府没有钱,太穷了,当年,准确地说是早三十年,蒙特利尔可是称为北美小巴黎,那是可是加拿大最繁荣的城市,现在,最繁荣的城市是我们多伦多了。你说街上的人比多伦多漂亮,那可不嘛,蒙特利尔有加拿大最多的法裔,欧洲来的移民比较多,或者说是白人比较多,所以整体看上去漂亮。等你再大点,我们和姐姐一起,去巴黎,看看罗浮宫,巴黎歌剧院,还有法国其它特别美丽的宫殿、花园,特别是法国的美食......”胡玲对艾玛说着设想,连自己都心动了,不过,去欧洲,还是要叫上老大凯特(Kate),自己一人恐怕搞不定。

    八点钟,教堂开了一扇小门,排队的人流依次迈进小门,左手边是一个售票小窗口,轮到胡玲,她递上15元,说不要找零了。

    走进教堂大厅,“天哪!太美了!简直是美轮美奂。”胡玲感叹。

    这与其说是个教堂,不如说是个艺术宫殿,整体较暗的环境中,宝蓝色穹顶上熠熠闪亮的亮灯,人被引领着,走向璀璨的星空......整个教堂,在至蓝的光辉映照下,正前方弧形穹顶层层向上,哥特式的尖顶鳞次节比引升向上,仿佛圣天的光辉洒向人间,所有人,无一不沐浴在这一光照中......

    胡玲和艾玛都被惊艳到,好一会儿没说话。

    “妈妈,太美了......”艾玛说。

    “真是啊,没想到,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教堂。”胡玲赞叹道。

    教堂内还有一个宗教博物馆,胡玲没带艾玛进去参观,刚才的视觉感受已经足够。

    离开圣母大教堂,胡玲带艾玛沿着教堂后面的蒙特利尔老城的街道走了一段,街上悠闲的人,各色漂亮小店,充满了法式风情。艾玛买了一只亮晶晶的来自法国的五彩棒棒糖,拿在手上,美美的。胡玲深深感到,法语区的文化,和多伦多的朴素实用,完全不一样。

    走上了大街,胡玲叫了出租车,去今天的第二个行程,蒙特利尔美术馆。

    蒙特利尔美术馆,可能是全加拿大最好的美术馆,不见的是藏品有多好,而是建筑和美术馆本身。进入美术馆,是长而宽阔的楼梯,两侧是镂空的花式栏杆,大红的地毯铺在楼梯的中间向上延伸,高高的大理石廊柱,极高的屋顶悬挂而下的是两幅对称的红色条幅,正在进行的美术特展的广告。

    “妈妈,我们在走红毯哎。”小艾玛找到走红毯的感觉了。

    “对,这楼梯的感觉比好莱坞的杜比剧院好。”胡玲有同感。上次和两个女儿去洛杉矶,参观了奥斯卡每年的颁奖典礼现场,那个中国戏院傍边的杜比剧院,看了好失望。

    经红毯迈上二层,是一个弧形的平台,灰色的墙壁上方有一行白色的法文和英文,“帝国的艺术与宫廷生活”,这是蒙特利尔美术馆的年度特展。视平线所及处是一条镶嵌在较暗光线下的,灰色弧形墙,墙内有一条明亮玻璃橱窗,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全景图片。

    “这是我们今天可以看的特展,来的真是巧哎,宝贝。”胡玲对女儿说,“明年,我们争取和姐姐一起去欧洲玩,你可以先看看欧洲的绘画和艺术,大概知道欧洲的风貌。欧洲,和我们北美,完全不同。”

    “帝国的艺术与宫廷生活”展区内有点拥挤,无论是墙上的画,还是放置在展区内的中古钢琴,家具,参观者也比较多。胡玲想这也有点契合了欧洲艺术的繁复,欧洲人的艺术才华是抑制不住的要宣泄,所以才留下了那么多的艺术作品,还有那么多的大艺术家。

    美术馆的西餐厅,是一个非常明亮的灰白风格,胡玲和小艾玛坐下后,服务员先给艾玛送来了画画用的一套六色的彩铅,几张不大,但很有艺术设计的画画纸张,让小朋友打发准备餐点的等待时间。

    胡玲点了餐,艾玛在画画,她挑了几张刚才拍的美术馆的外景,还有馆内的一些图片,发到微信到朋友圈:“蒙特利尔美术馆,或许是加拿大最好的美术馆,不虚此行。”然后,又发了几张图到“事儿妈”群,说,“推荐来看看,帝国的艺术与宫廷生活,蒙特利尔也不远。元俪,你要带贝拉来,她喜欢画画,更应该来看,机会难得。”

    不一会,元俪回复说,“好的,我看看哪个周末来一趟。”

    杰奎琳@了胡玲,说:“这个春假尽艺术熏陶了,回去好好交流一下。”

    “有机会,我们可以结伴去。”小莫说,可是这也是她的希望而已,来美术馆,孩子们还真不能结伴,不光是喧哗,还会满场跑,尤其是男孩子。比如贝拉和双胞胎有时傍晚在学校操场遇到,那就是拦不住的满场追着跑。

    看完了最好的特展,胡玲带着艾玛,再去美术馆其它两层,感觉就比较一般了,风格偏现代,不过雕塑作品很不错,她俩走马观花看了一圈,当作消消食,然后按计划去蒙特利尔的制高点皇家山,有著名的圣约瑟大教堂可看,还打算在黄昏之前,俯瞰一下蒙特利尔的全城风景。